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政策角度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被引量:8
1
作者 申喆 周策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0,共3页
199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出台。各省市以此为依据,也纷纷出台结合本省市实际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在教育界和... 199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出台。各省市以此为依据,也纷纷出台结合本省市实际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从政策上确认和强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对其发展特点进行梳理,有助于探明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为中小学生的成长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政策 《纲要》 中小学 教育 教育 简称 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裴娜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结合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了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新高考改革和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环境背景下,提出积极的解决设想,并思考、指出了顺应时代的、科学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典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军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9-32,共4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运用系统的心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应对学生心理问题时,要促使以心理学应用技术为代表的实验科学逻辑转化为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学逻辑,以科学人本主义为视角,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化、学科化和医学化问题,处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运用系统的心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应对学生心理问题时,要促使以心理学应用技术为代表的实验科学逻辑转化为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学逻辑,以科学人本主义为视角,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化、学科化和医学化问题,处理教育理性与感性的失衡,从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合于科学而归于教育的育化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人本主义 情感安全 性情滋养 文化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潘福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53-54,共2页
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在中小学开展起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1999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等,指导中小学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在中小学开展起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1999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等,指导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更大范围得到普及。就目前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实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亟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存在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6
5
作者 管相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4,共3页
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适应积极心理学勃然兴起的心理学背景展开。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确立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在保证积... 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适应积极心理学勃然兴起的心理学背景展开。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确立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在保证积极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探索多元的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目标与内容 多元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思路
6
作者 周雪伟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32期129-130,共2页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开展面不广、师资缺乏、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鉴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改善教育方法和评价手段,...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开展面不广、师资缺乏、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鉴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改善教育方法和评价手段,强调行为训练,注意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行为训练 个别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自我成长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炳南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39-41,共3页
我国中小学的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初由于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关注和研究这项工作的开展,致使人们对这项工作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心... 我国中小学的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初由于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关注和研究这项工作的开展,致使人们对这项工作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心理学等。直到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才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将中小学的此类工作统一规范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目前我国对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称呼,现在常见的叫法有:心理辅导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学老师等。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将从事这一工作的教育者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简称为“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理论培训,在中小学从事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设心理课或专题讲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家长教育等)的专职或兼职的教育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心理教育 心理教师 自我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心理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一种可借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艳 蒋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30,共11页
积极行为支持源起于应用行为分析,最初是在美国特殊教育领域作为对抗厌恶疗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行为干预取向,以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强调生态效度、注重预防、主张系统性的改变和重视社会效度为核心特征。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是积极... 积极行为支持源起于应用行为分析,最初是在美国特殊教育领域作为对抗厌恶疗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行为干预取向,以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强调生态效度、注重预防、主张系统性的改变和重视社会效度为核心特征。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是积极行为支持这一干预取向在学校环境中的应用。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系统化干预,创设良好学校氛围,促进全体学生学业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学校环境中积极行为支持的四个基本要素(可量化的干预目标,结构化的数据收集系统,全校范围内的三级干预体系以及为干预工作提供保障的系统性支持),梳理了在学校环境中开展积极行为支持应遵循的步骤,特别是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作为积极行为支持主体的三级干预体系的开展模式。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从积极行为支持中获得以下借鉴: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体系,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于数据的收集与应用,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系统化的支持,引入某些特色化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行为支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三级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区是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
9
作者 吴维丽 马若慈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开展 心理素质 教育对策 河北区 考试焦虑 学困生 学习心理 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 教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报刊青年研究萃文题录
10
作者 张素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青年研究 当代青年 青少年犯罪 独生子女 “五四”新文化运动 当代大学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黄金时代 非正式群体 恋爱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