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严重感染病人持续中心静脉氧饱和度监测及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沈炯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289-1290,共2页
关键词 严重感染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 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替代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的监护价值: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帅 韩志岩 +10 位作者 王晓建 韩京军 伍德强 张磊 林焰桂 梁建文 魏文斌 张文林 母存富 王义 李巅远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与混合静脉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_2)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与混合静脉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_2)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修补术后评估价值的一致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广州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及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且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的43例CHD-PAH患者,分别于停体外循环后即刻及转入重症监护室后6、12、24、48 h等5个时间点,同时测量ScvO_2及SvO_2,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红蛋白及乳酸等指标。采用Bland-Altman检验分析两个指标的一致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两指标偏倚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ScvO_2和SvO_2的总体相关系数R^2=0.369,体外循环后即刻R^2=0.515,入重症监护室后6、12、24、48 h的R^2分别为0.375、0.605、0.712、0.252。Bland-Altman检验显示ScvO_2与SvO_2的偏倚(△ScvO_2﹣SvO_2)为-1.3%,一致性区间(limits of agreement,LOA)为(-17.0%,14.4%)。总体上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rate,O2ER)(R^2=0.030,P<0.05)、肺动脉收缩压(R^2=0.030,P<0.05)和心率(R^2=0.032,P<0.05)对△ScvO_2-SvO_2的影响较小;当ScvO_2<70%时,O2ER(R^2=0.203,P<0.01)、肺动脉收缩压(R^2=0.110,P<0.01)、心率(R^2=0.150,P<0.01)对△ScvO_2-SvO_2的影响则较大,此时ScvO_2有低估SvO_2的趋势,而当ScvO_2≥70%时,ScvO_2会高估SvO_2。机械通气期间ScvO_2与SvO_2的偏倚为-1.3%,LOA为(-16.1%,13.5%),△ScvO_2-SvO_2的影响因素为O2ER(R^2=0.122,P<0.01);撤机后ScvO_2与SvO_2的偏倚为-1.3%,LOA为(-19.5%,16.8%),△ScvO_2-SvO_2的影响因素为O2ER(R^2=0.320,P<0.01)和动脉氧饱和度(R^2=0.320,P<0.01)。结论CHD-PAH患者术后监护中ScvO_2不能替代SvO_2的评估价值。当ScvO_2≥70%时,宜同时监测ScvO_2与SvO_2以排除低灌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 混合静脉饱和度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术后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结局的预警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庄周颖 傅丽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小儿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小儿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危患儿201例病史资料。监测患儿术后入CICU的ScvO2值直至患儿病死或转出CICU。比较病死组与存活组儿童的ScvO2值的差异,分析ScvO2值变化趋势与患儿结局的关系。结果 ScvO2最高值和均值的取值区间≤50%时,患儿病死率均达50%及以上;最低值和均值取值区间在50.1%~70.1%时,患儿病死率低于10%;ScvO2最高值和均值的取值区间≥70.1%时,患儿病死率均低于3.1%;ScvO2最低值的取值区间≥70.1%时,患儿病死率为0;病死组患儿术后第1次检测与第1个12h的检测显示,ScvO2呈上升趋势,在24h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直至患儿病死;存活组患儿术后第1次检测与第1个12h的检测显示,ScvO2可呈上升或下降趋势,但在24h内ScvO2检测值均呈上升趋势且此后趋于稳定,当患儿转出CICU的ScvO2值≥70.1%时,患儿的病死率为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cvO2的监测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危重患儿的监护及救治具有重要预警价值,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重症监护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患者血乳酸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连晓芳 吴志红 +1 位作者 阎书彩 刘晓娜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设为休克组,将未达脓毒症休克标准者20例设为非休克组。观察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设为休克组,将未达脓毒症休克标准者20例设为非休克组。观察两组治疗前血乳酸及Scv O2的情况,以及休克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6、12 h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休克组血乳酸较非休克组升高[(5.29±1.85)mmol/L vs(3.01±1.85)mmol/L](t=5.47,P=0.000);Scv O2较非休克组降低[(64.04±8.40)%vs(69.81±6.05)%](t=2.35,P=0.047)。与治疗前比较,休克组血乳酸自治疗后6 h即开始明显改善(P<0.05或P<0.01),Scv O2水平自治疗后2 h即明显改善(P<0.01)。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血乳酸升高,Scv O2降低;Scv O2作为脓毒症休克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可能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脓毒症 乳酸 中心静脉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心脏术后休克患者容量复苏液体反应性的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骏 吴建义 +2 位作者 王黎鹏 骆建军 苏东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2)在扩容前后的变异是否可以成为鉴别心脏术后休克患者容量治疗有无反应的一个指标.方法 入选18例心脏术后需要扩容的休克患者,共进行了30次液体负荷试验.所有患者都放置了桡动脉插管、双腔锁骨下静...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2)在扩容前后的变异是否可以成为鉴别心脏术后休克患者容量治疗有无反应的一个指标.方法 入选18例心脏术后需要扩容的休克患者,共进行了30次液体负荷试验.所有患者都放置了桡动脉插管、双腔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和PiCCO导管.在每一次扩容前后测定心脏指数(CI)、ScyO2,并将液体负荷后CI增加值(△CI)≥15%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其变化值用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测其鉴别容量反应性的能力.结果 扩容后ScvO2增加值(△ScvO2)与△CI显著相关.5%可作为△ScyO2的阈值去鉴别患者对容量治疗是否有反应,其敏感性是86%,特异性是94%.结论 扩容后ScvO2的变异可以确定容量治疗是否有效,在缺乏有创CI测定时,ScvO2可作为确定液体反应性的一个可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饱和度 心脏术后 休克 液体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仇杰 马冬纹 +2 位作者 费忠化 刘宏生 程前进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间60例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于术后4h,8h及12h分别测定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并按ScvO2均数将60例患者分为≤65%(A组,n=...