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文恒 成世炬 叶芬芳 《现代医院》 2017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探讨其作为组织灌注指标的价值。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1月于我院ICU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应用P(cv-a)CO_2检测与...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探讨其作为组织灌注指标的价值。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1月于我院ICU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应用P(cv-a)CO_2检测与否,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维持ScvO_2≥70%、平均动脉压65~90 mmHg、中心静脉压8~12 mmHg以及尿量≥0.5 ml/(kg·h)治疗6小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P(cv-a)CO_2<6 mmHg治疗6小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h的各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剂量、多巴酚丁胺使用剂量、液体平衡量、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并发率、28天死亡率、住ICU时间等。结果两组治疗0h各指标差异不显著,治疗6h,APACHEⅡ评分、Lac含量显著降低,CVP、ScvO_2、Lac清除率、CI以及EVLWI含量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观察组CVP、ScvO_2、Lac清除率以及C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用量少,液体平衡量多,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肺水肿并发率和28d死亡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cv-a)CO_2作为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指标,可有效评价患者微循环和组织灌注状态,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指导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卿楠 李晶文 +5 位作者 颉永乐 苏文涛 辛宏伟 田静 李云 祝俊年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10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 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10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对所有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方案进行复苏治...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 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10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对所有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方案进行复苏治疗,分别于复苏前、复苏后6小时同时行桡动脉和上腔静脉血气分析,并计算Pcv-aCO 2。根据液体复苏后6小时乳酸和Pcv-aCO 2分为4组:A组:乳酸>2 mmol/L,Pcv-aCO 2<6 mmHg(1 kPa=0.133 mmHg);B组:乳酸>2 mmol/L,Pcv-aCO 2≥6 mmHg;C组:乳酸<2 mmol/L,Pcv-aCO 2<6 mmHg;D组:乳酸<2 mmol/L,Pcv-aCO 2≥6 mmHg。记录患者第1天、第3天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ICU住院天数及28 d病死率。结果复苏后各组心率低于复苏前,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中心静脉氧饱和度高于复苏前(P<0.05);复苏后C、D组乳酸水平较A、B组低(P<0.05),A、C组Pcv-aCO 2水平较B、D组低(P<0.05);第3天SOFA评分、28 d病死率C组较其余3组低(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阶段,Pcv-aCO 2及乳酸均达标预后更好,可指导早期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聂保忠 刘云龙 +2 位作者 汪勇 马宁 刘虎 《安徽医学》 2012年第9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动脉血乳酸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时及治疗后24 h测定脓毒性休克患者的P(cv-a)CO2、动脉血乳酸、ScvO2及S...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动脉血乳酸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时及治疗后24 h测定脓毒性休克患者的P(cv-a)CO2、动脉血乳酸、ScvO2及SOFA评分,并按入选时P(cv-a)CO2≥6.0 mmHg(A组)和P(cv-a)CO2<6.0 mmHg(B组)分成2组,比较2组的上述观察指标及住院28 d病死率。结果入选时2组间动脉血乳酸、ScvO2和SOF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h,B组动脉血乳酸和SOFA评分明显下降(P<0.05),住院28 d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早期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 脓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心脏术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宏生 杨宁 +1 位作者 费忠化 马黎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11-412,415,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完全...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完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分别监测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0、6、12、18h)Pcv-aCO2、ScvO2、左室射血分数(EF)变化。结果患者行胸腔镜心脏术后同时间点Pcv-aCO2逐渐降低,ScvO2逐渐升高,EF逐渐增加,(P均<0.05);术后Pcv-aCO2与ScvO2、EF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2、-0.502;P均<0.05)。结论 Pcv-aCO2和ScvO2之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后心脏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二氧化碳 胸腔镜 中心静脉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aCO_(2)与Ca-cvO2比值在评估脓毒症患者氧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茹 杨晓宇 +1 位作者 杜贤荣 刘文操 《安徽医学》 2023年第8期1002-1005,共4页
