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7
1
作者 薛永端 冯祖仁 徐丙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针对已有暂态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模量结构图;根据线路相频特性将频率分为不同区段,再分析不同频段内故障暂态特征.重点论证了零序网络在一选定频段(SFB)下阻抗呈容性的特性及其临界频率应... 针对已有暂态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模量结构图;根据线路相频特性将频率分为不同区段,再分析不同频段内故障暂态特征.重点论证了零序网络在一选定频段(SFB)下阻抗呈容性的特性及其临界频率应满足的条件,分析了在该选定频段内暂态零序电流及无功功率的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在SFB内,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和无功功率大于或等于任何一条健全线路,且在故障线路中从线路流向母线,与健全线路中的流向相反;在SFB外,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电气量分布差异不明显或临界频率不易确定.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对故障暂态特征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 小电流接地 故障暂态 相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
2
作者 谢筑森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1期72-75,共4页
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时的暂态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型保护装置———暂态电流、频率测量比较装置。它对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保护手段。
关键词 暂态响应 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 接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分析及保护新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霞 宋金孺 张子扬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柔直配电网分析了直流馈线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提出了单极接地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直流线路保护不能反应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问题。在单极接地故障的分析中,将故障发展过程分为子模...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柔直配电网分析了直流馈线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提出了单极接地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直流线路保护不能反应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问题。在单极接地故障的分析中,将故障发展过程分为子模块电容放电阶段和交流重新馈入充电阶段。基于叠加原理分析了子模块电容放电阶段的电流流通路径、直流馈线暂态零模电流的电流成分和变化规律,得到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主要呈现衰减非周期分量特征、非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主要呈现振荡衰减分量特征的结论;利用牛顿迭代法推导了交流重新馈入充电的时刻,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计算了过渡过程持续的最短时间。基于子模块电容放电开始时刻至交流重新馈入充电时刻这一段的暂态特征提出单极接地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直流母线出现的零模电压启动保护,利用零模电压极性实现故障选极,利用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绝对值的第一个积分时段值大于非故障馈线的值、且呈现衰减非周期分量特征选出故障馈线。搭建仿真模型,对故障分析结果和保护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配电网 直流中性接地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单极接地故障 暂态特性 零模分量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
4
作者 何潜 李渠佳 +4 位作者 邓炎 孙晓勇 彭雨舟 卢继平 林有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了利用不同测量单元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根据故障位置情况分别采用双端测距算法和单端测距算法,能够实现不同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准确测距,算法不受分支出线、过渡电阻、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等因素影响。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有源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接地系统 有源配电网 异名相两接地故障 故障测距 分支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原理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56
5
作者 马珂 张保会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70,共6页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是配电网普遍的接地方式 ,迅速判定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是配网保护的关键问题 ,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在简要回顾故障选线原理发展的基础上 ,重点就当前各种故障选...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是配电网普遍的接地方式 ,迅速判定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是配网保护的关键问题 ,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在简要回顾故障选线原理发展的基础上 ,重点就当前各种故障选线原理的新进展做出分类 ,并概略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直接接地系统 故障选线原理 消弧线圈 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的相频特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伟刚 张保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5,共5页
暂态零序分量是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暂态量分布的频域特性,以线路分布参数模型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零序网络相频特性。通过PSCAD仿真分析了单条线路的零序阻抗相频特性曲线... 暂态零序分量是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暂态量分布的频域特性,以线路分布参数模型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零序网络相频特性。通过PSCAD仿真分析了单条线路的零序阻抗相频特性曲线,研究了不同的线路参数、出线长度、线路结构和分支线路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仿真分析了整个零序网络中各条出线的相频特性曲线,研究了接地方式对其相频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故障线路测量到的是所有健全线路组成的零序网络的相频特性,其特性取决于系统接地方式以及健全线路的相频特性;线路首容性频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基于暂态零序信号的选线方法要能够自适应地寻找线路的首容性频带,提取频带内的暂态信息。并且要依据频带内各条线路电流之间或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形成选线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直接接地系统 相频特性 零序网络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拟合法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靳建峰 王毅 +3 位作者 刘忠菁 翁利民 霍小江 陈新军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叙述了正弦曲线拟合算法的基本概念,结合电力系统现场运行、设计的特点和资料,介绍了正弦曲线拟合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用正弦曲线拟合三采样值计算电流、电压、功率(有功、无功)、功率因数、故障距离等电气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叙述了正弦曲线拟合算法的基本概念,结合电力系统现场运行、设计的特点和资料,介绍了正弦曲线拟合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用正弦曲线拟合三采样值计算电流、电压、功率(有功、无功)、功率因数、故障距离等电气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计算有效值的具体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具有硬件简单、测量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等特点,望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曲线拟合算法 采样值 中性直接接地 电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单相串联铁磁谐振检测与类型辨识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超 王宾 +3 位作者 张海 刘宗杰 朱海鹏 袁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72-179,共8页
