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仁应 单成迪 +2 位作者 万燕萍 沈婉蓉 张晓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原发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既往史、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 目的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原发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既往史、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体温超过38℃天数以及肠外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总热能、非蛋白热能、脂肪乳剂、蛋白质和葡萄糖用量、非蛋白热能与氮比值以及糖脂比。结果36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1.8±6.9)岁,肠外营养时间(10.6±6.3)d,总导管留置时间3 336 d。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5%(9/3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57和2.518(均P<0.01)。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是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肿瘤 肠外营养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不同途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谢先会 刘茂英 +1 位作者 彭景 文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10-11,共2页
目的 比较经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与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发生导管源性感染的情况。方法 将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按随... 目的 比较经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与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发生导管源性感染的情况。方法 将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组(Ⅰ组)、经股静脉穿刺组(Ⅱ组)和经周围静脉穿刺组(Ⅲ组)。每组各57例,观察3组患者局部感染和导管源性感染情况。结果 Ⅰ组、Ⅱ组均较Ⅲ组的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和局部感染率高(P<0.01)。结论 PICC操作方法简单,导管源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护理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 经股静脉穿刺 经周围静脉穿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3
作者 江宏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导管性败血症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病原学 中心静脉通路 CVC-RI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4
作者 汪杨威 严四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374-375,共2页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1日∽2017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心胸外科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将100例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感染)和观察组(无感染)...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1日∽2017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心胸外科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将100例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感染)和观察组(无感染),各组50例.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股静脉置入比例、冠心病患者比例均比对照组低,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短,锁骨静脉置入比例和先心病比例比对照组高,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是股静脉置入、冠心病以及留置时间长,临床应加大重视力度和做好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5
作者 蔡莉 冯晓敏 +3 位作者 黄竞 陈惠超 李健 欧阳红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CVC)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增量成本,以及院感防控措施的主要成本,通过增量成本和院感防控措施成本的价值对比,从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角度提高医务人员对预防CLABSI的院感防控措施...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CVC)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增量成本,以及院感防控措施的主要成本,通过增量成本和院感防控措施成本的价值对比,从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角度提高医务人员对预防CLABSI的院感防控措施的重视程度,促进防控措施的落实。【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某三甲中医院ICU进行CVC置管的重症患者,CLABSI组65例和非CLABSI组61例,共126例,通过医院医疗病历系统回顾性地收集患者资料,梳理研究对象的疾病类型、性别、年龄、住院时长、转归、住院各项费用等。分析比较不同手卫生方法、不同环境清洁消毒方法的成本。【结果】CLABSI组和非CLABSI组患者的住院时长(Z=-5.35,P<0.05)和住院总费用(Z=-6.79,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住院时长的患者住院总费用存在显著性差异(H=43.01,P<0.05);住院时长>60 d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远高于其他3组的患者;男性组(Z=-4.85,P<0.05)住院总费用中位数的差异大于女性组(Z=-3.98,P<0.05);61~80岁组(Z=-5.79,P<0.05)的差异大于其他两组。【结论】CLABSI的发生显著增加了ICU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虽然不同手卫生方式、不同环境清洁消毒方案在成本上存在差异,但与CLABSI发生后产生的增量成本相比,这些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医疗机构应重视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等院感防控措施的投入,制定切实、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院感防控措施落实,以避免医院感染发生、促进医疗质量提升、有效控制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力求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住院费用 预防与控制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体验的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评价
6
作者 王喆 胡雁 +3 位作者 李春雷 杨马裔 和晓凤 周天君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为其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2024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山东、四川、南通等地共7所三级医院的11名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 目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为其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2024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山东、四川、南通等地共7所三级医院的11名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临床护士和6名ICU护士长参加平台用户测试并进行使用体验访谈。2024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64名使用过平台的ICU护士填写研究后系统可用性问卷(post-study system usability questionnaire, PSSUQ),以评估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结果 17名平台用户完成了7项测试任务并接受访谈后反馈平台使用的整体感觉较好,各项功能完善,该平台的应用对于临床护理及医疗决策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平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意见。接受问卷调查的164名ICU护士PSSUQ得分为(2.02±1.12)分。结论 平台整体可用性良好,值得推广,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可用性评价 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和晓凤 胡雁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的重点环节,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控投入可明显节约卫生资源、改善患者结局。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进行...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的重点环节,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控投入可明显节约卫生资源、改善患者结局。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未来该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卫生经济学 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滕支梅 朱尚 +2 位作者 薛寒 黄劲华 孔旭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5-1412,共8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防控的干预措施和开展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诊断为CLABSI的患者,将其定义为感染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1∶4匹配...