脓毒症是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常见病,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比值(Pcv-aCO_(2)/CacvO_(2))可反映机体氧供需状态,以氧供应不足及氧摄取利用受限为特征的氧代谢障碍是脓毒症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并成为危重... 脓毒症是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常见病,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比值(Pcv-aCO_(2)/CacvO_(2))可反映机体氧供需状态,以氧供应不足及氧摄取利用受限为特征的氧代谢障碍是脓毒症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并成为危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共同基础。本文从Pcv-aCO_(2)/Ca-cvO_(2)评估脓毒症患者氧代谢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脓毒症患者的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代谢障碍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与动脉-中心静脉含量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期锁骨下静脉血气与上腔静脉血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雷月 费建平 +4 位作者 俞灵 潘鹏 孙贺斌 包华芳 袁春英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12期883-887,共5页
目的:对麻醉诱导期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进行血气分析并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患者氧供/氧耗平衡及组织灌注情况做出初步评估。方法:将8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S组,n=40)和对照组(D组,n=40)。在麻醉诱导开始前(t0)、喉罩置入后5... 目的:对麻醉诱导期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进行血气分析并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患者氧供/氧耗平衡及组织灌注情况做出初步评估。方法:将8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S组,n=40)和对照组(D组,n=40)。在麻醉诱导开始前(t0)、喉罩置入后5~10min(t1)、喉罩置入后20min(t2)、手术开始后30min(t3)时,S组使用1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经锁骨上入路采集锁骨下静脉血,D组经中心静脉导管采集上腔静脉血,均进行血气分析。结果:t0-t3时,锁骨下静脉血pH值(pHsv)与上腔静脉血pH值(pH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3时,锁骨下静脉血氧分压(PsvO2)和上腔静脉血氧分压(PcvO2)、锁骨下静脉血氧饱和度(SsvO2)和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锁骨下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svCO2)和上腔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cvCO2)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与t0比较,t0-t3时PsvO2和PcvO2,SsvO2和ScvO2,PsvCO2和PcvCO2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0-t2时PsvO2和PcvO2呈快速上升而后轻微下降的趋势。t0,t1时SsvO2低于ScvO2,PsvO2低于Pcv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SsvO2与ScvO2,PsvO2与P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SsvO2与ScvO2的差值增大至2.487%,PsvO2与PcvO2的差值增大至2.157mmHg(1mmHg=0.133kPa)。t0-t3时,PsvCO2和PcvCO2的差值(Psv-cvCO2)依次为1.800mmHg,4.013mmHg,2.993mmHg,4.600mmHg。与t0,t1,t3比较,t2时患者锁骨下静脉血样与上腔静脉血氧分压差(Psv-cvO2)、氧饱和度差(Ssv-cvO2)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和t3时二氧化碳分压差(Psv-cvC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时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锁骨下静脉血气与上腔静脉血气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喉罩插入后5min,各项血气指标的差异增大;在喉罩插入后20min,差异缩小;全麻诱导后,Psv-cvCO2差值稳定。以SsvO2和PsvO2替代ScvO2和PcvO2,以PsvCO2估算PcvCO2,并计算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可以对患者氧供/氧耗的情况做出正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气 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饱和度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aCO_(2)/Ca-cvO_(2)、外周灌注指数联合血乳酸在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高伟超 罗凯 张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2982-298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的比值(Pcv-aCO_(2)/Ca-cvO_(2))、外周灌注指数联合血乳酸(Lac)在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的比值(Pcv-aCO_(2)/Ca-cvO_(2))、外周灌注指数联合血乳酸(Lac)在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28 d的预后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13例)。