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硕 赵军燕 +5 位作者 乔远静 祝瑶瑶 于跃海 裴浩 朱清阳 王玉婷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6-1430,共5页
探讨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其应用形式以及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选择、减轻患者置管术中不适、尖端定位、健康教育、并发症监测及管理、置入后定期维护、操作培训等场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心静脉血管通路... 探讨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其应用形式以及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选择、减轻患者置管术中不适、尖端定位、健康教育、并发症监测及管理、置入后定期维护、操作培训等场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留置及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健康技术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管理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孙黎 贺芳 +6 位作者 沙晓妍 黄文娟 周军 刘美仪 梁茜 顾莺 林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Devices,CVADs)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促进证据临床转化,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方法:系统检索儿童CVADs置...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Devices,CVADs)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促进证据临床转化,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方法:系统检索儿童CVADs置入、维护、拔除等方面文献,提取具体措施后,组织人员进行论证,并制定嵌入信息系统的方式,形成证据转化信息平台,并于2020年1月正式全面应用,比较使用前(2019年)、使用后(2020年—2023年)住院儿童CVADs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等结局指标情况。结果:应用平台后,住院儿童CVADs相关的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管率较应用前均有所下降(P<0.001)。结论: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从置管、维护到拔除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循证证据的依从性,实现了儿童健康教育同质化,降低了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平台的应用能及时、客观地提供数据并预警,使各部门实现信息联通共享,提高了导管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儿童导管安全 信息平台 循证实践 智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之血管通路装置选择与置入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先娟 曹洁 +3 位作者 任凭 吕春 丁艳 高佩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3,共4页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与置入在输液治疗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实践的发展,血管通路装置的种类和应用逐渐丰富。然而,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装置,及血管通路装置置入实践仍然是临床护...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与置入在输液治疗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实践的发展,血管通路装置的种类和应用逐渐丰富。然而,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装置,及血管通路装置置入实践仍然是临床护理中的一大挑战。2024年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发布的第9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其旨在优化血管通路的选择与置入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文对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vascular access device selection and insertion)部分进行解读,分析其中血管通路装置选择与置入的具体指导原则,探讨第8版及第9版两个版本《标准》的修订之处,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工作提供最新的证据指导,优化输液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治疗 实践标准 血管通路装置 静脉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上臂高位隧道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郑燕芳 刘云娥 +4 位作者 祝成红 汤海燕 王欢 杨亚坤 董水凤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上臂高位隧道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在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穿刺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21年1-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院行超声引导下非... 目的 探讨经上臂高位隧道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在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穿刺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21年1-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院行超声引导下非隧道式PICC置管的老年血管通路困难患者43例为对照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同法选取行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置管的同类患者4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随访6个月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在术中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有41例(91.11%)一针穿刺成功,高于对照组的27例(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渗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随访6个月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的比较中,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4.70%,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2.30%,低于对照组的1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对于血管通路困难老年患者,经上臂高位隧道式PICC置管,可以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维护方便,可降低导管滑脱率、减少非计划拔管及总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 皮下隧道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血管通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茜 施如春 +8 位作者 孟爱凤 江定飚 刘春丽 茅静 杨杨 朱文博 徐铭 朱莺 徐德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0-53,65,共5页
目的研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并探讨其应用于居家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77例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居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9例和干预组3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利用基于微... 目的研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微信小程序,并探讨其应用于居家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77例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肿瘤居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9例和干预组3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利用基于微信小程序研发的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进行随访干预。