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热带风暴“菲特”(0114)特大暴雨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54
- 1
-
-
作者
段丽
陈联寿
-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53,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5019
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2001DIA20026
海南省2002年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海南岛破历史记录的两场特大暴雨都是由穿过琼州海峡的台风所造成,热带风暴“菲特”(Fitow)就是其中的一个。由红外卫星云图、雷达和常规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发现,当“菲特”穿越琼州海峡时,在其西南侧的海南岛五指山西北侧有一个中尺度对流小涡系统(MCS)生成。特大暴雨就出现在MCS所在地区。作者用PSU/NCAR的中尺度模式对这场暴雨和MCS作了模拟研究,发现当“菲特”穿越琼州海峡时,其外围流场和五指山山脉的辐合极有利于MCS的生成。诊断分析的结果表明,山脉地形生成的MCS,具有很强的上层辐散,中低空有大范围辐合和强的正涡度场。在暴雨加强时,正涡度向中层伸展,高层辐散明显加强。同时,暴雨区出现较强的垂直运动。上升运动大值区出现在对流层上层,这可能和上层辐散加强有关。这场暴雨的水汽来自南海北部,经由“菲特”东侧的西南气流卷入涡旋之中,产生较强的水汽辐合。这也是潜热供应的源。诊断分析的结果还表明,MCS所在大气中下层出现了较强的位势不稳定层结,这对这场暴雨提供了对流加强和水汽向上输送的热力条件。
-
关键词
热带风暴
特大暴雨
海南岛
中尺度对流小涡系统
MCS
不稳定层结
热力条件
-
Keywords
tropical storm,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effect of topography, instability stratification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