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秋季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文杰 刘光兴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5,共7页
为掌握黄河口邻近水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现状并弥补此类重要浮游生物类群在以往调查研究中的欠缺。于2010年9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用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优势种、生物... 为掌握黄河口邻近水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现状并弥补此类重要浮游生物类群在以往调查研究中的欠缺。于2010年9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用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成体48种,浮游幼虫21类,桡足类和水螅水母为最主要的浮游动物类群,分别占浮游动物成体种数的37.5%和20.8%。浮游动物丰度为2300.1~266232.0个/m3,平均丰度为37074.3个/m3。优势种(类)8种.分别为夜光虫、强额拟哲水蚤、小拟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异体住囊虫、桡足类无节幼虫、双壳类幼体以及腹足类幼体,其中夜光虫为研究水域最主要优势种。对各站位物种组成和丰度进行分析,调查水域中小型浮游动物可划分为4个组群,各组群的分布格局受到水温、盐度和海流的共同影响。该研究为此水域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中小型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优势种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港临港工业区附近海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达娟 孙延斌 +2 位作者 毕相东 戴伟 张树林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1-435,共5页
为了解天津港临港工业区附近海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现状,于2014年4月至11月对该海域进行了5个航次调查,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 为了解天津港临港工业区附近海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现状,于2014年4月至11月对该海域进行了5个航次调查,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29种,主要优势种为夜光虫、多毛类幼虫、双刺纺锤水蚤、异体住囊虫等;浮游动物的丰度为110.89~2236.90个/m3;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分别为0.4764~1.5732、0.1949~0.6086和0.6709~0.9158。水质生物学评价指标显示,调查海域的水质处于中度重污染或严重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港工业区 中小型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枯水期和丰水期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动态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彬彬 郑淑娴 田丰歌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52,共10页
根据珠江口枯水期(2013年11月)和丰水期(2014年8月) 24个站位调查资料,对中小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分布、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鉴定浮游动物成体91种和70种,以桡足类最为丰富.浮游动物... 根据珠江口枯水期(2013年11月)和丰水期(2014年8月) 24个站位调查资料,对中小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分布、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鉴定浮游动物成体91种和70种,以桡足类最为丰富.浮游动物种类从河口上游向外围逐渐增加.浮游动物丰度时空分布差异显著,丰水期平均值高达11 619. 78 ind/m^3,显著高于枯水期的1 707. 13 ind/m^3.桡足类在珠江口中小型浮游动物中占绝对优势,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占总丰度的80. 3%和93. 0%,对浮游动物的丰度分布起关键作用.强额孔雀哲水蚤(Parvocalanus crassirostris)、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和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在两个水期均为主要优势种,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厦门矮隆哲水蚤(Bestiolina amoyensis)则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具有较高的优势度.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枯水期和丰水期该水域浮游动物均可划分为3个群落.相关性分析表明,珠江口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影响,但盐度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非生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中小型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丰度分布 聚类分析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