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静 李洪荣 秦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双腔组(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诊断、APACHEⅡ评分、置管位置、方法、是否穿刺一次成功、留置导管时间、CRBSI情况、病原菌检出情况等。比较不同置管方法CRBSI发病率和日发病率,以及CRBSI病原学分布。结果共调查患者2 366例,其中A组789例,B组786例,对照组791例。A组发生CRBSI 13例,CRBSI发病率为1.65%,日发病率为1.09‰;B组发生CRBSI 15例,CRB-SI发病率为1.91%,日发病率为1.27‰;对照组发生CRBSI 40例,CRBSI发病率为5.06%,日发病率为3.36‰;A、B组及对照组的穿刺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7.47%、88.80%、87.23%。三组患者的CRBSI发病率、CRBSI日发病率、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两两比较,穿刺一次成功率A组高于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25、58.50,均P<0.01);CRBSI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82、18.35,均P<0.01);CRBSI日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4、11.22,均P<0.01)。三组患者各检出病原菌13、15、40株,均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照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比例高于A、B组。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与常规置管方法(单腔、双腔)相比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超声引导精确置管及常规单腔不扩皮锁骨下静脉置管较常规双腔置管方法能够减少患者CRB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超声引导 中心静脉单腔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