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的固体推进剂摩擦感度理论 被引量:13
1
作者 邵明旺 王建 +2 位作者 乔晓林 李兴刚 赵慧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9-515,I0007,共8页
为了确定固体推进剂生产过程中的各因素对摩擦感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RSM)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相结合,以摆锤角度、滑柱压力、试样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固体推进剂摩擦感度值为响应值设计试验,采用摩擦感度测试仪进行试验,并分析试... 为了确定固体推进剂生产过程中的各因素对摩擦感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RSM)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相结合,以摆锤角度、滑柱压力、试样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固体推进剂摩擦感度值为响应值设计试验,采用摩擦感度测试仪进行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拟合了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在三个响应面评价精度指标中,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14、决定系数R^2为0.9309、校正拟合度Radj^2为0.8686,说明方程拟合精度高且误差小;由模型方差分析得方差比值F为14.96,表明模型对响应面的影响程度较高;概率值p为0.0001,表明模型有0.01%的概率对响应面无影响;响应曲面图表明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模型得到最小摩擦感度值所对应的三因素范围为角度小于45°,压力小于2MPa,温度小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摩擦感度 响应面法(RSM)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模型和灰狼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峰 孙永华 +2 位作者 李国琳 李西兵 连灿鑫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产品的体积收缩率显著减小,由初始的5.837%下降至4.01%,下降了31.3%,证明了结合计算机模拟、更优的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在注塑工艺优化中具有有效性及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筛选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的扇形喷嘴结构优化对射流打击力影响
3
作者 刘文广 周新健 +2 位作者 李启才 高伟 阳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7-1474,共8页
扇形喷嘴是高压水除鳞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内部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射流性能。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喷嘴流场进行分析,选取喷嘴出口段直径,锥形段收缩角,出口收缩角为参考因素,以射流打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喷嘴结构参数。... 扇形喷嘴是高压水除鳞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内部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射流性能。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喷嘴流场进行分析,选取喷嘴出口段直径,锥形段收缩角,出口收缩角为参考因素,以射流打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喷嘴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单因素出口段直径与锥形收缩角的改变会影响内流场速度分布,对喷嘴流量影响较小;出口段直径与喷嘴出口收缩角的变化影响着喷嘴静压降,喷嘴锥形段收缩角对压降的影响可以忽略。当出口段直径为3.15 mm、锥形收缩角为26.17°、出口收缩角为40.93°时,通过建立外流场,运用气液两相流模型仿真计算,发现喷嘴打击力由原始的94.91 N提升至143 N。研究成果为优化喷嘴结构以提升射流打击力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扇形喷嘴 高压水除鳞 中心复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车削温度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建波 胡亚辉 何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1,75,共5页
基于ABAQUS建立了YG8硬质合金刀具车削TC4钛合金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测得的切削温度对仿真模型得到的切削温度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该模型刀具前刀面切削温度与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前角及刀具后角的关系,通过中心复... 基于ABAQUS建立了YG8硬质合金刀具车削TC4钛合金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测得的切削温度对仿真模型得到的切削温度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该模型刀具前刀面切削温度与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前角及刀具后角的关系,通过中心复合试验得到了切削温度关于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刀具前角的预报模型。研究表明:仿真得到的切削温度与试验得到的切削温度相差小于10%;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增加,切削温度均增加;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加,切削温度减小;随着刀具后角的增加,切削温度变化幅度不大;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TC4钛合金 切削温度 中心复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OA-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优化
5
作者 梁强 徐彬源 +2 位作者 徐永航 杜彦斌 李永亮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32,275,共17页
