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的研讨
1
作者 张付长 《陕西电力》 1996年第1期40-44,共5页
从人身触电,通讯干扰,过电压等方面对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并阐明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人体电阻 过电压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原抽蓄电站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2
作者 王子川 王建明 +3 位作者 金欢 仇震 田侃 高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首先对目前主流的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原理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厂用电设计原则和各设备实际参数,研究得出最适合电站运行情况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10 kV厂用电系统 中性接地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阻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避雷器地电位升安全限值的影响
3
作者 鲁海亮 王会武 +3 位作者 李志忠 谭波 李伟 李元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9-1507,共9页
随着电网容量变大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改变,仍沿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避雷器耐受接地网地电位(U_(GPR))升高的安全限值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在其他接地方式下出现安全事故。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 随着电网容量变大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改变,仍沿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避雷器耐受接地网地电位(U_(GPR))升高的安全限值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在其他接地方式下出现安全事故。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可以搭建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U_(GPR)反击避雷器的模型,通过校核避雷器在U_(GPR)作用下动作过程中的吸收能量,得到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的影响规律:中性点不接地时,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为10~23 kV,随线路对地电容变大而减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U_(GPR)在消弧线圈和线路对地电容的串联回路中产生振荡,导致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更低,安全限值主要由脱谐度与阻尼率决定,典型值为8~9.5 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时,U_(GPR)大部分耦合至高压母线,使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更高,并随线路对地电容和中性点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大电阻接地工况下的典型值大于15 kV,小电阻接地工况下的典型值大于25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位升 安全限值 避雷器 中性接地方式 反击 站用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和220kV不接地运行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方式 被引量:21
4
作者 林耀洲 陈秀娟 +4 位作者 陈维江 颜湘莲 葛栋 张翠霞 叶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6-259,共4页
为保护110、220 kV不接地运行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并克服间隙、避雷器等现有保护方式存在的缺陷,推荐一种新型可控间隙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并联保护方式,可控间隙与避雷器共同配合以实现对变压器中性点的有效保护。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且失... 为保护110、220 kV不接地运行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并克服间隙、避雷器等现有保护方式存在的缺陷,推荐一种新型可控间隙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并联保护方式,可控间隙与避雷器共同配合以实现对变压器中性点的有效保护。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且失地或非全相运行故障时,可控间隙动作以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同时,避雷器被短接,以免避雷器在工频过电压下运行发生危险。雷电过电压下,可控间隙不动作,由避雷器动作限制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其他过电压下,可控间隙和避雷器均不动作,变压器中性点绝缘能够耐受。可控间隙与避雷器并联保护方式可有效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并解决了现有保护方式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 KV 220 KV 变压器 不接地运行 中性 避雷器 可控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不接地运行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方式 被引量:11
5
作者 黎兴江 潘言敏 +3 位作者 孙浩良 刘岩 张伯泉 张立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0-211,共2页
为选择对变压器的中性点保护方式,对现有保护方式的利弊进行了讨论。海南电网110kV中性点接地系统不接地变压器采用了氧化锌避雷器(MOA)和棒—棒并联间隙保护方式,几年来曾多次发生变压器的跳闸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中性点现用MOA和并联间... 为选择对变压器的中性点保护方式,对现有保护方式的利弊进行了讨论。海南电网110kV中性点接地系统不接地变压器采用了氧化锌避雷器(MOA)和棒—棒并联间隙保护方式,几年来曾多次发生变压器的跳闸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中性点现用MOA和并联间隙匹配不当,间隙间距偏小导致避雷器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根据此分析提出了中性点不同绝缘等级采用的MOA型号和相匹配的棒一棒并联间隙的间距。按照推荐的数据在试点变电站进行了调整,运行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不接地运行 中性保护 间隙 避雷器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运行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庞元俊 叶予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14,共2页
电力系统中 ,中性点接地方式由供电系统电压等级和对系统可靠性、系统稳定性、接地保护方式等要求来决定 ,一般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 。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中性 接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秦彬 杨克难 +4 位作者 潘振东 闫存恒 侯靖岩 张海宾 陈琳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北京电网分区运行,其中枢纽站的接地方式关系整个电网运行,K分区中的A变电站采用220 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方式。分析了该分区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情况、A变电站的等值网络,同时计算了A变电站的短路容量、不同主变并列... 北京电网分区运行,其中枢纽站的接地方式关系整个电网运行,K分区中的A变电站采用220 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方式。分析了该分区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情况、A变电站的等值网络,同时计算了A变电站的短路容量、不同主变并列运行时的单相短路电流,计算表明,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后可降低其单相短路电流,满足设备热稳定性要求。