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防控的干预措施和开展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诊断为CLABSI的患者,将其定义为感染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1∶4匹配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且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以是否发生CLABSI为因变量,将匹配后两组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匹配CLABSI组患者42例,非CLABSI组患者16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高[OR=1.217,95%CI(1.094~1.357),P<0.001]、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OR=1.273,95%CI(1.157~1.400),P<0.001]及股静脉置管[OR=6.846,95%CI(1.511~31.014),P=0.013]是CLA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2例CLABSI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6株)。结论高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及股静脉置管是CLA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针对这些危险因素严格落实CLABSI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倾向性评分匹配 危险因素 CLAB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现况 被引量:5
9
作者 彭飞 李阳洋 +2 位作者 王芳 荆瑶 蔡虻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LABSI)三级质量控制中的共性问题,为进一步制订干预措施、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型,...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LABSI)三级质量控制中的共性问题,为进一步制订干预措施、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型,借鉴《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过程质控工具包(推荐版)》中四大指引量表,自行编制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护理实践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9月—10月对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三级甲等医院ICU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共129家医院的215个ICU完成调查,护理实践结构维度中,156个(72.56%)ICU定期进行CLABSI培训;过程维度中,护士执行率低于80%的项目有10项(31.25%),其中52个(24.19%)ICU在CVC穿刺时使用超声引导,59个(27.44%)ICU采用指南推荐的思乐扣固定导管,55个(25.58%)ICU使用葡萄糖氯己定抗菌敷料。结果维度中,193个(89.77%)ICU填写了CLABSI发生率。结论 :目前CLABSI防控聚焦导管置管和维护过程中的结构、过程及结果环节,但调研发现临床仍未形成同质化的防控措施。建议进一步加强过程质控管理,以期更好地改进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调查研究 护理 三级质控 医院感染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玉平 鲁玫 +5 位作者 李星 甘华秀 高丽娟 李萍 邓慧杰 杨欢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的价值。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过程中的手卫生、无菌技术及CRBSI感染率进行监测,分析感染率变化的原因,制定实施针对性措施。结果 CRBSI感染率从4月10.14‰下降至5~6月为0,中心静脉导...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的价值。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过程中的手卫生、无菌技术及CRBSI感染率进行监测,分析感染率变化的原因,制定实施针对性措施。结果 CRBSI感染率从4月10.14‰下降至5~6月为0,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从2月80.22%降至5月49.90%。结论过程和结果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有效控制CRB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监测 预防 医院感染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病例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之红 陈小峥 +1 位作者 符雪彩 纪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7年4月—2013年12月2 87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判断有无发生CVCR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感染病原菌。结果共调查2 870例患者,发生CVCRI 34例...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7年4月—2013年12月2 87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判断有无发生CVCR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感染病原菌。结果共调查2 870例患者,发生CVCRI 34例,感染发病率为1.18%。感染患者穿刺部位以股静脉为主(17例,占50.00%);科室分布以内科ICU为主(26例,占76.47%)。不同导管类型、操作人员CVCRI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导管腔数CVCR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18株(48.65%),以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为主(8株,占21.62%);革兰阴性(G-)菌11株(29.73%),以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3株,占8.11%)为主;真菌8株。结论医务人员全面、综合考虑CVCRI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并规范操作,有助于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VCRI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 重症监护病房 影响因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护理人员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伟勤 陈利芬 +3 位作者 周雪梅 于瑞 范育英 何佩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LABSI)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感染预防的临床指引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广东省86家医院382名护理人员CLABS...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LABSI)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感染预防的临床指引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广东省86家医院382名护理人员CLABSI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护理人员知识维度得分(110.59±18.98)分,达"良"水平;态度维度(97.88±4.68)分,为"正性态度";行为维度(85.46±10.61)分,为"正性行为"。不同学历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医院等级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态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CLABSI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掌握情况良好,但不同等级医院、地区之间的护理水平仍有差距;应加强各地区医疗信息交流,平衡医疗资源,持续动态输液治疗护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知识-态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菌治疗巾包裹导管接头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思宇 唐志红 李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无菌治疗巾包裹中心静脉导管接头及三通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外科ICU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5-10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 目的探讨无菌治疗巾包裹中心静脉导管接头及三通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外科ICU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5-10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5-10月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深静脉置管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无菌治疗巾对导管及三通进行包裹,每8 h更换一次。比较两组患者CLABSI发病情况,并在措施实施半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临床护士的使用感受。结果共纳入患者对照组188例,试验组166例。对照组中7例发生CLABSI,CLABSI发病率为3.72%,中心静脉置管总日数为1 233 d,千日发病率为5.68‰;试验组中5例发生CLABSI,CLABSI发病率为3.01%,中心静脉置管总日数为1 098 d,千日发病率为4.55‰;两组患者CLAB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2)。共调查65名护士对采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导管接头及三通的临床使用感受,结果显示,98.46%的护士认为加药时需要打开、包扎治疗巾,操作不方便,93.85%的护士认为不利于观察导管连接情况,66.15%的护士在工作中遇到过因无菌治疗巾包裹导致导管连接处松动、液体渗出时观察不及时的问题,53.85%的护士认为包裹无菌治疗巾平均每例患者约花费2~3 min时间。结论尚不能证明无菌治疗巾包裹导管接头及三通能降低CLABSI发病率,且同时大量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减少护士直接照护患者的时间,增加临床护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无菌治疗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乙醇封管技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延锦 吕培华 +1 位作者 董小方 雷金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5期1549-1550,共2页