目的为提高激光作用于H13钢表面的硬化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鱼鹰优化算法(OOA)、优化随机森林算法(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预测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模型粗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等工艺参数的范围,然后在该工艺参数范... 目的为提高激光作用于H13钢表面的硬化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鱼鹰优化算法(OOA)、优化随机森林算法(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预测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模型粗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等工艺参数的范围,然后在该工艺参数范围下设计三因素五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CCD),通过有限元模型得到硬化层参数。然后,分别构建响应面(RSM)、RF和基于OOA-RF的平均淬透深度、峰谷差值、峰值温度的预测模型,并对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工艺参数寻优,并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和熵权法(EWM)对寻优解集重新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在最优工艺参数功率为517W、扫描速度为5mm/s、搭接率为48%下进行试验,得到平均淬透深度为723.3μm,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15%,峰谷差值为58.75μm,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77%,硬化表面平整,无明显凹陷现象,激光表面硬化前的硬度为(165.2±9.2)HV0.5,经表面硬化后提升至(381.4±86.2)HV0.5,平均硬度提高了约1.3倍。结论可为合金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的寻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硬化 随机森林算法 有限元模型 平均淬透深度 中心复合试验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加工切削力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雷 郑清春 +1 位作者 胡亚辉 杨翠蕾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9期280-284,共5页
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车削钛合金Ti6Al4V的切削仿真模型。通过将Kistler9257B三向车削测力仪测得的主切削力与通过仿真模型获得的主切削力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设计中心复合试验,建立主切削力的数学模型。分析表明:通过试... 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车削钛合金Ti6Al4V的切削仿真模型。通过将Kistler9257B三向车削测力仪测得的主切削力与通过仿真模型获得的主切削力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设计中心复合试验,建立主切削力的数学模型。分析表明:通过试验得到的主切削力与仿真模型获得的主切削力相差小于10%;在所选试验参数范围内,随着背吃刀量增加,主切削力增大;随着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增大,主切削力减小;背吃刀量对主切削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主切削力 中心复合试验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盐超声复合的除漆技术研究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保财 孙一航 +5 位作者 贾秀杰 李方义 杨明斌 辛本礼 王兴 王光存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0-287,共8页
目的针对再制造端盖表面厚重油漆的去除难题,研究基于熔盐超声复合清洗的除漆技术。方法采用SEM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仪观察分析油漆的微观形貌和组成成分,结合熔盐、超声去除规律,揭示复合清洗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复合清洗试验。通过... 目的针对再制造端盖表面厚重油漆的去除难题,研究基于熔盐超声复合清洗的除漆技术。方法采用SEM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仪观察分析油漆的微观形貌和组成成分,结合熔盐、超声去除规律,揭示复合清洗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复合清洗试验。通过中心复合试验法,以复合清洗周期作为评判指标,拟合试验数据构建清洗周期的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模型,利用Minitab对清洗温度和超声功率两工艺参数进行最优化分析,并设置实验验证。结果油漆内部呈明显的分层结构,其主要成分为含酯基、环氧基和芳香类化合物的有机物,复合清洗机理为热膨胀、化学、表面张力和超声空化效应的作用。基于上述结果进行的试验表明,随清洗温度和超声功率的提高,清洗场内化学反应速率提高,超声空化效果显著,复合清洗能力增强,复合清洗周期最短为4.5 min。最优清洗参数为:温度335℃,超声功率1440 W。利用最优参数清洗后,表面污染物残余量为0.2 mg,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变化率分别为0.83%和1.68%,符合再制造标准。结论熔盐超声复合清洗处理通过选取合适的工艺参数,可有效去除污染物,清洗效果以及机械性能符合再制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复合清洗机理 熔盐超声复合清洗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双层滚筒式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纪要 张文毅 +2 位作者 刘宏俊 顾义兵 范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8,共7页
为降低播种动力消耗,提高播种质量,适应杂交水稻精量育秧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一种气吸双层滚筒式排种器。阐述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及参数设计,通过对排种过程的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播种质量与滚筒转速以及吸孔负压的关系... 为降低播种动力消耗,提高播种质量,适应杂交水稻精量育秧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一种气吸双层滚筒式排种器。阐述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及参数设计,通过对排种过程的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播种质量与滚筒转速以及吸孔负压的关系。