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输液港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居家护理平台 微信小程序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穿刺部位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丽君 冯毕龙 欧阳艳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91-95,共5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穿刺部位选择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从局部解剖、置管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选择等方面对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常用的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和上肢的外周静脉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穿刺部位 血管解剖 并发症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42所医院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使用及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改婷 孙秀梅 +2 位作者 刘志敏 雷琤 刘思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调查医院中心血管通路装置(CVADs)使用及管理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河北省12所三级医院(126个科室)和30所二级医院(86个科室)使用CVADs的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和三级医院分别有51和99个科... 目的调查医院中心血管通路装置(CVADs)使用及管理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河北省12所三级医院(126个科室)和30所二级医院(86个科室)使用CVADs的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和三级医院分别有51和99个科室使用PICC导管,22个和54个科室在PICC穿刺时能做到最大化无菌屏障,17个和58个科室在疑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处理正确,二级和三级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二级和三级医院在CVADs维护中使用专用维护包的科室有33个和44个,使用浓度>0.5%氯己定乙醇溶液作为皮肤消毒剂的科室有12个和9个,使用消毒棉片擦拭法消毒无针接头和导管接口的科室有9个和7个,不同等级医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袋装浓度>10 U/mL的肝素钠盐水作为封管液的科室分别有19个和27个;封管液储存超过2 h的科室有30个和27个,存在封管液多人共用现象的科室分别有21个和10个,不同等级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河北省二、三级医院在CVADs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发生中心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风险较大,应制定CVADs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培训与督查,促进CVADs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静脉治疗工具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导管相关性并发症 静脉治疗安全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血管通路装置决策辅助工具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华璐 何细飞 +3 位作者 郑云艳 阮海涛 吴德芳 万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28,F0003,共4页
决策辅助工具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减少其决策冲突,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血管通路。对化疗患者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决策辅助工具的类型(包括电子处方系统可集成工具、癌症患者血管通路困难置管工具、AVATAR工具、成人静脉通路困难认知... 决策辅助工具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减少其决策冲突,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血管通路。对化疗患者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决策辅助工具的类型(包括电子处方系统可集成工具、癌症患者血管通路困难置管工具、AVATAR工具、成人静脉通路困难认知辅助工具、结构化评估和决策工具、成本效用分析工具)、应用及效果、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临床应用血管通路装置决策辅助工具,落实患者参与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化疗 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置管 决策冲突 决策辅助工具 静脉治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穿刺部位维护状况调查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云艳 张静 +4 位作者 郭怡雪 魏晓宇 陈永侠 叶萍 白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s)穿刺部位的维护现状,为临床输液治疗的护理管理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安徽省8所三甲医院的375名临床护理人员行CVADs穿刺部位维护现状调查。结果具有正式血... 目的分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s)穿刺部位的维护现状,为临床输液治疗的护理管理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安徽省8所三甲医院的375名临床护理人员行CVADs穿刺部位维护现状调查。结果具有正式血管通路认证证书的护士占72.0%;选择7d更换1次敷料占72.5%;选用含氯己定成分的抗菌溶液占24.3%;使用导管固定装置占79.2%;穿刺部位皮肤发红、发炎时,使用透明敷料为42.7%;当穿刺部位皮肤化脓引流时,仅有37.3%护理人员对CVADs穿刺部位维护具有信心。结论来自8所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的CVADs维护实践操作存在差异性,CVADs穿刺部位维护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同时应对护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穿刺部位 维护 敷料 氯己定 皮肤化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方案 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多中心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祝薇 杨益群 +8 位作者 刘明红 卫雯诗 杨靖华 姚建琴 李莉 肖雪月 赵敏艳 瞿红 屈惠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3,8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AVD)相关性皮肤损伤(CAVD-associated skin impairment,CASI)预防方案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AVD)相关性皮肤损伤(CAVD-associated skin impairment,CASI)预防方案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市、无锡市8所三级综合医院门诊行PICC维护的10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其中4所医院为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4所医院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CASI预防方案。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CASI发生率、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及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ulcers,MDRPU)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率和非计划拔管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CASI、MARSI及MDRPU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ARSI、MDRPU严重程度及非计划拔管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结论实施CASI预防方案有利于降低PICC门诊患者CASI的发生率,为临床护士预防CASI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皮肤损伤 预防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动流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设计研究
11
作者 杨阳 熊艳 陈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0-360,共1页