综述了应用乙醇封管技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研究现状,提出乙醇封管技术还存在很多争议,如乙醇浓度、乙醇在管腔内保留的时间、是否联用抗凝剂、是否联合全身性抗生素治疗、乙醇的慢性中毒反应等。应用乙醇封管技... 综述了应用乙醇封管技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研究现状,提出乙醇封管技术还存在很多争议,如乙醇浓度、乙醇在管腔内保留的时间、是否联用抗凝剂、是否联合全身性抗生素治疗、乙醇的慢性中毒反应等。应用乙醇封管技术预防CRBSI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为这项技术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封管技术 乙醇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yte与PosiFlush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被引量:18
15
作者 蔡琳 温晓萍 吴丹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应用肝素液冲管和肝素帽保护输液接头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观察组应用分隔... 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应用肝素液冲管和肝素帽保护输液接头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观察组应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导管护理。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08%,对照组为1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Q-syte)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Posi-flush) 导管维护 肝素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锁技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凌 沈颖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73-74,共2页
对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保留导管,在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抗生素锁技术,用药14d后停药,双通道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提出抗生素锁技术可使患者免除拔管痛苦,延长留管时间。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抗生素锁 万古霉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韩如慧 金美娟 +3 位作者 钱雪峰 乔美珍 陈凯 吴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于血液科行HSCT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基本信息...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于血液科行HSCT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基本信息,计算传统CLABSI(OCLABSI)和校正CLABSI(MCLABSI)发病率,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18例行HSCT的AML和MDS患者,其中19例OCLABSI,10例患者发生MCLABSI。19例OCLABSI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革兰阴性菌11株,真菌1株;多重耐药菌9株。OCLABSI的影响因素包括女性(HR=0.088;95%CI:0.017~0.440;P=0.003),年龄(HR=1.560;95%CI:1.066~2.530;P=0.034),只移植骨髓细胞(HR=4.408;95%CI:1.860~22.593;P=0.043),使用ATG/CSA/MMF/MTX预防GVHD(HR=0.101;95%CI:0.015~0.686;P=0.019),使用MTX预防GVHD(HR=0.097;95%CI:0.011~0.816;P=0.032)。结论对MCLABSI的定义可以更加精确的监测深静脉导管引起的血流感染。根据高危因素早期发现高风险人群,严格遵守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增强移植后患者免疫重组的方案,可减少HSCT患者CLABSI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 CLABSI H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7
18
作者 范润平 龚青霞 +2 位作者 巩文花 王宇 王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数据库中关于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数据库中关于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2篇,总样本量为14 422例,5篇队列研究,7篇病例对照研究,NOS评分为4~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WMD=12.25,95%CI=5.55~18.94)、多腔导管(OR=3.52,95%CI=1.46~8.52)、股静脉置管(OR=2.44,95%CI=1.34~4.46)、肠外营养(OR=2.47,95%CI=1.18~5.21)、住ICU的时间(WMD=10.01,95%CI=4.17~15.85)、APACHEⅡ评分(WMD=4.46,95%CI=1.25~7.66)、合并糖尿病(OR=1.83,95%CI=1.08~3.09),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管留置时间、多腔导管、股静脉置管、肠外营养、住ICU的时间、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是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因纳入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一般,尚需设计严谨、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9
作者 葛学顺 陈维开 +4 位作者 蒋福云 崇殿真 孙跃辉 李正龙 乔来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22-424,421,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某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17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10年1—1...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某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17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2010年1—12月该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未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1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RBSI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CRBSI发生率为3.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42‰(χ2=5.340,P=0.021);且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6.43±7.16)d vs(33.25±8.51)d;t=8.35,P<0.001],发生CRBSI的时间显著延长[(10.11±2.34)d vs(6.23±1.92)d;t=17.703,P<0.001],手消毒液消耗量明显增加[41.2 mL/患者日vs 3.5 mL/患者日;t=34.469,P<0.001]。结论在ICU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有利于CRBSI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集束化干预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75
20
作者 乔莉 曹洋 +1 位作者 袁宏勋 王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感染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及预后分析,对减少CRBSI的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回...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感染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及预后分析,对减少CRBSI的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CRBSI的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本研究调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总例数674例,置管总天数6197 d,发生CRBSI者28例,感染率4.52‰。28名患者共培养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18株(50%);革兰阴性(G-)菌16株(44.4%),真菌2株(5.6%)。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均为白色念珠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大量使用以及留置导管时间是ICU内罹患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中CRBSI发生率仍较高,病原菌以G+菌为主,大量使用抗生素、留置导管时间是ICU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重症医学科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