选取合格率和重播率为试验指标,振动频率、滚筒转速以及滚筒负压参数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为51.8 Hz、滚筒转速为8 r/min及滚筒负压参数3.4 kW时,平均合格率为93.21%,平均重播率为3.97%,该排种器能够满足播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吸双层滚筒 育秧播种 排种器 中心复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双层滚筒式育秧播种流水线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纪要 胡双燕 +1 位作者 严伟 张文毅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2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降低播种动力消耗,提高播种质量,适应杂交水稻精量育秧播种农艺要求,优化改进气吸双层滚筒式育秧播种流水线,设计一种气吸双层滚筒式排种器。阐述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及参数设计,通过对排种过程的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 为降低播种动力消耗,提高播种质量,适应杂交水稻精量育秧播种农艺要求,优化改进气吸双层滚筒式育秧播种流水线,设计一种气吸双层滚筒式排种器。阐述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及参数设计,通过对排种过程的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播种质量与排种器转速以及吸孔负压的关系。选取合格率和重播率为试验指标,振动频率、排种器转速以及吸孔负压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为51.8 Hz、排种器转速为8 r/min及吸孔负压为3.4 kPa时,平均合格率为93.21%,平均重播率为3.97%,该排种器能够满足播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吸双层滚筒 育秧播种 排种器 中心复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收获机平台的覆秸式油菜联合播种机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康艳 廖庆喜 +3 位作者 林建新 韩静轩 万星宇 张青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5,共11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水稻收获后留茬高、传统旋耕装置秸秆还田能力不足导致油菜成苗率不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联合收获机平台的覆秸式油菜联合播种机。为提高机具通过性,结合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原理,根据运动学分析对悬挂...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水稻收获后留茬高、传统旋耕装置秸秆还田能力不足导致油菜成苗率不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联合收获机平台的覆秸式油菜联合播种机。为提高机具通过性,结合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原理,根据运动学分析对悬挂装置结构进行改进,增大后悬挂装置离地间隙;为实现秸秆覆盖还田,基于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结构特点增设秸秆粉碎侧抛装置,对秸秆粉碎和抛送过程开展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确定了秸秆粉碎和铺放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机具前进速度、发动机动力输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碎土率、厢面平整度、秸秆粉碎合格率和秸秆铺放均匀性为试验指标,开展单因素试验与二因素三水平中心复合试验,得到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及响应面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前进速度和发动机动力输出转速对种床质量及秸秆粉碎铺放效果均影响显著(P<0.05),在前进速度2.89 km/h、发动机动力输出转速2210 r/min时碎土率为85.65%,厢面平整度为20.06 mm,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0.31%,秸秆铺放均匀性为89.33%,机具作业效果较优。对优化后的作业参数进行圆整并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前进速度3 km/h、发动机动力输出转速2200 r/min时,碎土率为85.69%,厢面平整度为21.32 mm,秸秆粉碎合格率为89.35%,秸秆铺放均匀性为88.07%,与理论值的偏差分别为0.04个百分点、1.26 mm、0.96和1.26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油菜机械化播种和一机多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播种机 油菜 覆秸 中心复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蛇形流场的PEMFC双极板流道尺寸优化
11
作者 冯一帆 李洋 +3 位作者 韦彦强 赵嘉平 储俊 谈金祝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5-1033,共9页
基于对称蛇形流场双极板,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以双极板流道结构参数为优化变量,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最大功率密度和双极板流道进出口压差为目标,通过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基于最优对称蛇形流场尺寸的PEMFC的内... 基于对称蛇形流场双极板,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以双极板流道结构参数为优化变量,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最大功率密度和双极板流道进出口压差为目标,通过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基于最优对称蛇形流场尺寸的PEMFC的内部流动特性和电化学性能,并与优化前比较。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对最大功率密度和压差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双极板流场直线型流道宽度和流道深度;当辅助流道宽度为1 mm,脊宽为1.4 mm时,直线型流道宽度的最佳取值范围为1.14~1.68 mm,流道深度的最佳取值范围为0.9~1.51 mm。在相同条件下,双极板流道优化后对称蛇形流场PEMFC最大功率密度为0.662 W/cm^(2),相比于优化前的最大功率密度(0.601 W/cm^(2))提高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对称蛇形流场 双极板 中心复合试验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胶结充填体强度回归及料浆寻优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尹升华 郝硕 +3 位作者 邹龙 寇永渊 李希雯 ARMELLE Belibi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95-1605,共11页
