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试验设计的风洞天平校准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春风 王瑞庭 +2 位作者 王雪枫 何啸天 张婷婷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8,共8页
风洞天平的校准精度直接决定了风洞试验的气动载荷测量精度,为了提升天平校准的质量和效率,以BCS-100天平校准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现代试验设计方法(modern design of experiments,MDOE)开展了风洞天平校准研究。针对单因子变量法(one f... 风洞天平的校准精度直接决定了风洞试验的气动载荷测量精度,为了提升天平校准的质量和效率,以BCS-100天平校准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现代试验设计方法(modern design of experiments,MDOE)开展了风洞天平校准研究。针对单因子变量法(one factor at a time,OFAT)天平校准中存在系统误差与响应量耦合的问题,采用MDOE的随机、重复和分块策略控制校准的系统误差,并选定响应面理论的中心复合设计方法生成校准矩阵。校准矩阵共计86个样本点,包括64个分级因子点、12个轴向因子点和10个中心因子点,其中所有样本点的加载顺序做随机化处理,并作为一个样本块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加载,中心因子点则用于满足重复原则。最后开展了OFAT和MDOE的对比校准,拟合载荷的残差正态概率分布显示MDOE校准中横侧向分量的样本点独立性更强,样本点残差最高可降低84%;检验载荷显示MDOE和OFAT两种方法中天平所有分量的综合加载重复性持平,MDOE校准中横侧向分量的综合加载误差最高可降低54%。研究表明MDOE能够有效降低校准的系统误差,提升横侧向小量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天平 校准 现代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综合加载重复性 综合加载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最优条件选取时四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瑞梅 王婷 +2 位作者 戴帅 陈益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7-389,394,共4页
目的比较三种传统优化方法和遗传算法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单目标优化时的特点。方法利用提高木聚糖酶产量的结果,分别用直接法、等高线法、最速上升法、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结果,比较后得出结论。结果直接法、最速上升法、等高线法、遗传算... 目的比较三种传统优化方法和遗传算法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单目标优化时的特点。方法利用提高木聚糖酶产量的结果,分别用直接法、等高线法、最速上升法、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结果,比较后得出结论。结果直接法、最速上升法、等高线法、遗传算法寻优的木聚糖酶含量分别为27.77UA/ml、23.93UA/ml、47.07UA/ml、51.04UA/ml。结论直接法可在其设计水平上较快找出结果,但不能保证局部或是全局达最优;在星点设计基础上的单目标寻优时等高线法的结果和遗传算法相当,等高线法可观察到部分因素对响应的影响大小,但存在局部最优和主观性较强的不足;最速上升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忽略其他可能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 传统优化方法 遗传算法 最优试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的固体推进剂摩擦感度理论 被引量:13
3
作者 邵明旺 王建 +2 位作者 乔晓林 李兴刚 赵慧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9-515,I0007,共8页
为了确定固体推进剂生产过程中的各因素对摩擦感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RSM)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相结合,以摆锤角度、滑柱压力、试样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固体推进剂摩擦感度值为响应值设计试验,采用摩擦感度测试仪进行试验,并分析试... 为了确定固体推进剂生产过程中的各因素对摩擦感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RSM)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相结合,以摆锤角度、滑柱压力、试样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固体推进剂摩擦感度值为响应值设计试验,采用摩擦感度测试仪进行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拟合了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在三个响应面评价精度指标中,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14、决定系数R^2为0.9309、校正拟合度Radj^2为0.8686,说明方程拟合精度高且误差小;由模型方差分析得方差比值F为14.96,表明模型对响应面的影响程度较高;概率值p为0.0001,表明模型有0.01%的概率对响应面无影响;响应曲面图表明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模型得到最小摩擦感度值所对应的三因素范围为角度小于45°,压力小于2MPa,温度小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摩擦感度 响应面法(RSM)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模型和灰狼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峰 孙永华 +2 位作者 李国琳 李西兵 连灿鑫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产品的体积收缩率显著减小,由初始的5.837%下降至4.01%,下降了31.3%,证明了结合计算机模拟、更优的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在注塑工艺优化中具有有效性及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筛选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紧固件扭矩系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远东 徐军 +2 位作者 李红伟 张志伟 闫世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紧固件扭矩系数测试条件进行优化,以扭矩系数为响应值,选取对扭矩系数测试过程有显著影响的变量(试验温度、拧紧速率、防滑垫圈摩擦因数)作为考察因素,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中... 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紧固件扭矩系数测试条件进行优化,以扭矩系数为响应值,选取对扭矩系数测试过程有显著影响的变量(试验温度、拧紧速率、防滑垫圈摩擦因数)作为考察因素,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中心设计方案以3因素3水平设计试验,得到最优的扭矩系数测试条件,并获得拟合度高的二阶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扭矩系数的最佳测试条件是试验温度为24℃、拧紧速率为1 r/min、防滑垫圈摩擦因数为0.1;在最佳检测条件下,紧固件扭矩系数的实测值为0.109,紧固件扭矩系数参考值为0.109。使用该模型进行测试条件优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ccd) 响应曲面法 扭矩系数 紧固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升降机滚筒线支架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伍建军 王子宁 +1 位作者 任崇轩 辛曼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3-266,共4页
