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1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权重法 中心组合-响应 正交试验法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冷榨花生粕脱脂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2 位作者 赵谋明 林亲录 杨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8,共6页
为高效利用冷榨花生粕优质蛋白质资源、减少残存油脂对蛋白质精深加工的影响,在综合考虑溶剂安全性和无水乙醇对蛋白质损失率及脱脂率影响的基础上,选择无水乙醇作为脱脂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技术考... 为高效利用冷榨花生粕优质蛋白质资源、减少残存油脂对蛋白质精深加工的影响,在综合考虑溶剂安全性和无水乙醇对蛋白质损失率及脱脂率影响的基础上,选择无水乙醇作为脱脂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技术考察了脱脂温度(X1)、脱脂时间(X2)和固液比(X3)的影响规律并构建了脱脂工艺二阶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方程和数值模型。优化分析发现,在脱脂温度59.5℃、脱脂时间108 min和固液比1∶19的优化条件下脱脂率为92.56%,与模型预测值93.07%接近,偏差为0.55%。研究表明,单因素试验与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联用能很好地应用于冷榨花生粕脱脂工艺的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花生粕 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技术 脱脂率 蛋白质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银杏活脑胶囊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漆立军 覃鸿恩 黄华斌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索银杏活脑胶囊的提取工艺,优化制剂工艺。方法以加水倍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紫丁香苷和大黄素转移率及固形物保留率的权重化值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对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银... 目的探索银杏活脑胶囊的提取工艺,优化制剂工艺。方法以加水倍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紫丁香苷和大黄素转移率及固形物保留率的权重化值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对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优选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时间160 min,提取2次。结论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用于筛选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提取工艺可行,预测性较高,所得优选工艺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活脑胶囊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毛竹竹筒车削去青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守恒 陈李璨 +3 位作者 邵迎涛 张水珍 王新洲 李延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7-792,共6页
【目的】由于竹筒竹青的存在会对竹材展平加工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亟需研究优化竹筒的去青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来确定竹筒车削去青工艺中车削参数的最佳条件。以竹筒的去青度作为因变量,采用中心组合设计(Box-... 【目的】由于竹筒竹青的存在会对竹材展平加工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亟需研究优化竹筒的去青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来确定竹筒车削去青工艺中车削参数的最佳条件。以竹筒的去青度作为因变量,采用中心组合设计(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车削参数(竹筒转速、进给速度、气缸压力)进行研究,运用Design Expert 1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去青度与各车削参数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优化竹筒车削去青工艺。【结果】当竹筒转速为60 r·min^–1,进给速度为0.25 m·min^–1,气缸压力为0.20 MPa时,得最大去青度为66.97%。采用上述的工艺条件进行实际验证,得到的去青度为65.36%,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为–2.37%。【结论】本研究所得模型是合理的,可用于实际去青度的预测。图5表6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车削工艺 竹筒去青 中心组合设计(Box-Behnken Design)响应 去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指数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消化复宁汤提取工艺参数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莉 王盛 +2 位作者 张迪 程蕤 汪永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13-1818,共6页
目的优化消化复宁汤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指纹图谱相似指数(C、A)、多指标成分总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RSCCD)优化消化复宁汤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次数对综合评分值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 目的优化消化复宁汤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指纹图谱相似指数(C、A)、多指标成分总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RSCCD)优化消化复宁汤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次数对综合评分值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9倍量水、煎煮1.5 h、提取3次。该条件下综合评分值的预测值为100.333,验证均值为96.75,与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文所确定的消化复宁汤的提取工艺方法科学合理、稳定可行,为后期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复宁汤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响应面 多指标成分测定的指纹图谱 相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皂苷回流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祝洪艳 张力娜 +5 位作者 林海成 王月珍 王国丽 赵岩 郜玉钢 张连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213,220,共8页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试验-响应面法优选酸枣仁皂苷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酸枣仁皂苷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检测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体积分数(0,30%,50%,70%,80%,95%)、液固比(8∶1,1...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试验-响应面法优选酸枣仁皂苷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酸枣仁皂苷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检测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体积分数(0,30%,50%,70%,80%,95%)、液固比(8∶1,10∶1,12∶1,15∶1,20∶1)、提取时间(1,1.5,2,2.5,3h)和提取次数(1,2,3,4)为考察因素,筛选各因素对酸枣仁皂苷提取影响的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心组合试验,用SAS(9.2)软件建立预测模型,响应面分析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响应面分析优选得到的酸枣仁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66%乙醇,液固比12.5∶1,回流提取3次,每次1.8h。在此条件下,酸枣仁皂苷A和B含量之和平均为1.21mg/g,与模型预测值(1.30mg/g)接近。【结论】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酸枣仁皂苷A和B提取工艺可信度高,皂苷含量验证值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模型预测效果好,工艺稳定,可用于指导酸枣仁皂苷的工业化提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皂苷A 酸枣仁皂苷B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酒糟离心上清液发酵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继艳 刘霄 +3 位作者 张钧 宁艳春 惠继星 徐友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8-153,共6页
