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与线性思维的关系 |
张康之
张桐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2
|
“中心—边缘”结构及其消解:理解人类思维的新视角 |
张桐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3
|
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 |
王列辉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4
|
中心—边缘结构:对工业社会之社会交往的再解读 |
张桐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共同体的建构与影响(1918—1937)——以北上广三地报刊为中心 |
黄永林
任正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中心-边缘理论视域下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研究——以仪陇县“景区带村”模式为例 |
岳奎
何纯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7
|
论全球化运动中的“去中心化” |
张康之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8
|
论风险社会中的“去中心化” |
张康之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9
|
走出“边缘化”悖论:乡村振兴的治理理念探索 |
张书琬
罗婧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0
|
评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论” |
张康之
张桐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1
|
网络舆论触发政策议程机制探讨——在对三起网络公共事件的比较中质疑多源流模型 |
刘然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2
|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边疆形态的重塑 |
朱金春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12
|
|
13
|
另一种“观看之道”:《身着狮皮》对立体主义绘画艺术空间观的借用 |
刘丹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4
|
社会协同治理创新之行政生态观 |
杨华锋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5
|
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与空间分布——对江苏省13地市的实证分析 |
孙颖
|
《西部论坛》
|
2012 |
4
|
|
16
|
解决女性问题需重建社会结构 |
张康之
|
《学术前沿》
|
2012 |
1
|
|
17
|
环境参与治理:悖论及走向 |
刘柯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8
|
开放性视野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现实挑战和理论反思 |
韩巍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9
|
数据治理的变革:来自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与想象 |
张桐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9
|
|
20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
李丽丽
余祥臻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