目的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其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被广泛应用于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CVC在透析过程中因局部的血液湍流而导致的血栓生成是该器械在临床使用中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人体... 目的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其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被广泛应用于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CVC在透析过程中因局部的血液湍流而导致的血栓生成是该器械在临床使用中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人体主动脉弓内血流呈旋动流状态,这种流态可使血液稳定,减小湍流。受此鼓舞,本研究设计出一款腔内血液自发旋动的中心静脉导管,并用计算流体的方法对其进行流场研究。方法以在临床中常用的Niagara导管为原型,在其动脉腔内加上一段类似弹簧状的旋动引导装置。同时对不同横截面半径(分别为0.2、0.6 mm)的旋动引导装置采取Solidworks建模和商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当旋动流引导器的横截面半径增大时,CVC动脉腔内的平均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提高(6.34 Pa>4.96 Pa)。然而,较大半径的旋动流引导器在其下游地区产生了更多的低WSS区域(7.18%>2.32%),同时记录到更小的最小WSS值(0.03 Pa<0.06 Pa)。旋动流引导器通过增大横截面半径可提高平均WSS,但同时也增加了低WSS区域的比例,这可能对导管动脉腔的长期稳定性与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未来需进一步探究如何优化旋动流引导器的设计,以实现在提高平均WSS的同时减少低WSS区域,从而更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并延长CVC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动流 动脉腔 透析过程 中心静脉导管 引导器 透析治疗 血管通路 壁面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血管通路装置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季奕君 赵林芳 +1 位作者 陈思洁 钱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基于血液肿瘤患者使用血管通路需求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对有关血液肿瘤患者血管通路装置的置管时机、置管部位、导管类型选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血液肿瘤患者更合理地应用血管通路装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血管通路装置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治疗 并发症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固定相关内容解读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迎迎 端烨 +2 位作者 陈一丹 曹秀珠 赵林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96-1700,共5页
对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学会2021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粘性固定装置、集成固定装置、皮下固定装置和组织粘合剂的定义、适用范围、临床实践及应用效果评价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护理人员实施导管固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静脉治疗 血管通路装置 导管固定装置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4
作者 岳丽青 卢敬梅 +3 位作者 柴小桠 曾烂漫 周凤 张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内科ICU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呼吸内科ICU留置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 目的:评价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内科ICU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呼吸内科ICU留置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CLABSI发生情况、PICC和CVC置管的感染情况及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256例,9例发生CLABSI,CLABSI发生率为4.889例次/千导管日,例次感染率为4.02%。对照组CLABSI发生率为8.917例次/千导管日,干预组为1.894例次/千导管日。两组CLA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PICC置管的CLABSI发生率与CVC置管的CLABSI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可显著降低呼吸内科ICU患者CLABSI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目标管理理论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干预策略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麻盛淼 杨浩杰 +1 位作者 孙红 梁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737-1742,共6页
综述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置入过程中P波引出的方法、定位的基本原理、不同观测指标、特殊人群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局限性,明确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主要定位依据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推... 综述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置入过程中P波引出的方法、定位的基本原理、不同观测指标、特殊人群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局限性,明确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主要定位依据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推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心腔内电图 尖端定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晓静 张玉侠 +6 位作者 顾莺 戚少丹 刘芳 王颖雯 李丽玲 余卓文 陆春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对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建立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进行血管通路知识培训,负责进行血管通路相关问题会诊,建立外周静脉留置针核查表并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保留留置针。收集专业组建立10个月的全...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对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建立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进行血管通路知识培训,负责进行血管通路相关问题会诊,建立外周静脉留置针核查表并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保留留置针。收集专业组建立10个月的全院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187 787例日数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19/1 000置管日,中心静脉导管的8 988例日数中并发症发生率为0.67/1 000置管日,PICC的17 038例日数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 000置管日,静脉输液港置管2 050例日数,并发症为0。全院会诊35例次。结论儿童血管通路专业组的建立可保障血管通路成功建立与维护,减少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促进儿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管通路专业组 留置针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方树 林加豪 +2 位作者 郑鹏哲 雷金凤 陈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65-2465,共1页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透析效果 临床观察 动-静脉内瘘 中心静脉插管 终末期肾病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置管用加压止血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潘 周迎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50-50,共1页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条件的改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以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利于患者血管的保护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作为肿瘤化疗、胃肠外静脉高营养...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条件的改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以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利于患者血管的保护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作为肿瘤化疗、胃肠外静脉高营养及晚期肿瘤患者长期输液的静脉通道。实施 PICC 置管时,多在肘窝或肘下静脉进行盲穿,此法需要通过扎止血带使血管充盈。但在穿刺过程中,操作护士消毒、铺无菌巾在前,扎止血带在后,护士需将无菌巾稍稍掀起才能扎止血带,这样操作既不方便,还易破坏无菌区;此外常规穿刺完毕,血管内压力增大2~3倍,松止血带后拔出针芯,可发生血管外喷(瀑布现象)。患者见到大量出血,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出血和静脉痉挛,甚至导致送管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于2013年4月自行研制了PICC置管用加压止血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临床应用 加压止血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装置 晚期肿瘤患者 血管收缩 扎止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