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商会与1930年代的改良中式簿记运动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文享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在近代会计制度之演进过程中,改良中式簿记运动为一重大事件。改良运动由著名会计师徐永祚正式发动,其所代表的改良派一面与主张尽采西法的改革派展开深入论争,一面向实业界宣讲改良方案。上海商会本之会计应用的实际,选择改良中式簿记... 在近代会计制度之演进过程中,改良中式簿记运动为一重大事件。改良运动由著名会计师徐永祚正式发动,其所代表的改良派一面与主张尽采西法的改革派展开深入论争,一面向实业界宣讲改良方案。上海商会本之会计应用的实际,选择改良中式簿记为制度取向。与改良派主将徐永祚合作,既邀请其至会演讲,举办簿记展览,又开办会计培训。商会的抉择反映了中小企业及商家的需求,其组织参与则有助会计学术与制度改良的契合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会计改良 改良中式簿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簿记改良倡导者:徐永祚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圆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7,共4页
徐永祚(1891~1959年),又名玉书,男,浙江省海宁市人。教授,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会计实务专家。现金收付记账法的创立者,中式簿记改良的主要代表人物,民国时期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办者,中国注册会计... 徐永祚(1891~1959年),又名玉书,男,浙江省海宁市人。教授,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会计实务专家。现金收付记账法的创立者,中式簿记改良的主要代表人物,民国时期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办者,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第1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大会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簿记 徐永祚 改良 中国民主建国会 倡导者 会计师事务所 全国政协委员 会计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簿记发展史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中文 李鸣山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0,共2页
中式簿记分为政府与民间两类,特点是采用直书和汉字数码。中式直书政府簿记又称官厅会计,产生于周代,采用人出账法,是西式借贷账法在中国的表现形式,适用收付实现制,基本沿用至清未。中式直书民间簿记简称中式簿记,产生于战国时... 中式簿记分为政府与民间两类,特点是采用直书和汉字数码。中式直书政府簿记又称官厅会计,产生于周代,采用人出账法,是西式借贷账法在中国的表现形式,适用收付实现制,基本沿用至清未。中式直书民间簿记简称中式簿记,产生于战国时代晚期作坊和商业会计核算,亦采用人出账法,代表作品如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于闻寺院“出钱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簿记 史略 会计核算 收付实现制 战国时代 代表作品 民间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簿记五百年
4
作者 成圣树 《财会通讯(上)》 1994年第S1期58-62,共5页
一、簿记史上之新纪元 “一四九四年是簿记史上之新纪元”,今年恰逢它的五百周年。五百年前,享有“会计之父”美誉的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在威尼斯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Summa de Arithmetica,Geom... 一、簿记史上之新纪元 “一四九四年是簿记史上之新纪元”,今年恰逢它的五百周年。五百年前,享有“会计之父”美誉的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在威尼斯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Summa de Arithmetica,Geometria,Proportioni et Proportionali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簿记 簿记 帕乔利 借贷记帐法 复式记帐 五百年前 银行簿记 中国会计学社 改良中式簿记 记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两种会计制度长期并存的经济社会原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喻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22,共3页
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会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民族工商业趋于破产的现状,当时会计学界围绕中式会计如何改进展开了讨论,产生了改良中式簿记派与西式簿记改革派之间的学术争鸣,最终形成两种企业会计制度长期并存的局面。文章主要... 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会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民族工商业趋于破产的现状,当时会计学界围绕中式会计如何改进展开了讨论,产生了改良中式簿记派与西式簿记改革派之间的学术争鸣,最终形成两种企业会计制度长期并存的局面。文章主要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和新制度经济学探讨两者长期并存的原因,认为这源于不同规模企业的理性选择和会计制度的缓慢变迁。同时,文中也从社会角度探讨了两种制度长期并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中式簿记 西式簿记改革派 会计制度变迁 成本-收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会计学家徐永祚经济思想评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志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6,共6页
徐永祚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会计学家之一,所以目前学界对其经济思想的研究也以他独创的"中式簿记改良"的会计理论为重点。除此之外,他的经济思想还包括币制改革论、税制改革论、外债论、劳资利益协调论等多项理论主张和政策建... 徐永祚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会计学家之一,所以目前学界对其经济思想的研究也以他独创的"中式簿记改良"的会计理论为重点。除此之外,他的经济思想还包括币制改革论、税制改革论、外债论、劳资利益协调论等多项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言。这些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言既反映了民国财经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进程和成效,又反映了他试图借助西方先进的财经理论和制度范式来推动民国财经制度现代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热切心愿和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永祚 经济思想 中式簿记改良 币制改革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我国会计界的主要学派及其争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常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6,共4页
