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密站资料的青藏高原强对流天气预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成娟 马元仓 +2 位作者 刘雪梅 郭晓宁 马琼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97-100,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西宁多普勒雷达、加密自动站、NCAR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16年8月18日清晨发生在青海省东北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与东移扩散南下的冷空气在青海省东...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西宁多普勒雷达、加密自动站、NCAR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16年8月18日清晨发生在青海省东北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与东移扩散南下的冷空气在青海省东北部交汇是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成因;雷达回波表现为弓形回波,伴有持久的中气旋,最强回波可达65 dBz以上,顶高17 km以上,VIL在30~40 kg/m^2,是典型的超级单体特征;气压、温度、相对湿度均出现了不连续线,强降水发生时出现气压上升、相对湿度突升,温度突降特征,气压与湿度呈同位相变化,与温度的变化位相相反,强降水发生在辐合线的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雷达特征 加密资料 中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密自动站数据在睿图-中亚数值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鑫宇 范水勇 +2 位作者 张舒婷 全继萍 程志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9-471,共13页
利用睿图-中亚区域数值预报系统(Rapid-refresh Multi-scal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Central Asia,RMAPS-CA)以及不同的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进行同化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旨在通过加密自动站的同化应用来提高RM... 利用睿图-中亚区域数值预报系统(Rapid-refresh Multi-scal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Central Asia,RMAPS-CA)以及不同的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进行同化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旨在通过加密自动站的同化应用来提高RMAPS-CA对于地面要素的预报性能。通过2020年7月为期15天的批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前提下,相比仅同化国家级自动站而言,同化加密自动站后可以有效提高地面温度、湿度和风速的预报准确性。在使用加密自动站的基础上,将RMAPS-CA的地面资料同化方案由原方案改为更新方案后可以降低地面温度预报和风速预报的均方根误差,提升加密自动站的同化应用效果。综上所述,加密自动站的合理使用可以改善RMAPS-CA的预报性能,而同化更新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对于数值预报系统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数值模式 资料同化 加密自动 同化方案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资料在冰雹天气结构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兴锋 王庆华 魏玉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10-3113,3136,共5页
利用MM5模式模拟结果、多普勒雷达产品及中尺度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07年造成山东省临沂地区的2次局地冰雹天气的中尺度系统的结构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天气雷达、MM5模式、中尺度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发生冰... 利用MM5模式模拟结果、多普勒雷达产品及中尺度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07年造成山东省临沂地区的2次局地冰雹天气的中尺度系统的结构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天气雷达、MM5模式、中尺度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发生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系统的水平,立体结构特征以及它们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小尺度系统和提高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率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强对流天气 MM5模式产品 多普勒雷达产品 中尺度加密自动站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一次大雨—暴雨天气过程中小尺度成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邢纪元 赵光美 +2 位作者 边智 张艳 王兆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14-14517,14520,共5页
2009年夏季泰安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1.1%,其中6月份偏少50.7%,7月18日第一场大范围强降水减弱了当地的高温闷热天气,同时初步缓解了渐露的旱情,由于雨势强劲,亦给当地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由天气图形势常规资料和物理量的综合分... 2009年夏季泰安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1.1%,其中6月份偏少50.7%,7月18日第一场大范围强降水减弱了当地的高温闷热天气,同时初步缓解了渐露的旱情,由于雨势强劲,亦给当地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由天气图形势常规资料和物理量的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中低空急流的位置与以往夏季天气过程有所不同,出现在低压的北侧,加快了北方冷空气和水汽的输送;此外,低空急流出现和消失都早于风场辐合区,是低压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由热源和水汽汇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积雨云对流活跃,以对流性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环流形势 自动风场资料 中尺度切变系统 物理量诊断分析 山东泰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