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间60例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于术后4h,8h及12h分别测定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并按ScvO2均数将60例患者分为≤65%(A组,n=24)、>65%(B组,n=36)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讨论它们在不同水平的ScvO2下的差异性。结果瓣膜置换术后,A、B两组患者心肺并发症(如低心排、心律失常、低氧血症)、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ScvO2水平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作为衡量术后患者组织氧供需平衡的良好指标,对预见和早期治疗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饱和度 瓣膜病 术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心脏术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宏生 杨宁 +1 位作者 费忠化 马黎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11-412,415,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完全...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完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分别监测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0、6、12、18h)Pcv-aCO2、ScvO2、左室射血分数(EF)变化。结果患者行胸腔镜心脏术后同时间点Pcv-aCO2逐渐降低,ScvO2逐渐升高,EF逐渐增加,(P均<0.05);术后Pcv-aCO2与ScvO2、EF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2、-0.502;P均<0.05)。结论 Pcv-aCO2和ScvO2之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后心脏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化碳分压差 胸腔镜 中心静脉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困难脱机患者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汪维杰 徐磊 +3 位作者 冯全胜 高心晶 李智伯 孙丽晓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对困难脱机患者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4例困难脱机患者进行的214例次脱机,按脱机结果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按疾病进行分层分析得到心功能不全组和非心功能不全组。观察断开呼吸机即刻的...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对困难脱机患者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4例困难脱机患者进行的214例次脱机,按脱机结果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按疾病进行分层分析得到心功能不全组和非心功能不全组。观察断开呼吸机即刻的ScvO2与自主呼吸试验第30分钟(SBT 30 min)的ScvO2及两者差值ΔScvO2,分析这三个参数与脱机结果的关系。结果所有214例次脱机SBT 30 min的ScvO2与ΔScvO2,脱机成功组分别为74.6%±6.6%和2.76±4.16,脱机失败组分别为71.4%±5.5%和4.63±3.71,P均<0.05。ΔScvO2预测患者脱机失败的临界值为3.65%,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3%。分层分析显示,心功能不全组脱机成功者SBT 30 min的ScvO2与ΔScvO2分别为73.6%±5.2%和2.61±3.13,脱机失败者分别为70.4%±5.2%和5.08±2.38,P<0.05或P<0.01。ΔScvO2预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脱机失败的临界值为4.0%,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73.6%;而在非心功能不全组没有差异。结论 SBT 30 min的ScvO2与ΔScvO2能够预测困难脱机患者的脱机结果,可将ΔScvO2≥4.0%作为预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饱和度 机械通气 困难脱机 自主呼吸试验 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细桢 赖玲凤 陈素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监测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情变化的预警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结局将所...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监测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情变化的预警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结局将所有入选者分为存活组106例和死亡组14例。监测患儿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分析其变化趋势与患儿结局的关系。结果存活组患儿ScvO_2最高值、最低值及均值依次为(73. 04±5. 22)%、(55. 12±5. 76)%、(63. 42±5. 36)%,死亡组患儿依次为(57. 79±7. 87)%、(40. 07±8. 31)%、(47. 29±6. 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ScvO_2均值≤45%的患儿中病死率为57. 14%,ScvO_2均值45%<~65%的患儿中病死率为11. 63%,ScvO_2均值> 65%的患儿中病死率为1. 59%,不同ScvO_2均值患儿的临床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 310,P <0. 01)。结论动态监测ScvO_2可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病情起到预警作用,应密切监测患儿的ScvO_2变化趋势,并进行干预治疗,评估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中心静脉饱和度 血气分析 介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胡睿诺 刘丹 焦军东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11期751-753,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器官缺血,长期影响下会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增加病死率[1,2]。这些缺血发作与MHD患者血液容量迅速下降和生化指标变化(例如pH变化或补体激活)...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器官缺血,长期影响下会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增加病死率[1,2]。这些缺血发作与MHD患者血液容量迅速下降和生化指标变化(例如pH变化或补体激活)所导致的氧供应和氧消耗的失衡密切相关[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多器官功能不全 中心静脉饱和度 补体激活 消耗 生化指标变化 血液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哲君 梁斐 +3 位作者 梁慧娟 邓虹 陶剑锋 罗艳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7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变异度及心输出量(CO)变异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来判断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ScvO2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7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C... 目的探讨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变异度及心输出量(CO)变异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来判断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ScvO2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7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CVC)、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等操作,并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观察比较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相关指标[CO、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ScvO2]变化情况;各项指标变异度与CO变异度的相关性分析,各项指标变异度反应与CO变异度反应的曲线分析。