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微子质量和中微子振荡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景棠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6-224,共9页
本文介绍中微子质量测量的历史和现状。介绍太阳中微子丢失实验的结果和大气 μ中微子丢失实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存在中微子振荡 ,即中微子具有质量。它是超出标准模型的信号。本文还介绍了 2 1世纪初研究中微子振荡的若干重要实验 ,... 本文介绍中微子质量测量的历史和现状。介绍太阳中微子丢失实验的结果和大气 μ中微子丢失实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存在中微子振荡 ,即中微子具有质量。它是超出标准模型的信号。本文还介绍了 2 1世纪初研究中微子振荡的若干重要实验 ,例如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以及建造 μ子贮存环来产生高能电子中微子束进行中微子振荡的实验以及测量中微子振荡时的CP破坏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丢失 中微子振荡 标准模型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微子振荡与太阳中微子问题
2
作者 叶子飘 胡宝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8,共6页
认为太阳中微子问题主要是标准太阳模型没有考虑 7Be( 3He,p) 9B核反应道的竞争 ,并且在计算 7Be中微子和 pep中微子时 ,并没有考虑到太阳电子温度与离子温度的差异 .如果考虑了这种差异 ,则太阳中微子问题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
关键词 太阳问题 中微子振荡 太阳电温度 温度 太阳模型 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微子振荡中的几何相位和CP违反
3
作者 江春宇 曾高荣 +1 位作者 黄永畅 王资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6-372,共7页
该文首先探讨了模型化的中微子在物质中振荡和混合的分析解,然后让中微子的CP违反相位旋转360°获得中微子振荡和混合的几何相位,发现几何相位随能量的振动具有非对称性几何结构.几何相位是描述中微子传播过程中内禀属性,故这种非... 该文首先探讨了模型化的中微子在物质中振荡和混合的分析解,然后让中微子的CP违反相位旋转360°获得中微子振荡和混合的几何相位,发现几何相位随能量的振动具有非对称性几何结构.几何相位是描述中微子传播过程中内禀属性,故这种非对称结构起源于中微子振荡和混合的CP违反现象.因此,几何相位为中微子传播过程中的CP违反现象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振荡 几何相位 几何结构 CP违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大亚湾实验室新中微子振荡建造刻度系统(续)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我国大亚湾核实验室就是在寻找第三种振荡。参与这项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中微子团队以刘江来和李高嵩、顾文强两位博士研究生组成。他们参加了实验安装、调试、取数和物理分析各阶段工作(图7),为取得这一世界性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中微子振荡 实验室 大亚湾 系统 刻度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研究生 物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
5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1-441,共1页
2012年3月8日,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关键词 中微子振荡 实验发现 大亚湾 实验 计划项目 国际合作 振荡几率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大亚湾实验室新中微子振荡建造刻度系统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I0023-I0024,共2页
今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图1),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图2)。该发现被认为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一项新的认识,对中微... 今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图1),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图2)。该发现被认为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一项新的认识,对中微子物理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将有助于破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振荡 大亚湾 实验室 高能物理研究所 系统 刻度 实验 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微子混合、振荡参数计算及物理机制分析
7
作者 焦善庆 刘红 +1 位作者 龚自正 王蜀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5-98,共4页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认定中微子静质量mv=0,超神冈实验指出mv≠0,据此用第一代中微子的质,mvτ.进而求出中微子混合的重要参数:(即"反常质量"),导出二、三两代中微子的"反常质量"mvμ量mve-m2vj达量级之大(i≠j),卡...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认定中微子静质量mv=0,超神冈实验指出mv≠0,据此用第一代中微子的质,mvτ.进而求出中微子混合的重要参数:(即"反常质量"),导出二、三两代中微子的"反常质量"mvμ量mve-m2vj达量级之大(i≠j),卡比玻角θc亦与夸克混合角相近,认为中微子应存代际中微子质量平方差(m2vi在混合和振荡.并对混合和振荡的物理机制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中微子振荡 物理机制 物理 味变性流 等体积表面形变 质量平方差 卡比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快中子本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登杰 张一纯 张子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09-713,共5页
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反电子中微子信号残留快中子本底估算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对仅经过内水池探测系统的μ子致散裂快中子的分析,实现对快中子快信号能谱的测定.给出快中子的快信号各类本底信噪比和能谱,进而确定可以用线性外推法对... 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反电子中微子信号残留快中子本底估算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对仅经过内水池探测系统的μ子致散裂快中子的分析,实现对快中子快信号能谱的测定.给出快中子的快信号各类本底信噪比和能谱,进而确定可以用线性外推法对反电子中微子信号中的残留快中子本底数目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振荡 本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中微子探测器能量响应非线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阳马生 于泽源 Soeren Jetter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9-683,共5页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利用大型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探测来自反应堆的中微子。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能量响应非线性研究是准确重建能量的关键。论文详细论述了能量非线性的来源及测量方法,包括在探测器中利用不同能量的γ源进行刻度,利用本...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利用大型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探测来自反应堆的中微子。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能量响应非线性研究是准确重建能量的关键。论文详细论述了能量非线性的来源及测量方法,包括在探测器中利用不同能量的γ源进行刻度,利用本底事例进行刻度,以及在实验室开展的针对不同非线性来源的独立测量,最后通过联合拟合的方法给出测量结果并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振荡 大亚湾实验 能量响应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微子和中微子质量
10
作者 王开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本文首先申述了中微子的假说和中微子的发现,进而从中微子实验、中微子振荡和大统一理论综述、讨论中微子质量问题.
关键词 中微子振荡 本征态 规范场论 大统一理论 希格斯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道效应在粒子物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至锐 《物理学进展》 1988年第4期383-394,共12页
本文综述有关利用沟道效应技术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的可能性。讨论课题包括短寿命粒子的触发系统,重味粒子磁矩的测量;应用阻塞技术测量粒子寿命;沟道辐射用于粒子识别;光子束,带电粒子束的弯曲和聚焦;晶体中的Primakoff效应;生成沟道效应... 本文综述有关利用沟道效应技术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的可能性。讨论课题包括短寿命粒子的触发系统,重味粒子磁矩的测量;应用阻塞技术测量粒子寿命;沟道辐射用于粒子识别;光子束,带电粒子束的弯曲和聚焦;晶体中的Primakoff效应;生成沟道效应;以及用于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的粒子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寿命 中微子振荡实验 触发系统 沟道效应 单晶 晶形 晶体 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景棠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9-311,共13页
 本文论述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R.Davis在探测太阳中微子丢失的成就;M.Koshiba在证实存在太阳中微子丢失,探测超新星中微子和大气μ中微子丢失以及证明μ中微子振荡的成就。此外,本文还叙述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太阳丢失 超新星 大气μ丢失 μ中微子振荡 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 X射线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1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3,共1页
2017年1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国发[2017]2号,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 2017年1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国发[2017]2号,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奖励 国防现代化建设 科学技术人员 科教兴国战略 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进步 中微子振荡 科技强国 技术工作者 委员会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