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中小学智能教育发展水平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林梓柔 胡小勇 黄婕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5,共9页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智能教育发展的主阵地,科学评估和准确把握其智能教育发展水平,有利于高质量地推进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缺乏并迫切需要能够对中小学智能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完整且系统评...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智能教育发展的主阵地,科学评估和准确把握其智能教育发展水平,有利于高质量地推进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缺乏并迫切需要能够对中小学智能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完整且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基于对政策文件和学术文献的内容分析,结合中小学智能教育发展实际,经过三轮专家征询和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通过“设计—修订—赋权—验证”过程构建的中小学智能教育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保障、智能教育环境、智能教学资源、智能教学应用、智能学习应用、智能治理服务等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将该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于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GZ市HD区5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评估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可有效区分与全面系统地评估各个学校的智能教育发展状况,并能助力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师生对标评估结果寻找不足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助推中小学智能教育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智能教育 教育评价 智能教育发展水平 评估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技术-社会-组织” 协同生态研究 ——以深圳“1+4”模式为例
2
作者 张惠敏 梁为 +2 位作者 罗晓峰 冯亮 李淼云 《电化教育研究》 2025年第9期91-98,共8页
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举措,但其面临课程迭代滞后、师资短缺、校企协同低效等共性困境。文章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协同生态为研究对象,以深圳市“1+4”模式为具体案例,通过剖析其技术与社会要... 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举措,但其面临课程迭代滞后、师资短缺、校企协同低效等共性困境。文章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协同生态为研究对象,以深圳市“1+4”模式为具体案例,通过剖析其技术与社会要素的互动逻辑,探索协同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化路径。文章构建了“技术—社会—组织”的中小学人工智能协同生态框架,通过“技术赋能社会协同、社会协同驱动组织优化、组织优化反哺技术迭代”的闭环联动机制,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新生态。文章以深圳“1+4”模式为例,分析其以课程纲要为核心,融合技术平台、场景开放、课程与师资体系的实践路径,并通过量化评估验证其成效。结果表明,深圳模式通过技术、社会与组织子系统的深度协同,在教育资源整合、多元主体联动、课程师资优化等方面形成系统性突破,为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分析范式和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强国 课程纲要 社会协同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