铁磁谐振表现出来的非线性波形特征是实施有效检测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缺少谐振回路的解析解,难以给出合理的检测阈值;再加上实际系统中还存在与谐振波形特征类似的故障或扰动,比如弧光高阻接地故障,现有的铁磁谐振检测方法准确性不高... 铁磁谐振表现出来的非线性波形特征是实施有效检测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缺少谐振回路的解析解,难以给出合理的检测阈值;再加上实际系统中还存在与谐振波形特征类似的故障或扰动,比如弧光高阻接地故障,现有的铁磁谐振检测方法准确性不高。对比分析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串联铁磁谐振和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模型,通过分段线性化获取了状态方程时域解析解。设计了一种基于相电压频谱和相电流均值包络线特征共同辨识的检测方法,并利用伏安特性进一步辨识弧光高阻接地故障与工频铁磁谐振。最后,仿真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了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中性直接接地 铁磁谐振 弧光高阻接地故障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测试技术 被引量:39
9
作者 刘健 张小庆 +2 位作者 申巍 权立 张志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3,共6页
为检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探索了单相接地定位现场测试技术。分析了采用二次模拟测试法进行单相接地定位能力现场测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弧光放电装置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测试方法,其能够在现场方便... 为检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探索了单相接地定位现场测试技术。分析了采用二次模拟测试法进行单相接地定位能力现场测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弧光放电装置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测试方法,其能够在现场方便地发生直接接地、稳定电弧接地、间歇性电弧接地、金属性接地、经各种过渡电阻接地、永久性接地、瞬时性接地等各种单相接地现象。论述了基于可控弧光放电装置的移动式单相接地现场测试成套设备的组成,介绍了其应用和现场测试情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单相接地定位能力现场测试方法和所研制的测试设备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中性有效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 间歇性弧光接地 单相接地定位 能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被引量:93
10
作者 陈维江 蔡国雄 +4 位作者 蔡雅萍 谭跃亭 张少军 周永志 王健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56-60,共5页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又能利用并联电阻抑制过电压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该接地方式时,如运用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或增量比较法,可对过渡电阻为3000Ω及以下的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实现准确选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接地方式 10kV配电网 中性 单相接地故障 并联电阻 选线 计算分析 自动投切 优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配电网中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高亚栋 杜斌 +1 位作者 赵峰 施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研究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影响。首先理论分析了弧光接地过电压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存在的可能性,并用EMTP对其进行了过电压计算。研究表明。
关键词 弧光接地过电压 中性 小电阻接地 电网 EMTP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非对称短路故障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丙东 蔡蕾 +5 位作者 董旭 李贺桥 王浩轩 刘灿 张好勇 王龙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为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可靠性,以对称分量法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各种短路故障特性。给出了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以及各种经过渡阻抗短路时故障点系统电压、电流的变化特性。得出中性点不接地... 为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可靠性,以对称分量法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各种短路故障特性。给出了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以及各种经过渡阻抗短路时故障点系统电压、电流的变化特性。得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两相相间短路与中性点接地系统一致,且不发生中性点漂移。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两相接地短路与中性点接地系统两相相间短路一致,但发生中性点漂移。所得结论能够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短路故障分析以及继电保护整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接地 电网 短路 电容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新途径 被引量:46
13
作者 陆国庆 姜新宇 +4 位作者 梅中健 周良才 芮冬阳 师冬霞 陈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说明了该接地方式对可控消弧线圈(CASC)和选线装置的要求;介绍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智能型快速消弧线圈和另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检测装置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运行情...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说明了该接地方式对可控消弧线圈(CASC)和选线装置的要求;介绍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智能型快速消弧线圈和另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检测装置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运行情况,以及拟实现新型接地方式的试用情况。最后论述了该接地方式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中性接地 电力系统 可靠性 消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损坏机理 被引量:46
14
作者 林莉 何月 +2 位作者 王军兵 张向伍 郭文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4-1120,共7页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电压互感器异常损坏随电网发展呈上升趋势。为提出有效的工程防范措施以抑制该趋势,研究了这种异常损坏的机理。采用电网输电线路对地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并联模型替代已有的电网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串联模型,...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电压互感器异常损坏随电网发展呈上升趋势。为提出有效的工程防范措施以抑制该趋势,研究了这种异常损坏的机理。采用电网输电线路对地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并联模型替代已有的电网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串联模型,对电网发生间歇性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内部的暂态过程进行了分析。由仿真计算、动模实验以及工程实验可得,在这一暂态过程中,电压互感器铁芯将进入深度饱和区,产生很大的暂态过电流。结果说明工作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的电磁型电压互感器可能因暂态过电流导致热破坏,因此应按间歇性单相接地进行热稳定性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中性接地电网 单相接地 铁磁谐振 励磁涌流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新原理 被引量:17
15
作者 曾祥君 李理 +3 位作者 喻锟 倪砚茹 王沾 卓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53-2965,共13页
