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方法的探讨与改进 被引量:50
1
作者 宋小冬 陈晨 +2 位作者 周静 翟永磊 李书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56,共9页
针对当前城市中小学配置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专项规划的必要性。进一步以供需关系为主线,密度分析为基础,对传统规划方法进行改进。本文对核密度分析法、圆形临近分配法、网络服务区分析法进行比较,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河... 针对当前城市中小学配置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专项规划的必要性。进一步以供需关系为主线,密度分析为基础,对传统规划方法进行改进。本文对核密度分析法、圆形临近分配法、网络服务区分析法进行比较,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城区为例,对所探讨的方法进行应用与验证,对近期的小学新建、扩建、撤销提出建议。还进一步讨论了这类规划存在的其他矛盾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规划 选址布局 密度分析 供需关系 专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支持下的沈阳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佟耕 李鹏飞 +1 位作者 刘治国 胡毅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8-74,共7页
研究基于沈阳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实证研究,应用GIS方法对中小学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和高效的可视化表达;综合考虑多因子,以定量方法对规划中小学进行选址分析;尝试应用Voronoi图和网络分析法研究中小学服务区模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城... 研究基于沈阳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实证研究,应用GIS方法对中小学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和高效的可视化表达;综合考虑多因子,以定量方法对规划中小学进行选址分析;尝试应用Voronoi图和网络分析法研究中小学服务区模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布局规划 GIS 可视化表达 选址 学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课程规划的价值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2
3
作者 伍雪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1-44,共4页
课程规划乃是一种倾向于价值的论述。学校的课程规划常陷入追求终极价值与价值无根化并存、主导价值与价值多元失衡、外显价值与内隐价值无关联、预设价值与过程价值偏失等价值困境而不自知或无法突破。造成中小学课程规划价值困境的主... 课程规划乃是一种倾向于价值的论述。学校的课程规划常陷入追求终极价值与价值无根化并存、主导价值与价值多元失衡、外显价值与内隐价值无关联、预设价值与过程价值偏失等价值困境而不自知或无法突破。造成中小学课程规划价值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轻视课程规划中的价值问题,课程规划中价值逻辑冲突,轻视课程领导力提升等。突破这些价值困境,需要不断追问课程规划的价值宗旨、不断促进多元价值的深度融合并践行课程规划的价值实践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程规划 价值 价值问题 价值困境 价值逻辑 课程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课程规划的现状研究——基于HD区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柯珊 刘汝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9年第2期68-72,共5页
课程规划是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文本结果。对HD区100所小学、66所初中和36所高中的课程规划文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课程规划存在下列问题:课程规划文本存在结构性缺失、课程目标指导性不强、对课程的实施阐述不... 课程规划是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文本结果。对HD区100所小学、66所初中和36所高中的课程规划文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课程规划存在下列问题:课程规划文本存在结构性缺失、课程目标指导性不强、对课程的实施阐述不清晰、资源建设意识不强等。因此,当务之急,应从夯实学校课程规划的理论知识基础、增强学校课程规划的实践能力、增强学校课程资源建设的意识、建立学校课程规划自我评估体系、开发区域研修课程等方面来提升学校课程规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程规划 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中小学用地标准优化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志强 余惠灵 +2 位作者 罗洁斯 杨康 伊若晨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6,共11页
党的十九大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对中小学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指导中小学规划与建设的相关标准主要服务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其中,中小学用地标准是中小学规划与建设的前提... 党的十九大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对中小学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指导中小学规划与建设的相关标准主要服务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其中,中小学用地标准是中小学规划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所需硬件条件的重要保障,尤其需要有针对性的优化以响应政策变化和现实需求。文章基于教育现代化所需硬件条件的目标要求,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现行中小学用地标准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提出其在指导中小学空间布局、用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管控三个方面的不足,并以武汉市为例,从构建分区分类的宏观管控体系、分级分类精细化地建立用地指标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空间集约利用指引三个方面提出超大城市中小学用地标准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中小学规划与建设标准的迭代更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中小学规划与建设 中小学用地标准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