为了降低重量,减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响应面法对某型具有弯曲导轨的连续式升降机进料滚筒线支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点的采集,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获取样本点的响应值。根据所得数据,构建了... 为了降低重量,减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响应面法对某型具有弯曲导轨的连续式升降机进料滚筒线支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点的采集,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获取样本点的响应值。根据所得数据,构建了支架质量和最大等效应力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并进行了精度检验,验证了所构建响应面模型的精确性。以支架质量为目标,强度为约束,基于所构建的响应面模型,建立了支架轻量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架强度满足要求,质量减少了11.7kg,减重率达42.5%,轻量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轻量化设计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兰兰 施文婷 +4 位作者 陈伟媚 杨赞 黄醒鹏 田清清 张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0,共9页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进液速度和药液相对密度进行考察,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CPPs),再运用中心点复合设计(Center Point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对筛出的CPPs进行优化,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并加以验证。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显示,药液相对密度和进液速度为该研究的关键工艺参数。CCD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模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拟项不显著(P>0.05),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构建的CPPs优化设计空间为药液相对密度1.05-1.08,进液速度30%-40%。结论基于QbD理念建立的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可提高其工艺的稳定性,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板蓝根配方颗粒 喷雾干燥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纤维缓冲包装材料制备条件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琳 刘壮 +4 位作者 安丽娟 常江 林晶 王君 孙智慧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共4页
针对制备玉米秸秆缓冲包装材料的11个工艺参数,以材料的强度为响应目标,采用Plackett-Burman(PB)与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分析表明:纤维粒度、纤维目数与胶粘剂含量为制备工艺的3个关键... 针对制备玉米秸秆缓冲包装材料的11个工艺参数,以材料的强度为响应目标,采用Plackett-Burman(PB)与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分析表明:纤维粒度、纤维目数与胶粘剂含量为制备工艺的3个关键因素。经过CCD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的制备玉米秸秆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最优条件为:纤维粒度224.62目,纤维体积分数22.78%,胶粘剂质量分数35%,材料强度可达1.75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纤维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ccd) 缓冲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电Fenton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洪军 侯保林 +1 位作者 贾胜勇 王德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49,共5页
为得到电Fenton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最优条件参数,采用电Fenton技术深度处理生物稳定的煤化工废水,利用正交试验、响应面法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对影响电Fenton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二次模型,并进行试验结果预测.结果表明... 为得到电Fenton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最优条件参数,采用电Fenton技术深度处理生物稳定的煤化工废水,利用正交试验、响应面法和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对影响电Fenton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二次模型,并进行试验结果预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处理效果影响程度的顺序为p H>电流密度>Fe2+浓度.根据方差分析,二次模型具有很高的显著性,能够很好地预测试验结果.影响处理效果的3个主要因素的最优值分别为p H 4.13、Fe2+浓度1.56 mmol/L、电流密度14.74 m A/cm2,此时TOC去除率达61.58%.电Fenton可以作为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一种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FENTON 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 中心复合设计 煤化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方法圆柱形喷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坤 艾志久 喻久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喷嘴是高压水射流的核心工作部件,其几何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射流质量及工作效率。利用CFD方法对当前广泛应用的圆柱形喷嘴内流场进行研究,以最大出口速度作为目标变量,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喷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形喷嘴轴心速度与压... 喷嘴是高压水射流的核心工作部件,其几何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射流质量及工作效率。利用CFD方法对当前广泛应用的圆柱形喷嘴内流场进行研究,以最大出口速度作为目标变量,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喷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形喷嘴轴心速度与压力呈现近似对偶特性。喷嘴出口直径、喷嘴出口圆柱段长度及喷嘴收缩角对喷嘴出口速度有显著影响,喷嘴入口圆柱段长度及入口直径对出口速度影响较小。其中,喷嘴出口圆柱段长度与出口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而出口直径及喷嘴收缩角与出口速度呈抛物线关系。影响喷嘴压降的因素为喷嘴入口及出口直径,而其他因素如喷嘴出口圆柱段长度、入口圆柱段长度及收缩角对压降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优化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圆柱形喷嘴 流场仿真 计算流体动力学 高压水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与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19