为了提升充填料浆性价比,针对多种骨料混合充填类矿山开展料浆优化配比研究。首先,根据骨料物化性质,采用Talbol理论分析碎石-棒磨砂的最大堆积密实度并确定碎石与棒磨砂这2种材料的最优配比范围;然后,根据响应面法(RSM)提供的中心复合... 为了提升充填料浆性价比,针对多种骨料混合充填类矿山开展料浆优化配比研究。首先,根据骨料物化性质,采用Talbol理论分析碎石-棒磨砂的最大堆积密实度并确定碎石与棒磨砂这2种材料的最优配比范围;然后,根据响应面法(RSM)提供的中心复合试验方案进行17组配比试验,构建强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模型,揭示料浆质量分数、碎棒比(碎石与棒磨砂的质量比)和胶砂比(水泥和骨料的质量比)单一或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机制。最后,采用目标规划法对充填料浆配合比寻优。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对单一因素的响应极敏感,对因素交互的响应具有显著性;在因素交互下,早期强度对料浆质量分数和胶砂比交互作用敏感,中期强度受碎棒比和胶砂比的交互作用影响大,料浆质量分数和碎棒比的交互作用对后期强度影响显著;考虑性价比的料浆最优配合比是料浆质量分数为77%,碎棒比为2.33,胶砂比为1:5,该配合比满足金川二矿区输送与充填强度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堆积密实度 抗压强度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试验 配比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皮质骨钻削力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玲 胡亚辉 +1 位作者 孙建波 杨翠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8,共4页
基于ABAQUS,通过选择合理的切屑分离准则、网格划分技术和网格划分算法,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和单元类型等,建立了普通麻花钻钻削皮质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中心复合试验,研究了钻削力与钻头直径、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ABAQUS,通过选择合理的切屑分离准则、网格划分技术和网格划分算法,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和单元类型等,建立了普通麻花钻钻削皮质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中心复合试验,研究了钻削力与钻头直径、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钻头直径和进给速度的增大,钻削力增大;随着转速的增加,钻削力减小。本研究为临床骨钻削手术提供理论指导,并且对优化刀具结构、确定合理的切削用量、降低加工成本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皮质骨 钻削力 中心复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的顺序注塑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江梅 张黎 文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常规注塑工艺参数与时序阀浇口参数,并集成响应面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的优化策略,对顺序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该策略以改善SIM制品综合品质为目标,基于中心复合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利用响应面代理模型构建... 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常规注塑工艺参数与时序阀浇口参数,并集成响应面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的优化策略,对顺序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该策略以改善SIM制品综合品质为目标,基于中心复合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利用响应面代理模型构建SIM制品综合品质指标与工艺变量间的关系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以获取最优解。结果表明:基于时序阀控制的顺序注塑成型技术能有效地消除成形零件的熔接痕缺陷,构建的响应面代理模型能有效地描述SIM工艺变量对品质的影响关系。最后,对遗传算法得出的最优解进行模模拟分析验证,验证所提出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注塑成型 代理模型 遗传算法 中心复合试验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方法圆柱形喷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坤 艾志久 喻久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喷嘴是高压水射流的核心工作部件,其几何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射流质量及工作效率。利用CFD方法对当前广泛应用的圆柱形喷嘴内流场进行研究,以最大出口速度作为目标变量,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喷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形喷嘴轴心速度与压... 喷嘴是高压水射流的核心工作部件,其几何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射流质量及工作效率。利用CFD方法对当前广泛应用的圆柱形喷嘴内流场进行研究,以最大出口速度作为目标变量,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喷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形喷嘴轴心速度与压力呈现近似对偶特性。喷嘴出口直径、喷嘴出口圆柱段长度及喷嘴收缩角对喷嘴出口速度有显著影响,喷嘴入口圆柱段长度及入口直径对出口速度影响较小。其中,喷嘴出口圆柱段长度与出口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而出口直径及喷嘴收缩角与出口速度呈抛物线关系。影响喷嘴压降的因素为喷嘴入口及出口直径,而其他因素如喷嘴出口圆柱段长度、入口圆柱段长度及收缩角对压降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优化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圆柱形喷嘴 流场仿真 计算流体动力学 高压水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注塑件精密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傅建钢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为了提高注塑件品质,对注塑件进行了成型工艺优化。结合中心复合试验设计,采用Moldflow软件和响应面模型方法,拟合得到注塑件二阶响应面模型,由响应面模型获得成型最佳产品品质的工艺参数组合。采用Moldflow软件对该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了... 为了提高注塑件品质,对注塑件进行了成型工艺优化。结合中心复合试验设计,采用Moldflow软件和响应面模型方法,拟合得到注塑件二阶响应面模型,由响应面模型获得成型最佳产品品质的工艺参数组合。采用Moldflow软件对该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模型预测与Moldflow软件分析得到的体积收缩率相差约0.185%,该二阶响应面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使用该方法极大地缩短了分析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件 响应面模型 工艺优化 模流分析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升降机滚筒线支架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伍建军 王子宁 +1 位作者 任崇轩 辛曼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3-266,共4页
