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协同治理创新之行政生态观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华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7Z期17-19,共3页
社会协同的理论聚焦与实务演练既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化路径,又为政府负责提供价值性目标。在社会协同实践过程中,行政权力的工具性、渗透性与协商性决定着权力的"中心—边缘"结构。在此结构基础上,官僚制组织的集约化行为一... 社会协同的理论聚焦与实务演练既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化路径,又为政府负责提供价值性目标。在社会协同实践过程中,行政权力的工具性、渗透性与协商性决定着权力的"中心—边缘"结构。在此结构基础上,官僚制组织的集约化行为一方面巩固与强化着"中心—边缘"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官僚主义的弊病。在文化流向层面,极端现代主义统合下的技术理性崇拜与工具主义信仰,造成社会管理系统简单化的思维与确定性的追求,继而削弱了多元化的政治认同与社会价值目标,致使社会协同的实践成为幻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协同 行政权力 协商性“ 中心—边缘”结构 官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参与治理:悖论及走向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柯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7,共6页
20世纪后期,随着西方国家行政改革与环境正义运动的持续展开,形成了"环境参与治理"的路径。在某种意义上,它被视为一条能够有效化解环境灾难的民主实践路径。然而,参与治理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活期望,... 20世纪后期,随着西方国家行政改革与环境正义运动的持续展开,形成了"环境参与治理"的路径。在某种意义上,它被视为一条能够有效化解环境灾难的民主实践路径。然而,参与治理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活期望,原因在于以官僚制为基础的显现为"中心—边缘"结构的线性环境治理与精英垄断环境治理话语权的局面并未发生改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建构起政府、企业、环保NGO、媒体、社区以及公众等多元行动者共同承担环境治理历史使命的合作治理模式。环境合作治理将打破"中心—边缘"线性治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参与治理的扬弃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参与治理 环境合作治理 中心—边缘”结构 合作制组织 实质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