11
作者 冯丽丽 胡晓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4-1300,共7页
采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顶空固相微萃取的主要影响参数,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对主要影响参数的取值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 采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顶空固相微萃取的主要影响参数,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对主要影响参数的取值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取5.0 mL样品于顶空瓶中,加入0.75g NaCl,使用CAR/PDMS 75μm纤维头,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40 min,解析温度300℃,在G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5种VOCs在0.04~0.40、0.4~4.0、4.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80 ng/L,定量下限为0.1~300 ng/L。55种VOCs在0.2、2.0、40μ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7.3%~12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3%~17%。对3种地表水和3种饮用水进行测定,地表水中有37种VOCs被检出,饮用水中有25种VOCs被检出。实验证明,建立的HS-SPME和GC-MS/MS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地表水和饮用水中VOCs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地表水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侧门外板成形的工艺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军辉 王晖 陈剑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1,共6页
针对汽车侧门外板在拉延生产中出现的厚度减薄过大、切边后回弹较大的缺陷,采取统计学及试验设计相关理论,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以产品最大变薄率和回弹量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试验及其极差法筛选出重要的影响参数:对压边力和拉深筋高度... 针对汽车侧门外板在拉延生产中出现的厚度减薄过大、切边后回弹较大的缺陷,采取统计学及试验设计相关理论,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以产品最大变薄率和回弹量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试验及其极差法筛选出重要的影响参数:对压边力和拉深筋高度,以中心复合设计法(CCD)建立优化目标和关键参数的二次回归模型;以线性加权和法构建双目标的综合评价响应曲面函数,得到了压边力和拉深筋高度的最优解。经数值模拟及生产实践验证,产品区域最大变薄率减小了13.61%,回弹量减少了1.83°,产品的强度和精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正交试验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曲面法 汽车侧门外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注塑件精密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傅建钢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为了提高注塑件品质,对注塑件进行了成型工艺优化。结合中心复合试验设计,采用Moldflow软件和响应面模型方法,拟合得到注塑件二阶响应面模型,由响应面模型获得成型最佳产品品质的工艺参数组合。采用Moldflow软件对该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了... 为了提高注塑件品质,对注塑件进行了成型工艺优化。结合中心复合试验设计,采用Moldflow软件和响应面模型方法,拟合得到注塑件二阶响应面模型,由响应面模型获得成型最佳产品品质的工艺参数组合。采用Moldflow软件对该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模型预测与Moldflow软件分析得到的体积收缩率相差约0.185%,该二阶响应面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使用该方法极大地缩短了分析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件 响应面模型 工艺优化 模流分析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响应曲面方法优化实验教学测量系统的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0,共6页
为了持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优化测量系统的性能,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把实验设备纳入测量系统的范畴,探索最优工作点的方法。根据响应曲面方法的原理,分析实验教学测量系统的影响因素,建立测量模型,搜集样本和采集测量数据,分... 为了持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优化测量系统的性能,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把实验设备纳入测量系统的范畴,探索最优工作点的方法。根据响应曲面方法的原理,分析实验教学测量系统的影响因素,建立测量模型,搜集样本和采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从曲面空间中寻找最优工作点,在实际测量中检验最优工作参数,从而获得优化测量系统性能的方案;在模拟信号系统的噪声实验教学测量系统性能的优化中,应用响应曲面法使实验室测量的通过率提高10%。这表明,响应曲面方法在高校实验教学设备的性能优化中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方法 最陡爬坡路径 等高线图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假设检验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农用菌肥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分分 徐哲 +5 位作者 刘浩 周思宁 张旭坡 王晓辉 白志辉 徐圣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该研究使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木薯酒精废水进行发酵制备农用菌肥并施用于植物生长,以解决木薯酒精废水处理达标困难的问题,同时实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资源化有效利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中心复合设计实验得到如下... 