针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转移技术无法灵活调控系统零序电压,及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有源消弧技术精确控制实现复杂、实施条件较严苛的问题,提出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基于中压电网单相电压调控不影响线电压的... 针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转移技术无法灵活调控系统零序电压,及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有源消弧技术精确控制实现复杂、实施条件较严苛的问题,提出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基于中压电网单相电压调控不影响线电压的特性,由接地变压器二次侧提取系统固有线电压相量,对电源电势进行相序重组,通过注入变压器升压反馈输入至配电网中性点,并调节注入变压器变比调控故障相电压,降低故障相电压至接地故障点燃弧电压以下,实现接地故障主动降压消弧;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接地变压器二次侧非全相反馈输入与配电网接地故障持续期间,系统内各序分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电源电势反馈机制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并研发了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成套装置。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与真实的10kV配电网实验场中模拟各种运行和故障工况,对所提主动降压消弧方法的效果及序分量特性进行了验证与测试。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电源馈入型消弧装置能够主动抑制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残流,实现接地故障的快速、可靠消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接地故障 主动降压消弧 接地变压器 相电源馈入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装置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曾祥君 王沾 +3 位作者 喻锟 彭红海 卓超 周犊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56-3366,共11页
针对传统消弧线圈不能完全抑制间隙性弧光过电压及故障相转移装置在发展性故障情况下存在引发严重相间接地短路过电流的风险,提出一种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从接地变压器二次侧提取... 针对传统消弧线圈不能完全抑制间隙性弧光过电压及故障相转移装置在发展性故障情况下存在引发严重相间接地短路过电流的风险,提出一种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从接地变压器二次侧提取与故障相相电势相反的线电压向量,通过注入变压器升压馈入至配电网中性点,强迫故障点电压至电弧重燃电压以下,实现熄弧并阻止电弧重燃,有效抑制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和不停电处理可恢复性绝缘故障,并研制出由接地变压器、单相注入变压器等相关设备组成的主动降压消弧装置。在10kV真型配电网试验场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和挂网运行验证了所建议方法和装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与现有同类技术比较,该装置具有性能好、兼容性强、造价低、短路电流风险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接地故障 主动降压消弧 接地变压器 相电源馈入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相控重合闸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智慧 邹积岩 +1 位作者 邹啟涛 张冬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753-4761,共9页
重合闸是区分永久故障和瞬时故障的有效方法,但重合于永久故障又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冲击。为减小重合电流的峰值和持续时间,针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重合闸时电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相控重合闸策略,即在特定的电压相位... 重合闸是区分永久故障和瞬时故障的有效方法,但重合于永久故障又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冲击。为减小重合电流的峰值和持续时间,针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重合闸时电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相控重合闸策略,即在特定的电压相位先依次进行单相重合,利用电流参数快速辨识算法计算出重合电流的周期分量幅值,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接地故障,然后再依次进行两相同步重合,判断是否存在相间短路故障;并提出利用真空触发开关实现相控重合闸的快速重合器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重合闸策略能明显降低重合电流峰值和持续时间,判断出故障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重合闸 中性直接接地 真空触发开关 短路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kV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聂宏展 赵福伟 +2 位作者 袁桂东 宋来森 李玉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74-78,共5页
66kV配电系统采用传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在某市中心66kV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并综合考虑过电压、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等因素,利用Matlab仿真工具箱对采用该接线方式的配电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中... 66kV配电系统采用传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在某市中心66kV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并综合考虑过电压、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等因素,利用Matlab仿真工具箱对采用该接线方式的配电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值,重点分析了中性点接地电阻值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接地方式能有效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提高保护装置动作的灵敏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 KV配电网 中性经电阻接地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9
作者 董雷 何林 蒲天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1,共6页
含大量电缆的配电网存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问题。为了选择出配网最优的接地方式,分析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子,并以随机参数表示影响因子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各种跳闸影响因子的线路跳闸的概率模型。以Matlab编程实... 含大量电缆的配电网存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问题。为了选择出配网最优的接地方式,分析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子,并以随机参数表示影响因子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各种跳闸影响因子的线路跳闸的概率模型。以Matlab编程实现了考虑各种可靠性影响因子的用蒙特卡洛法模拟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发生故障的过程,同时考虑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自动化程度统计得到可靠性指标以定量评估并比较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网可靠性的影响。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接地方式 电网 可靠性影响因子 跳闸率 可靠性评估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熊小伏 刘恒勇 +3 位作者 欧阳金鑫 恭秀芬 谢莹华 李婧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优缺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需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讯系统干扰、电气安全以及接地装置等,涉及到电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可靠性、安...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优缺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需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讯系统干扰、电气安全以及接地装置等,涉及到电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因素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用于配电网的规划。方法将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价及安全性防护与建设运行成本分析相结合,建立了计及可靠性因素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作为决策目标函数,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与可靠性协调来实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决策,算例验证了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中性接地方式 可靠性 安全性 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