结果72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后MAP、CVP、CO、ScvO2水平分别为(62.94±6.47)mm Hg(1 mm Hg=0.133 kPa)、(11.92±3.26)cm H2O(1 cm H2O=0.098 kPa)、(5.26±0.85)L/min、(58.35±6.62)%,均高于容量负荷试验前的(58.47±8.05)mm Hg、(9.73±3.41)cm H2O、(4.63±0.84)L/min、(49.36±7.64)%,心率(103.85±16.73)次/min低于容量负荷试验前的(112.74±10.4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cvO2变异度与CO变异度呈较强的线性相关性(r=0.783,P=0.001<0.05);CVP变异度、MAP变异度、心率变异度与CO变异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cvO2变异度与CO变异度反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为(0.758,0.979),P=0.001<0.05]。结论可通过ScvO2动态变化来预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脓毒性休克 中心静脉 中心静脉饱和度 心输出量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患者预后预测及护理指导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梓贤 张璐 +3 位作者 曾丽若 何海林 赵菲菲 张崇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对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意义及对ICU早期识别患者病情并实施层级护理的指导价值。方法:连续选取181例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成人患者。术后入ICU后1 h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采集标本测定S...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对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意义及对ICU早期识别患者病情并实施层级护理的指导价值。方法:连续选取181例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成人患者。术后入ICU后1 h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采集标本测定ScvO_(2),并按ScvO_(2)的水平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ScvO_(2)>65%,143例)和B组(ScvO_(2)≤65%,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ICU各观察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其复合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评价心脏外科手术后ScvO_(2)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83,P<0.01,提示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ScvO_(2)对患者不良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ScvO_(2)≤65%的患者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ScvO_(2)能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护士应当提高对术后低ScvO_(2)患者的关注度,综合优化护理程序及人员层级配置,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中心静脉饱和度 预后 病情分级 层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烁 罗琼湘 李焕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液体复... 目的:探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同时均对其进行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然后比较在液体复苏前、液体复苏6 h后这些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水平、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同时根据这些患者治疗后28 d的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36)和死亡组(n=14),对两组患者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乳酸的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液体复苏6 h后,这些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液体复苏前的水平,P<0.05;其动脉血乳酸的水平低于液体复苏前的水平,P<0.05;其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小于液体复苏前的水平,P<0.05。存活组患者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小于死亡组患者,P<0.05;其动脉血乳酸的清除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死亡组患者,P<0.05。结论:将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应用于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液体复苏 静动脉二化碳分压差 中心静脉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14
作者 张小飞 张彩萍 王耀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监测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机械通气脱机患者均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观察患者脱机前与脱机吸氧0.5 h后ScvO2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42例)和脱机失败组(18例),比...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监测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机械通气脱机患者均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观察患者脱机前与脱机吸氧0.5 h后ScvO2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42例)和脱机失败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ScvO2与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情况。结果:脱机后,脱机成功组0.5 h的ScvO2、PaO2/FiO2均高于脱机失败组(P<0.05)。脱机成功组脱机前后ScvO2、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后,脱机失败组ScvO2、PaO2/FiO2均明显低于脱机前(P<0.05)。ScvO2下降7%以上者共16例,14例脱机失败。结论:ScvO2是机械通气患者是否成功脱机并拔管的早期预测因子,ScvO2下降7%以上可作为预测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饱和度 动脉血合指数 自主呼吸试验 机械通气 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春喜 顾增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89-92,102,共5页
目的探讨以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 目的探讨以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ΔPCO_(2)/ΔCa-vO_(2)组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组,每组各60例。ΔPCO_(2)/ΔCa-vO_(2)组采用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脓毒症早期复苏治疗,ScvO_(2)组采用以Sc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结果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及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前,ΔPCO_(2)/ΔCa-vO_(2)组心脏指数高于治疗前,且ΔPCO_(2)/ΔCa-vO_(2)组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乳酸清除率均高于ScvO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PCO_(2)/ΔCa-vO_(2)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ScvO_(2)组,达到6 h内复苏目标所消耗的液体量低于ScvO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低灌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PCO_(2)/ΔCa-vO_(2) 中心静脉饱和度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宏锋 金兆辰 +3 位作者 吉木森 张清艳 蔡燕 吕韶燕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5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将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PiCCO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早期留置病原学标本、积极行抗感染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将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PiCCO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早期留置病原学标本、积极行抗感染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在此基础上PiCCO组经中心静脉导管行PiCCO监测,目标是维持ScvO2>70%。