利用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了以玉米酒糟离心上清液为原料、产朊假丝酵母为菌种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优化法优化了培养条件,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试验筛选出影响发酵效果的显著性因素,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 利用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了以玉米酒糟离心上清液为原料、产朊假丝酵母为菌种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优化法优化了培养条件,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试验筛选出影响发酵效果的显著性因素,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廉价易得的碳氮源玉米糖化醪及尿素,最优培养基组成为糖化醪体积分数为17%,ρ(尿素)=0.8 g/L;在最优条件下开展了3.7 L发酵罐流加发酵试验,发酵液中粗蛋白干基质量分数达到29.4%,较发酵前提高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上清液 产朊假丝酵母 单细胞蛋白 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叶薯蓣中水解原位提取薯蓣皂甙元 被引量:17
8
作者 袁丽红 邵辉 +3 位作者 顾永明 于潇 朱惠 欧阳平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8-542,共5页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进行研究。实验采用CC0428中心组合设计考察了影响薯蓣皂甙元提取效果的四个重要因素:硫酸浓度、异丙醇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液用量。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进行研究。实验采用CC0428中心组合设计考察了影响薯蓣皂甙元提取效果的四个重要因素:硫酸浓度、异丙醇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液用量。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最佳条件为1.50g盾叶薯蓣块茎干粉加入25mL1.25mol·L-1硫酸-70%异丙醇溶液加热回流水解提取7.5h,薯蓣皂甙元理论产率为0.7220%;实际产率为0.7034%。与传统盐酸水解法相比薯蓣皂甙元产率提高68%。提取的产物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表明与薯蓣皂甙元标准品基本一致。水解原位提取法具有简便、高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甙元 盾叶薯蓣 水解原位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小欢 邬应龙 陈杭 《粮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6期24-26,共3页
采用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并应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对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冷水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对淀粉冷水溶解度的影响都很显著,且淀... 采用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并应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对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冷水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对淀粉冷水溶解度的影响都很显著,且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三因素之间对淀粉溶解度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 冷水溶解度 响应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小檗根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丘露 曲帅 +3 位作者 阚鸿 唐姗 包海鹰 王英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优化大叶小檗根提取工艺。方法在提取方法筛选、单因素试验、析因设计、最速上升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含0.12 mol/L HCl)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浸膏率、盐酸小檗碱得率为评价指标,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目的优化大叶小檗根提取工艺。方法在提取方法筛选、单因素试验、析因设计、最速上升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含0.12 mol/L HCl)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浸膏率、盐酸小檗碱得率为评价指标,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含0.12 mol/L HCl)体积分数90%,提取时间35 min,料液比1:50,浸膏率、盐酸小檗碱得率分别为32.4830%、1.4031%,综合评分为0.1694。结论该方法准确有效,简便可行,可用于提取大叶小檗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小檗 盐酸小檗碱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藤总生物碱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书宁 祝洪艳 +3 位作者 郜玉钢 赵岩 张连学 何忠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9-1403,共5页
目的优化黄藤总生物碱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含有量总和为评价指标,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9.8∶1,回流提取3次,每次1.8... 目的优化黄藤总生物碱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含有量总和为评价指标,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9.8∶1,回流提取3次,每次1.8 h,盐酸巴马汀、药根碱含有量总和为59.39 mg/g,与预测值(59.45 mg/g)接近。结论该方法可信度高、稳定可靠,可用于回流提取黄藤总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藤 总生物碱 回流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脂质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璐 姜土 +3 位作者 吴炜亮 朱文亮 黄秋研 郑建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经过2次液-液萃取脱酸的乌桕脂为目标油脂,研究了D202型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工艺的可行性。采用中心组合旋转响应面设计(CCRD)对树脂脱酸工艺中的物料比、反应时间、树脂用量3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的适宜工... 以经过2次液-液萃取脱酸的乌桕脂为目标油脂,研究了D202型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工艺的可行性。采用中心组合旋转响应面设计(CCRD)对树脂脱酸工艺中的物料比、反应时间、树脂用量3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的适宜工艺条件是:改性脂质与正己烷的物料比为1∶4.91,反应时间控制在7.28 h,树脂用量为9.23 g。在此条件下脱酸后,改性脂质的酸价可降低至0.11 mgKOH/g。3个因素对树脂脱酸效果的影响次序为,树脂用量>反应时间>物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脂质 乌桕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 脱酸 中心组合旋转响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仁分离的水飞蓟提取纯化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小祥 谭才宏 +2 位作者 陈钧 张业旺 夏国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6-689,共4页
