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德铁路桥梁设计标准的几点不同
1
作者 杜宝军 苏伟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2期42-45,共4页
鉴于当前客运专线建设的桥梁设计情况,对中德铁路桥梁设计标准的几点不同,做了对比分析。其中主要是关于列车竖向活载图式、列车制动力和牵引力、桥墩的纵向刚度限值、中德标准计算理论的对比分析,结合以上各项对比分析对标准的制定方... 鉴于当前客运专线建设的桥梁设计情况,对中德铁路桥梁设计标准的几点不同,做了对比分析。其中主要是关于列车竖向活载图式、列车制动力和牵引力、桥墩的纵向刚度限值、中德标准计算理论的对比分析,结合以上各项对比分析对标准的制定方面提出了一点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铁路 设计标准 荷载图式 设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两国高速铁路桥涵设计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庭正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5,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铁路中德联合咨询工作经验的阐述,对两国铁路桥涵设计中存在的重大技术分歧及差异进行论述与分析,期望引发铁路工作者的创新思路和对先进技术的深入探讨,促进我国高速铁路桥涵设计技术的进步。研究结论:中... 研究目的: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铁路中德联合咨询工作经验的阐述,对两国铁路桥涵设计中存在的重大技术分歧及差异进行论述与分析,期望引发铁路工作者的创新思路和对先进技术的深入探讨,促进我国高速铁路桥涵设计技术的进步。研究结论:中德两国在高速铁路涵洞设计、桥面布置、列车制动力、牵引力计算、连续梁桥墩制动力、牵引力分配、梁部徐变变形限值、桩基础计算方法及承台配筋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交流与探讨,了解掌握了这些差异的来源,并结合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对德方咨询意见提出了合理的取舍,可为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桥涵建设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铁路 桥涵设计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俞添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26,共3页
中德高铁车站到发线有效长计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计算站台长度,站台长度等于列车全长加上停车余量。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为有效长的计算内容不一样,国铁高速车站有效长包含ATP需要防护距离及过走距离,而德铁高速车站... 中德高铁车站到发线有效长计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计算站台长度,站台长度等于列车全长加上停车余量。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为有效长的计算内容不一样,国铁高速车站有效长包含ATP需要防护距离及过走距离,而德铁高速车站有效长不包含ATP需要防护距离及过走距离,这是因为双方的设计理念不同,国铁标准设计的车站行车能力大得多。由于国铁高速规范和列车系统对安全防护距离的不一致,建议专项研究过走距离的取值问题,统一设计标准。本文对中德铁路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技术细节对比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展示我国高铁发展的最新成果,完善高铁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加快实施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并在利比亚高速铁路和沿海铁路两个项目中得到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高速铁路 车站到发线 有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