记录PiCCO组0、6、12、24、48、72 h监测参数变化;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用量,常规液体(平衡液、聚明胶肽及血浆)输入量,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急性肾脏损伤发生例数。结果 PiCCO组常规液体输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急性肾损伤发生例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两组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PiCCO监测,可指导临床进行精确液体复苏等治疗,从而减少急性肾损伤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饱和度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脓毒症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输液对新生儿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血流动力学和气管拔管时间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贺牡丹 黄彩霞 +3 位作者 李永乐 黄伟坚 胡祖荣 黎昆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5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液对新生儿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血流动力学及气管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52 例实施择期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液体组 (C 组 ) 和限制性液体组 (X 组 ),每组 26 例。C 组术中给予常规补液,X ...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液对新生儿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血流动力学及气管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52 例实施择期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液体组 (C 组 ) 和限制性液体组 (X 组 ),每组 26 例。C 组术中给予常规补液,X 组术中给予限制性补液。比较两组围术期[麻醉前 (T_(1))、手术切皮时 (T_(2))、手术开始后 1 h(T_(3))、术后 (T_(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每搏输出量 (SV)、每搏输出量变异率 (SVV)、全身血管阻力 (SVR)],围术期中心静脉血气分析指标[酸碱度 (pH) 值、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_(2))、血红蛋白 (Hb)、血糖、钠离子 (Na^(+))、钾离子 (K^(+))、钙离子 (Ca^(2+))],术中液体出入量及用药情况,术中麻醉药 ( 舒芬太尼、七氟烷、顺式阿曲库铵 ) 用量和术后气管拔管时间。结果 X 组 T_(3)、T_(4)时 CO 低于 C 组、SVV 高于 C组,T_(4)时 SV 低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 T_(2)、T_(3)、T_(4)时 CO、CI、SV,T_(4)时 MAP,T_(2)时 SVR,T_(3)、T_(4)时 SVV 均低于本组 T_(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时点的乳酸、ScvO_(2)、Na^(+)、K^(+)、Ca^(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X 组 T_(2)、T_(3)、T_(4)时 pH 值显著高于 C 组,T_(3)、T_(4)时Hb 显著高于 C 组,T_(4)时血糖低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X 组术中多巴胺用量 (2389.59±588.99)μg 多于 C 组的 (2061.46±366.42)μg,晶体输注量 (76.68±12.17)ml 和尿量 (11.59±5.88)ml 均少于C 组的 (143.23±22.08)、(17.05±8.2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术中 10% 糖补充量、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舒芬太尼、七氟烷、顺式阿曲库铵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 X 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 (808.77±327.97)h 短于 C 组的 (1047.68±388.6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限制性输液可稳定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酸碱平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不影响 Scv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 新生儿 血流动力学 限制性输液 中心静脉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血乳酸清除率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淑娟 谭俊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析血乳酸清除率在严重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指导早期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血乳酸清除率指导早期液体复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析血乳酸清除率在严重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指导早期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血乳酸清除率指导早期液体复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 d临床转归情况,并比较存活组(所有患者中存活者)和死亡组(所有患者中死亡者)患者不同时间点血乳酸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0.852、0.351、0.884,P>0.05)。入院时、复苏6 h、复苏24 h、复苏72 h,存活组患者的血乳酸值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7、3.761、4.736、5.927,P<0.05)。结论血乳酸清除率指导严重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显著,临床价值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指导相当,且可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清除率 严重脓毒症 早期液体复苏 中心静脉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乳酸清除率为指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旭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8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以血乳酸清除率为指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 目的:分析并研究以血乳酸清除率为指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在此过程中,以血乳酸清除率为指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以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指导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尿量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入住ICU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血乳酸清除率为指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病情,降低其死亡率,缩短其入住ICU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清除率 脓毒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 中心静脉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