目的研究在壳仁分离条件下,以水飞蓟制备纯化水飞蓟宾的工艺。方法水飞蓟脱壳后,其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用乙醇洗脱纯化,并以水飞蓟宾纯度和得率为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是以80%乙醇为洗脱溶剂,液固比1.1... 目的研究在壳仁分离条件下,以水飞蓟制备纯化水飞蓟宾的工艺。方法水飞蓟脱壳后,其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用乙醇洗脱纯化,并以水飞蓟宾纯度和得率为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是以80%乙醇为洗脱溶剂,液固比1.1,洗脱4次,所得水飞蓟宾纯度为82%,得率为80%。70%乙醇重结晶后,其含有量为97.3%,产率为1.090%。结论该工艺可提高水飞蓟的综合利用,而且简单可行,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 水飞蓟宾 壳仁分离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X及CCD-RSM优化催化剂离心喷雾干燥工艺参数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云飞 许京荆 +1 位作者 李盛鹏 叶天杨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3,共6页
催化剂离心喷雾干燥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工艺参数对催化剂产品品质和工业化生产至关重要。基于CFX流体动力仿真分析技术及二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设计原则,以细粉占比和尾气含水率指标的归一值(OD)作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热烟气进口温... 催化剂离心喷雾干燥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工艺参数对催化剂产品品质和工业化生产至关重要。基于CFX流体动力仿真分析技术及二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设计原则,以细粉占比和尾气含水率指标的归一值(OD)作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热烟气进口温度和雾化盘转速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方差分析证明优化模型的有效性,用优化的雾化盘转速,热烟气进口温度及热烟气进气量进行实验,获取了良好的干燥效果。优化结果为确定催化剂离心喷雾干燥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促进催化剂产品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 离心喷雾干燥 多目标优化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ormation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mining during stacking of dry gangue in open-pit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6
15
作者 QIU Xian-yang CHEN Jia-yao +3 位作者 SHI Xiu-zhi ZHANG Shu ZHOU Jian CHEN 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06-417,共12页
Deformation predic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goaf are important to the safe and efficient recovery of residual ore when shifting from open-pit mining to underground mining.To address the comprehensive proble... Deformation predic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goaf are important to the safe and efficient recovery of residual ore when shifting from open-pit mining to underground mining.To address the comprehensive problem of stability in the double mined-out area of the Tong-Lv-Shan(TLS)mine,which employed the dry stacked gangue technology,this paper applies the function fitting theory and a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to screen the sensitive interval of four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FLAC3D.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LS mine consist of the column thickness(d),gob area span(D),boundary pillar thickness(h)and height of tailing gangue(H).The fitting degree between the four factors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gob roof(W)is reasonable becaus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is greater than0.9701.After establishing29groups that satisfy the principles of Box-Behnken design(BBD),the dry gangue tailings process was re-simulated for the selected sensitive interval.Using a combination of an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regression equations and a significance analysis,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show that the significant degree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mined-out area for the factors satisfies the relationship of h>D>d>H.The importance of the four factors cannot be disregarded in a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engineering test stope in the TLS mine.By comparing the data of monitoring points and function prediction,the proposed method has shown promising results,a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RSM model is acceptable.The relative errors of the two test stopes are1.67%and3.85%,respectively,which yield satisfactory reliability and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Box-Behnken design (BBD) numerical simulation boundary pillar deformation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亚硝化模拟体系优选阻断NPYR生成的复合香辛料精油配比
16
作者 陈文静 任小青 +1 位作者 杨华 马俪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2,共7页
为了有效抑制N-亚硝基吡咯烷(N-nitrosopyrrolidine,NPYR)的形成,在体外模拟亚硝化反应体系中,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市售常见的8种超临界萃取香辛料精油(Spices essential oil,SEO),包括花椒精油、八角精油、青花椒精油、丁香精油、迷... 为了有效抑制N-亚硝基吡咯烷(N-nitrosopyrrolidine,NPYR)的形成,在体外模拟亚硝化反应体系中,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市售常见的8种超临界萃取香辛料精油(Spices essential oil,SEO),包括花椒精油、八角精油、青花椒精油、丁香精油、迷迭香精油、黑胡椒精油、当归风味姜油、砂仁精油,对NPYR的抑制作用,再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筛选复合香辛料精油(Compound spices essential oil,CSEO)的最佳配比。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除砂仁精油外,其他7种SEO对NPYR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大小与其添加浓度有一定关系。其中迷迭香精油(15、20.0 mL/L)对NPYR的抑制作用最强(80%以上);其次花椒精油(5.0、10.0 mL/L)、青花椒精油(0.5 mL/L)和丁香精油(15.0 mL/L)对NPYR的抑制率可以达到68%以上;当归风味姜油(10.0 mL/L)和八角精油(15.0 mL/L)的抑制效果略低(50%以上),而黑胡椒精油对NPYR的抑制率则相对较弱(低于50%)。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得到对NPYR抑制效果最优的CSEO配比为:441.0μL/L花椒精油、337.0μL/L八角精油、17.0μL/L青花椒精油、14.0μL/L丁香精油和137.0μL/L迷迭香精油,由模型优选得出对NPYR抑制率的预测值为69.84%,验证试验得出的抑制率为68.40%,CSEO对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的抑制率为6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模拟体系 香辛料精油 N-亚硝基吡咯烷(NPYR) 响应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