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曲面响应法的开沟施肥装置优化设计
1
作者 黄敞 王玲玲 +2 位作者 郑勇 黎土煜 刘友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8,共8页
为进一步优化开沟施肥装置设计参数,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优化法,综合探究了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和转盘转速3个影响因素对施肥规律的影响,以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为响应值,确定优化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影... 为进一步优化开沟施肥装置设计参数,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优化法,综合探究了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和转盘转速3个影响因素对施肥规律的影响,以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为响应值,确定优化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施肥效率和施肥密度的3个关键影响因子的影响顺序均为转盘转速>刮板深度>施肥机前进速度。优化方案为:刮板深度33.53 mm、施肥机前进速度0.65 m/s、转盘转速5.95 r/min时,以最优参数组合得到的施肥效率为15.00 g/s、施肥密度为25.00 g/m。在此条件下,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5.88%~+16.93%,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一致。通过研究,初步掌握了开沟施肥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排肥规律,为精准化、智能化施肥机械关键部件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装置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参数优化 曲面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血红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2
作者 葛静微 罗均 +3 位作者 李小定 李瑾 王术娥 贺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64,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旋转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酸性丙酮法提取血红素的工艺,考察浸提时间、酸酮比以及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的比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旋转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酸性丙酮法提取血红素的工艺,考察浸提时间、酸酮比以及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的比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42min、酸酮比3%、酸性丙酮与血红蛋白体积比5.66:1,在此条件下血红素的得率为0.225g/100mL,与预测值0.230g/100mL相差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 酸性丙酮法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麦麸蛋白超声波-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3
作者 金梅 赵瑞昌 +3 位作者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14,共5页
采用α-淀粉酶和超声波结合的方法从小麦麸皮中分离制备蛋白质。利用响应面法(基于五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旋转设计)研究了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酶浓度以及超声波时间对麸皮蛋白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优提取条件是温度52.5℃,pH值6.9,... 采用α-淀粉酶和超声波结合的方法从小麦麸皮中分离制备蛋白质。利用响应面法(基于五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旋转设计)研究了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酶浓度以及超声波时间对麸皮蛋白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优提取条件是温度52.5℃,pH值6.9,反应时间180 min,酶质量浓度3.8 g/L,超声波时间9 min。在此条件下,麸皮蛋白提取率为90.05%,与预测值相符,酸沉处理后,蛋白质得率为7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小麦 麸皮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酯化最适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彬 潘丽军 +1 位作者 姜绍通 罗水忠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5-168,共4页
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对精馏法合成乳酸乙酯工艺条件进行试验优化,并通过等高线上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是影响酯化率的显著因素,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醇酸比)和环己烷与乳酸的摩尔比(带酸比)的交互作用... 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对精馏法合成乳酸乙酯工艺条件进行试验优化,并通过等高线上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是影响酯化率的显著因素,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醇酸比)和环己烷与乳酸的摩尔比(带酸比)的交互作用、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和加热温度的交互作用对酯化率影响较显著。实验值与模型值的相关系数为0.988。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比4:1,带酸比0.8:1,催化剂用量2%,反应时间3h,加热温度110℃,该条件下乳酸酯化率可达到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酯化 工艺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水体系渗透汽化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志 陈芳蕾 +2 位作者 章鹏兴 赵奔 李建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148,共7页
为了考察乙醇-水体系渗透汽化实验中影响因素对亲水性PAA-Al2O3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方法设计实验,以渗透通量和选择性为实验响应,建立了以接枝丙烯酸单体浓度、操作温度和料液浓度为变量的回归模型方程。通过回... 为了考察乙醇-水体系渗透汽化实验中影响因素对亲水性PAA-Al2O3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方法设计实验,以渗透通量和选择性为实验响应,建立了以接枝丙烯酸单体浓度、操作温度和料液浓度为变量的回归模型方程。通过回归模型的分析,发现在乙醇-水渗透汽化脱水实验过程中,对渗透通量影响最明显的是操作温度,其次是料液浓度;对选择性影响最明显的则是操作温度与料液浓度间的交互作用,其次是接枝丙烯酸单体浓度。为了对乙醇-水体系的渗透通量和选择性进行优化,运用满意度函数方法分析了回归模型方程。结果表明,料液浓度为95%(wt)的乙醇-水共沸混合物的优化条件为接枝丙烯酸单体浓度为8%(wt)和操作温度为55.9℃,其总体满意度函数值为0.50,优化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复合膜 渗透汽化 曲面响应法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满意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木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建举 蒋汇川 +1 位作者 李宁 唐贤明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4期25-28,共4页
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研究了桉树单板层积材(LVL)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优化工艺所得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面粉添加量对桉木LVL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有着显著影响,而热压温度和热... 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研究了桉树单板层积材(LVL)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优化工艺所得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面粉添加量对桉木LVL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有着显著影响,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拟合良好,说明回归方程能用来预测和优化桉木LVL的力学强度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30℃,热压时间1.5 min/mm,面粉添加量5%(质量分数)。在此工艺条件下压制的桉木LVL垂直加载条件下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分别为89 MPa和16 722 MPa,平行加载条件下的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分别为88 MPa和15 067 MPa,MOR和MOE分别达到了结构用单板层积材国家标准的优等品和140E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 单板层积材 生产工艺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玫瑰红鹅膏培养条件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楠 包海鹰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优化玫瑰红鹅膏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并研究其对植物病原菌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法确定玫瑰红鹅膏液体深层培养菌丝体的最佳条件,采用HPLC和ESI-MS法对其发酵产物中的肽类毒素进行检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玫瑰红鹅膏子实... 优化玫瑰红鹅膏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并研究其对植物病原菌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法确定玫瑰红鹅膏液体深层培养菌丝体的最佳条件,采用HPLC和ESI-MS法对其发酵产物中的肽类毒素进行检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玫瑰红鹅膏子实体粗毒液和发酵产物对香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当温度25℃、pH 6、转速156r·min-1时,菌丝体重量达到最高,为1.054 g。从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出2种化合物:α-AMA和β-AMA。玫瑰红鹅膏子实体粗毒液和发酵产物对香瓜枯萎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玫瑰红鹅膏子实体粗毒液浓度为200 g·mL-1时,抑制率达最高为42.47%。玫瑰红鹅膏发酵产物中检测出2种肽类毒素:α-AMA和β-AMA;玫瑰红鹅膏子实体能有效的抑制香瓜枯萎病菌的活性,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红鹅膏 菌丝体 中心组合旋转设计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