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收治重症监护病房当天(T0)及经过复苏治疗6 h(T1)后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外周灌注指数(PPI)、血乳酸(Lac)及血气分析结果,分析28 d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v-aCO_(2)/Ca-cvO_(2)、PPI、Lac及三者联合对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复苏前MAP、PPI、Lac及Pcv-aCO_(2)/Ca-cvO_(2)均较存活组差(P<0.05),两组患者复苏前HR、CVP、Pcv-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6 h后,两组患者血流灌注指数、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参数都有所改善,但死亡组患者各参数恢复情况均较存活组差(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复苏6 h后PPI、Lac、Pcv-aCO_(2)/Ca-cvO_(2)比值均与28 d病死率相关,是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v-aCO_(2)/Ca-cvO_(2)约登指数(0.692)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1.48,曲线下面积为0.867,预测患者28 d死亡敏感度为85.29%,特异度为83.87%;PPI约登指数(0.686)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1.71,曲线下面积为0.884,预测患者28 d死亡敏感度为91.18%,特异度为77.42%;Lac约登指数(0.627)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5.30,曲线下面积为0.859,预测患者28 d死亡敏感度为85.29%,特异度为77.42%;三者联合预测患者28 d死亡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90.32%。结论PPI、Lac、Pcv-aCO_(2)/Ca-cvO_(2)是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 动脉-中心静脉含量 外周灌注指数 血乳酸 脓毒症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aCO_(2)/Ca-cvO_(2)联合ROX指数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
8
作者 丁斌 郝明伟 +1 位作者 李从圣 张琳 《安徽医学》 2022年第8期881-886,共6页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Pcv-aCO_(2)/Ca-cvO_(2))联合ROX指数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收治的7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是...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Pcv-aCO_(2)/Ca-cvO_(2))联合ROX指数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收治的7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重症组(n=30),未出现MODS为轻症组(n=46),并调查患者诊断脓毒症并治疗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n=18)和存活组(n=58),分别比较重症组和轻症组患者,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确诊脓毒症后1 h内的一般资料数据、Pcv-aCO_(2)/Ca-cvO_(2)、ROX指数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v-aCO_(2)/Ca-cvO_(2)联合ROX指数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1)重症组患者Pcv-aCO_(2)/Ca-cvO_(2)高于轻症组,ROX指数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X指数、Pcv-aCO_(2)/Ca-cvO_(2)和2者联合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8、0.834和0.878,灵敏度分别为80.00%、83.30%和90.0%,特异度分别为65.20%、76.10%和67.40%,约登指数分别为0.452、0.594和0.574;ROX和Pcv-aCO_(2)/Ca-cvO_(2)预测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截断值分别为7.05和1.53;(2)死亡组患者Pcv-aCO_(2)/Ca-cvO_(2)高于存活组,ROX指数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X指数、Pcv-aCO_(2)/Ca-cvO_(2)和2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96、0.851和0.894,灵敏度分别为77.80%、55.6%和83.30%,特异度分别为69.00%、98.30%和91.40%,约登指数分别为0.468、0.594和0.747;ROX和Pcv-aCO_(2)/Ca-cvO_(2)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截断值分别为6.46和2.01。结论联合检测指标ROX+Pcv-aCO_(2)/Ca-cvO_(2)可提高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 脉搏血饱和度/吸入体积数与呼吸频率的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心脏超声联合Pcv-aCO_(2)对于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怀伟 邵敏 +1 位作者 单南冰 李彬彬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6-1480,共5页
本文探讨床旁心脏超声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对于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选取11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补液前后心脏指数变化值(ΔCI)分为容量有反应组(n=66)和无反应组(n=44)。容量有反... 本文探讨床旁心脏超声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对于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选取11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补液前后心脏指数变化值(ΔCI)分为容量有反应组(n=66)和无反应组(n=44)。容量有反应患者补液后Pcv-aCO_(2)、呼吸变异指数(RVI)低于容量无反应患者(P<0.05),而下腔静脉直径(IVCD)高于容量无反应患者(P<0.05)。补液后Pcv-aCO_(2)、RVI与ΔCI呈负相关(r=-0.432、-0.411,P<0.05)。Pcv-aCO_(2)、RVI及二者联合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09和0.819(P<0.05)。床旁心脏超声联合Pcv-aCO_(2)预测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心脏超声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 脓毒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