同时提出中性点小电抗投运后对现场运行、倒闸操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中性接地方式 变压器等值网络分析 短路电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压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干耀生 唐庆华 +3 位作者 方琼 张黎明 付艳华 房亚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关系城市配网的安全运行。针对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基于Matlab仿真与运行示例分析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运行特点,从绝缘配合、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性与继电保护配置方面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接地电阻选取原则...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关系城市配网的安全运行。针对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基于Matlab仿真与运行示例分析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运行特点,从绝缘配合、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性与继电保护配置方面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接地电阻选取原则,结果表明接地电阻对中性点电压偏移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及发展要求,对进一步探索接地方式并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压配电网 中性接地 接地方式 小电阻接地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被引量:93
9
作者 陈维江 蔡国雄 +4 位作者 蔡雅萍 谭跃亭 张少军 周永志 王健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56-60,共5页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又能利用并联电阻抑制过电压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该接地方式时,如运用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或增量比较法,可对过渡电阻为3000Ω及以下的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实现准确选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弧线圈 接地方式 10kV配电网 中性 单相接地故障 并联电阻 选线 计算分析 自动投切 优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4
10
作者 郭丽伟 薛永端 +2 位作者 徐丙垠 蔡燕春 张少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40-2345,共6页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短时停电次数等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对比,旨在从供电可靠性方面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接地方式 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7
11
作者 刘渝根 王建南 +1 位作者 米宏伟 马晋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355-3362,共8页
针对某市10 k 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化改造方案。用ATP-EMTP建立10 k V配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在两种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模拟多种单相接地故障。理论分析及仿真实... 针对某市10 k 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化改造方案。用ATP-EMTP建立10 k V配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在两种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模拟多种单相接地故障。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新型接地方式可有效抑制单相接地时刻的瞬态过电压,当接地故障发生于架空线末端时,中性点、母线和故障点上的瞬态过电压降幅分别为34.7%、25.3%和18.5%;同时,该新型接地方式能够避免虚幻接地现象发生,并且在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通过切换并联电阻以实现准确的故障选线。该新型接中性点地方式对于配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 瞬态过电压 弧光接地 ATP-EMTP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 kV系统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对铁磁谐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汪伟 周剑玲 +4 位作者 汲胜昌 曹涛 张晋 欧小波 李彦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35 kV系统中铁磁谐振过电压频繁发生,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利用理论分析和EMTP-RV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35 kV系统3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下由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35 kV系统中铁磁谐振过电压频繁发生,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利用理论分析和EMTP-RV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35 kV系统3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下由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只要消弧线圈或小电阻的参数选取合适,能够将中性点位移电压限制在电压三角形内,可有效抑制铁磁谐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谐振 中性 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 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与不接地运行方式的比较
13
作者 王永晨 《农村电工》 2001年第8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变压器 中性接地 中性不接地 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轮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毕大强 王祥珩 王维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2,共6页
详细讨论了大型水轮发电机中性点经两种不同方式接地时存在的若干问题。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主要分析了限制故障电流在安全接地电流范围内时补偿系数的选取范围 ,在满足安全接地电流的条件下 ,高压侧发生接地故障时产生的传递电压... 详细讨论了大型水轮发电机中性点经两种不同方式接地时存在的若干问题。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主要分析了限制故障电流在安全接地电流范围内时补偿系数的选取范围 ,在满足安全接地电流的条件下 ,高压侧发生接地故障时产生的传递电压可能使基波零序电压型定子接地保护误动 ,不对称系数和安全接地电流影响正常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对中性点经配电变压器高阻接地方式 ,主要论述了其在限制过电压方面的优点 ,但存在增大故障电流和降低接地保护灵敏度的不足 ,分析了两个中性点经配电变压器高阻接地的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轮发电机 中性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 配电变压器 过电压 接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推理在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艺 聂一雄 +2 位作者 彭显刚 陈云瑞 苏志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2-36,共5页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在对接地方式特性及其与电网的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推理原理,通过合理选择接地方式决策模糊输入参数、建立模糊输入参数隶属度函数、构建输入和输出关系矩阵等过程,采用定义的模糊...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在对接地方式特性及其与电网的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推理原理,通过合理选择接地方式决策模糊输入参数、建立模糊输入参数隶属度函数、构建输入和输出关系矩阵等过程,采用定义的模糊逻辑运算规则将输入映射到输出,实现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定量优化抉择。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推理 中性 接地方式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董雷 何林 蒲天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1,共6页
