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Q正传》三次全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考释 被引量:1
1
作者 温立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阿Q正传》是百年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却多以节选的形式出现,全文入选仅有三次。1932年高语罕编《国文评选》和1960年九年一贯制语文试用课本的两次入选,因课本使用面小和使用期短而未能产生影响,20世纪末的第三次全文入选高中语文课本... 《阿Q正传》是百年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却多以节选的形式出现,全文入选仅有三次。1932年高语罕编《国文评选》和1960年九年一贯制语文试用课本的两次入选,因课本使用面小和使用期短而未能产生影响,20世纪末的第三次全文入选高中语文课本使这部作品得到广泛传播,世纪之交数亿高中生经教师指导阅读过这部经典名著。前两次入选有意淡化文学本体价值,强调社会人生导引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次入选努力“回归鲁迅”“回归文学”“回归语文”,凸显文学和语文本体特性。《阿Q正传》三次全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探索是新世纪“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改革的“先声”,给当下语文教育改革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国文评选》 鲁迅 王灵皋 中学语文课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以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徐志摩作品
2
作者 温立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6,共3页
一 据粗略统计,民国国文课本选徐志摩作品20篇,入选作品数量仅次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冰心、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林纾等学者作家。诗歌选8首。《一小幅的穷乐图》(沈星一《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1册,中华书局1... 一 据粗略统计,民国国文课本选徐志摩作品20篇,入选作品数量仅次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冰心、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林纾等学者作家。诗歌选8首。《一小幅的穷乐图》(沈星一《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1册,中华书局1924年版)、《沪杭车中》(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2册,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版)、《五老峰》(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4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中学语文课本 沪杭车中 朱文叔 诗歌选 夏丏尊 丰子恺 文化供应社 我所知道的康桥 沈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解放以后中学语文课本的演变
3
作者 顾振彪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1年第2期9-11,共3页
第一阶段(1950~1955)解放初期的中学语文课本。 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中、高中各六册。1951年以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它继承了老解放区一些语文课本的优良传统,突出课本的思想政治性,也借鉴了国民党统治... 第一阶段(1950~1955)解放初期的中学语文课本。 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中、高中各六册。1951年以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它继承了老解放区一些语文课本的优良传统,突出课本的思想政治性,也借鉴了国民党统治区一些国文课本的好的编写经验。这套课本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革命各方面的胜利,清除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思想对课本的恶劣影响。缺点是在语文教育方面没有来得及作周密的考虑,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没有系统安排,过于忽视文言文,课本分量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语文训练 人民民主革命 中学语文教材 国民党统治区 读写能力 语文 选文 文学教学 试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工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假借字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樊鸿武 《成人教育》 1985年第6期17-19,共3页
假借字是教学文言文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就职工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课本”)注释和说明中的不确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区别问题。为讨论的方便,先从假... 假借字是教学文言文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就职工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课本”)注释和说明中的不确之处,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区别问题。为讨论的方便,先从假借字谈起。所谓假借字,按东汉许慎的说法,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说文解字·后叙》)。就是说,语言中有了某个词,但没有专门记录这个词的字,于是就在已有的某个与这个词音同或音近的字中寄托一个新的意义,来记录这个词,这个被寄于新的意义的字即假借字。后来,假借字的范围有所扩大。清代段玉裁说:“大氏假借之始.始于本无其字。及其后也,既有其字矣,而多为假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借字 中学语文课本 古今字 通假字 音同 依声 《康熙字典》 汉字发展 第一人称代词 专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长避短 补其不足——使用中学语文课本的注释和“参考”的断想