为了降低重量,减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响应面法对某型具有弯曲导轨的连续式升降机进料滚筒线支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点的采集,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获取样本点的响应值。根据所得数据,构建了... 为了降低重量,减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响应面法对某型具有弯曲导轨的连续式升降机进料滚筒线支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点的采集,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获取样本点的响应值。根据所得数据,构建了支架质量和最大等效应力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并进行了精度检验,验证了所构建响应面模型的精确性。以支架质量为目标,强度为约束,基于所构建的响应面模型,建立了支架轻量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架强度满足要求,质量减少了11.7kg,减重率达42.5%,轻量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轻量化设计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响应曲面方法优化实验教学测量系统的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0,共6页
为了持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优化测量系统的性能,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把实验设备纳入测量系统的范畴,探索最优工作点的方法。根据响应曲面方法的原理,分析实验教学测量系统的影响因素,建立测量模型,搜集样本和采集测量数据,分... 为了持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优化测量系统的性能,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把实验设备纳入测量系统的范畴,探索最优工作点的方法。根据响应曲面方法的原理,分析实验教学测量系统的影响因素,建立测量模型,搜集样本和采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从曲面空间中寻找最优工作点,在实际测量中检验最优工作参数,从而获得优化测量系统性能的方案;在模拟信号系统的噪声实验教学测量系统性能的优化中,应用响应曲面法使实验室测量的通过率提高10%。这表明,响应曲面方法在高校实验教学设备的性能优化中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方法 最陡爬坡路径 等高线图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假设检验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响应面法和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单梁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雅勋 柴文浩 +1 位作者 杨福利 于海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3-829,共7页
为获得与实际结构受力性能吻合的有限元模型,以耿峪河大桥单梁荷载试验为工程背景,建立单梁有限元模型.提出以加权响应面法对单梁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法和方差分析筛选出显著性高的参数,建立加权响应面模型代替单... 为获得与实际结构受力性能吻合的有限元模型,以耿峪河大桥单梁荷载试验为工程背景,建立单梁有限元模型.提出以加权响应面法对单梁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法和方差分析筛选出显著性高的参数,建立加权响应面模型代替单梁有限元模型计算响应值,以测试数据构造目标函数结合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采用加权响应面法的响应面拟合精度较高,修正后模型的计算值相对荷载试验的偏差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 加权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试验 显著性分析 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的机床立柱优化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雷 王明 邢屹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3-458,共6页
针对机床立柱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立方试验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中抽取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立柱最大变形、一阶固有频率及质量的响应面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 针对机床立柱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立方试验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中抽取样本点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立柱最大变形、一阶固有频率及质量的响应面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先的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的立柱质量减轻了7.2%,最大变形量和前六阶固有频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该文所提出的方法较适用于机床及类似复杂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立柱 响应面模型 遗传算法 PARETO最优解 参数优化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灵敏度分析 设计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