含大量电缆的配电网存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问题。为了选择出配网最优的接地方式,分析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子,并以随机参数表示影响因子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各种跳闸影响因子的线路跳闸的概率模型。以Matlab编程实... 含大量电缆的配电网存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问题。为了选择出配网最优的接地方式,分析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子,并以随机参数表示影响因子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各种跳闸影响因子的线路跳闸的概率模型。以Matlab编程实现了考虑各种可靠性影响因子的用蒙特卡洛法模拟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发生故障的过程,同时考虑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自动化程度统计得到可靠性指标以定量评估并比较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网可靠性的影响。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接地方式 配电网 可靠性影响因子 跳闸率 可靠性评估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熊小伏 刘恒勇 +3 位作者 欧阳金鑫 恭秀芬 谢莹华 李婧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优缺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需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讯系统干扰、电气安全以及接地装置等,涉及到电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可靠性、安...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优缺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需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讯系统干扰、电气安全以及接地装置等,涉及到电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因素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用于配电网的规划。方法将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价及安全性防护与建设运行成本分析相结合,建立了计及可靠性因素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作为决策目标函数,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与可靠性协调来实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决策,算例验证了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中性接地方式 可靠性 安全性 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35KV电网中性点新型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渝根 丁伯剑 袁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山区35 KV电网正常整定消弧线圈档位后,线路三相对地电容不对称会使三相电压严重不对称,甚至虚幻接地,虽可用增大消弧线圈脱谐度予以改善,但会导致线路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为此提出电网正常断开消弧线圈(中性点绝缘)运行而在线路单相... 山区35 KV电网正常整定消弧线圈档位后,线路三相对地电容不对称会使三相电压严重不对称,甚至虚幻接地,虽可用增大消弧线圈脱谐度予以改善,但会导致线路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为此提出电网正常断开消弧线圈(中性点绝缘)运行而在线路单相接地后快速投入消弧线圈的适于山区35 KV电网的新型复合运行方式,电弧熄灭,故障消除即退出消弧线圈。以此兼顾了故障消弧而正常电压对称的要求,研究表明暂态过程中过电压和冲击电流水平并不很高。新运行方式可提高山区35 KV电网运行水平,减低线路雷击跳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 KV电网 中性新型运行方式 消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下的电压暂降类型及其在变压器间的传递(一) 被引量:42
19
作者 肖湘宁 陶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147,153,共6页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发生短路故障引起的本电压等级的相电压和线电压暂降特征有很大区别。以单相接地为例分析了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非有效接地系统的相电压和线电压暂降表达式及其特征,归纳了两相接地、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引...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发生短路故障引起的本电压等级的相电压和线电压暂降特征有很大区别。以单相接地为例分析了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非有效接地系统的相电压和线电压暂降表达式及其特征,归纳了两相接地、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引起的相电压和线电压暂降的特点及类型,并讨论了考虑电压相位跳变时,电压暂降类型特征表达式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这些暂降类型在不同绕组联结方式的变压器中的传递规律作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特征传递 变压器联结组别 中性接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采用两种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比较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林 冯勇 郑剑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2,共4页
为了更好地应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来提高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笔者研究了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不同特点以及保护方式的差异。首先采用对称分量法对这两种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分析... 为了更好地应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来提高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笔者研究了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不同特点以及保护方式的差异。首先采用对称分量法对这两种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分析,并采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不同特点导致其继电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因此,随着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接地方式的推广,其相应的单相接地故障继电保护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接地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 对称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