该研究使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木薯酒精废水进行发酵制备农用菌肥并施用于植物生长,以解决木薯酒精废水处理达标困难的问题,同时实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资源化有效利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中心复合设计实验得到如下结论:最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废水含量61%(COD 16.2 g/L)、初始p H 7.67、培养温度38.7℃。在该条件下,培养21 h,微生物活菌数可达1.34×10^(9)cfu/m L,满足《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要求。使用最适宜的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进行盆栽实验,得到如下结论:与对照相比,多粘类芽孢杆菌菌肥使蔬菜的鲜重、干重、株高以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69.7%、19.1%、8.9%、29.2%。多粘类芽孢杆菌菌肥可以起到替代尿素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施加尿素引起的蔬菜硝酸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微生物菌肥 高浓度有机废水 中心复合设计(ccd) 盆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新型重金属絮凝剂MAAPAM 被引量:10
16
作者 管映兵 王刚 +1 位作者 徐敏 常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9,共7页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二甲胺为原料制备出中间产物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APAM),然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巯基乙酸(TGA)中的巯基接枝到APAM上,制得新型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MAAPAM)。以含Cu(Ⅱ)水样为处理对象,首先采用P...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二甲胺为原料制备出中间产物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APAM),然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巯基乙酸(TGA)中的巯基接枝到APAM上,制得新型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MAAPAM)。以含Cu(Ⅱ)水样为处理对象,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出MAAPAM制备条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找出各因素最优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法对MAAPAM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响应面法建立的二阶回归模型显著而失拟项不显著,复相关系数R^2为0.901 0,模型拟合性较好。MAAPAM最佳制备条件为:APAM浓度1.0%、APAM与TGA物质的量比例1∶4、反应介质pH值4.9、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0 h。经验证,该条件下制备的MAAPAM对水样中Cu(Ⅱ)的实际去除率为99.61%,与模型理论预测值(99.08%)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MAAPAM的制备条件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Plackett-Burman试验 最陡爬坡试验 中心复合设计 重金属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1Cr18Ni9Ti不锈钢车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捷夫 孔繁霁 +1 位作者 杨巍 单英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5-69,共5页
以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车削参数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心复合法建立车削试验矩阵,利用极值法分析各车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使表面粗糙度最小的最优车削参数组合。利用响应面法建立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基于显著性分析调整模... 以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车削参数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心复合法建立车削试验矩阵,利用极值法分析各车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使表面粗糙度最小的最优车削参数组合。利用响应面法建立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基于显著性分析调整模型中变量成分提高模型的准确性。采用JMP软件对工程中常用的表面粗糙度目标进行加工参数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法建立的粗糙度预测模型可精确预测设定目标的最优车削参数,相比极值法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车削参数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的机床立柱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雷 王明 邢屹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3-458,共6页
针对机床立柱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立方试验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中抽取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立柱最大变形、一阶固有频率及质量的响应面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 针对机床立柱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立方试验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中抽取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立柱最大变形、一阶固有频率及质量的响应面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先的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的立柱质量减轻了7.2%,最大变形量和前六阶固有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该文所提出的方法较适用于机床及类似复杂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立柱 响应面模型 遗传算法 PARETO最优解 参数优化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灵敏度分析 设计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