20世纪30年代,中西文化的冲撞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会计的思考,形成了几个主要学派:改良中式簿记思想派、改革中国会计思想派以及力量较弱的调和派。其中调和派的观点对我国会计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却常为研究者所忽视。改良中式簿记... 20世纪30年代,中西文化的冲撞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会计的思考,形成了几个主要学派:改良中式簿记思想派、改革中国会计思想派以及力量较弱的调和派。其中调和派的观点对我国会计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却常为研究者所忽视。改良中式簿记思想与改革中国会计思想的争论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这些会计学派及其争论对中国会计的学术和实务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学派 中式簿记 西式簿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圆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4,共3页
谢霖(1885~1969年),字霖甫,亦称麟甫,男,江苏省常州市人。教授,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奠基人,我国第1位会计师,中式簿记改良的先驱,我国第1个会计师事务所、民国时期中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正则会计师事... 谢霖(1885~1969年),字霖甫,亦称麟甫,男,江苏省常州市人。教授,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奠基人,我国第1位会计师,中式簿记改良的先驱,我国第1个会计师事务所、民国时期中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创办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事业 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谢霖 会计学家 中式簿记 民国时期 常州市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乔利对中国近代会计发展的影响
9
作者 郭道扬 张锦秀 +2 位作者 童道友 贺茂清 杨俊远 《财会通讯(上)》 1994年第S1期44-45,共2页
从原始计量记录时代,至公元十三世纪,中国会计的发展一直位于世界先进之列,它的悠久历史为会计史学家所肯定。(注1)然而,到近代社会(指1840—1905年间),由于中国依然停留在自然经济发展阶段。
关键词 帕乔利 改良中式簿记 复式簿记 簿记 著名会计学家 帐务处理 高级会计人才 借贷记帐 蔡锡勇 安绍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徐永祚会计师对审计的贡献
10
作者 李相森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在近代中国中西交汇的大背景下,首先在英美等国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制度被引入中国,在一批接受了现代会计知识训练的会计专家的推动下,传统中国的旧式会计制度向现代会计制度转型。其中,会计师徐永祚(1891-1959年,字玉书,浙江海宁人)... 在近代中国中西交汇的大背景下,首先在英美等国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制度被引入中国,在一批接受了现代会计知识训练的会计专家的推动下,传统中国的旧式会计制度向现代会计制度转型。其中,会计师徐永祚(1891-1959年,字玉书,浙江海宁人)在会计师审计制度发展、改良中式簿记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徐永祚特别强调会计师的审计功能,宣扬由会计师进行会计审核对于工商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知识 改良中式簿记 审计制度 会计专家 会计审核 审计功能 会计制度 会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改革与改良之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涌泠 《财会月刊》 1995年第12期37-38,共2页
我国在30年代出现了两位杰出的会计学家,他们在上海经济界曾有过一场会计制度改革与改良的学术之争。 主张全面改革我国上收下付的记帐方法,引进西方借贷记帐法的改革派先驱是潘序伦先生。 主张把我国传统的中式簿记加以改良,使我国会... 我国在30年代出现了两位杰出的会计学家,他们在上海经济界曾有过一场会计制度改革与改良的学术之争。 主张全面改革我国上收下付的记帐方法,引进西方借贷记帐法的改革派先驱是潘序伦先生。 主张把我国传统的中式簿记加以改良,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达到完善的改良派核心人物是徐永祚先生。 潘序伦先生1893年7月出生于江苏宜兴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改革 中式簿记 会计师事务所 潘序伦 统一会计制度 记帐方法 借贷记帐法 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人员 会计师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会计专著
12
作者 亢祖合 《财会月刊》 1994年第6期40-40,共1页
中国最早的会计专著,是唐代元和(唐宪宗)二年(公元807年)十一月,由史官李吉甫撰写的《元和国计簿》。 《元和国计簿》已失传,今仅见史书的零星记载。据《旧唐书·宪宗本纪》记载:“元和二年十二月,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十卷... 中国最早的会计专著,是唐代元和(唐宪宗)二年(公元807年)十一月,由史官李吉甫撰写的《元和国计簿》。 《元和国计簿》已失传,今仅见史书的零星记载。据《旧唐书·宪宗本纪》记载:“元和二年十二月,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十卷。”全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系按行政区划分统计户籍和计帐资料。第二部分,是按国家财政收入项目记载各项收入数额。据《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七卷,《宪宗元和二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式簿记 会计分析 元和二年 李吉甫 中式簿记 记帐符号 基本内容 《资治通鉴》 行政区划分 唐宪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锡勇引进“连环帐” 谢麟甫输入借贷法
13
作者 夏月 《会计之友》 1986年第2期42-43,共2页
到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借贷复式簿记的广泛传播,会计世界的风向彻底发生了变化。在亚洲,“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国,毅然掉过头去,拜欧美诸国为师,进行簿记革新,引进新式簿记,成为亚洲人接受借贷复式簿记的先行者。日本人进... 到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借贷复式簿记的广泛传播,会计世界的风向彻底发生了变化。在亚洲,“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国,毅然掉过头去,拜欧美诸国为师,进行簿记革新,引进新式簿记,成为亚洲人接受借贷复式簿记的先行者。日本人进行会计改良的成效,对中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光绪年间,赴东洋留学攻读商科者日渐增多,他们之中的爱国者深切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锡勇 复式簿记 银行簿记 十九世纪中叶 改良中式簿记 资本主义道路 光绪年间 霖甫 亚洲人 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实业海外学者归来求发展试行会计改良
14
作者 郭道阳 《会计之友》 1986年第5期46-47,共2页
甲午战争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流通量日益增加,中国旧式金融机构——钱庄、票号、银号等已无法应付其局面,建立新式银行就势在必行了。光绪三十年(1904)春正月,经诏准试办户部银行。三十四年,因改户部为度支部,遂改户部银行为大清银... 甲午战争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流通量日益增加,中国旧式金融机构——钱庄、票号、银号等已无法应付其局面,建立新式银行就势在必行了。光绪三十年(1904)春正月,经诏准试办户部银行。三十四年,因改户部为度支部,遂改户部银行为大清银行,并奏定大清银行则例二十四款,自此,银行业务走上正规。然而,在新式银行建立之初,其穿着依旧,装饰如常,虽然还不到“帽儿破,鞋儿破”的地步,但却是根浅底薄,头重脚轻,摇摇晃晃,飘忽不定。那套旧式会计如同一张千头万绪的破网,死死缠住银行业务的双足,使其有气无力,无法施展才能。正当裹足不前之际,步履维艰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部银行 银行业务 大清银行则例 货币流通量 金融机构 海外学者 交通银行 改良中式簿记 山西票号 现金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