5
作者 董焕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9年第1期24-26,共3页
(一) 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我先后给毕业班学生总共讲过五次了。按理说,在内容和文字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其实不然,有三个问题至今还需要讨论。首先是“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的“乃”字,究竟是“才”还是“... (一) 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我先后给毕业班学生总共讲过五次了。按理说,在内容和文字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其实不然,有三个问题至今还需要讨论。首先是“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的“乃”字,究竟是“才”还是“却”,就很值得一辨。许多同志认为应该是“才”,其理由虽则众说不一,但最终都依据的是教学参考书,就是先采用教参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教学参考书 中山先生 教参 毕业班学生 信陵君 现代文 存韩 七十二 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诗词美育
6
作者 林清奇 裴海安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8年第1期80-83,共4页
中学统编的十二本语文教材蕴藏着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的丰富内容。其中的文学作品最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有230篇(首),是其他美育环节所难以取代的。诗词共有82首,居第一位;小说58篇,居第二位;散文57篇... 中学统编的十二本语文教材蕴藏着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的丰富内容。其中的文学作品最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有230篇(首),是其他美育环节所难以取代的。诗词共有82首,居第一位;小说58篇,居第二位;散文57篇,居第三位;传记12篇,居第四位;戏曲9折(首)、民间故事、童话、寓言合计也是9篇,并列第五;报告文学3篇,数量最少。从量上也可以看出,诗词是语文美育的重要教材之一。诗词最独特的艺术美是音乐美、意境美与意蕴美。这种艺术美是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所无法匹敌的。比如音乐美,小说、传记、寓言等文学作品都不具有这种美。再如意境美,小说中有,散文中有,童话中也有,但是,最美的意境还是隐藏于诗词之中,因为诗词以外的意境往往被详尽的描述所道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高中语文教材 文学作品 居第 音乐美 诗歌教学 一月的哀思 随风潜入夜 天上的街市 春夜喜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义相與析——对中学语文课本中三个问题的不同意见
7
作者 李郁章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7年第1期64-66,49,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学语文课本经过几次修订,思想性和科学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左”的内容大体上已经删除,但是一些“左”的痕迹仍然存在,需要我们继续加以清除。这种情况本不足怪,因为拨乱反正的工作十分复杂、艰巨,几年时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学语文课本经过几次修订,思想性和科学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左”的内容大体上已经删除,但是一些“左”的痕迹仍然存在,需要我们继续加以清除。这种情况本不足怪,因为拨乱反正的工作十分复杂、艰巨,几年时间、几次修订是难以彻底完成的。下面谨就三篇教材的课文或题解谈谈看法,以求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中学语文教材 鲁迅作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石拱桥 日本帝国主义 夏瑜 《药》 帝国主义侵略 病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修订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的文字注释平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雒江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4-58,共5页
新修订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在文言文的文字解释上比原课本有明显改进。如原课本把文言文中出现的异体字、古今字和假借字,都用“同”来注释,没有从概念上区分这三类字,虽然作为面向中学生教学的课本来说也无不可,但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古... 新修订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在文言文的文字解释上比原课本有明显改进。如原课本把文言文中出现的异体字、古今字和假借字,都用“同”来注释,没有从概念上区分这三类字,虽然作为面向中学生教学的课本来说也无不可,但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却是不利的。因为从文字训释的原则来说,用“同”这个术语注释的应只限于异体字,而古今字和假借字,都不应该用“同”来注释。注释古今字,按照传统的方式,一般用“某,古某字”或“某、某,古今字”等格式;现在有用“某,后来写作某”这个格式的(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比较明白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字 假借字 文言文 古代汉语 异体字 文字 王力 训释 中学语文课 新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赋”字略谈
9
作者 郭秉洪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1-101,共1页
在中学高三语文课本中,峻青写的《秋色赋》和该文首段中引用欧阳修的《秋声赋》两文,从两文题目的表面看,结构相同,字数一样,仅是“色”、“声”一字之差。它们是否属于同一文体呢?从平时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在中学语文课里这类问题涉... 在中学高三语文课本中,峻青写的《秋色赋》和该文首段中引用欧阳修的《秋声赋》两文,从两文题目的表面看,结构相同,字数一样,仅是“色”、“声”一字之差。它们是否属于同一文体呢?从平时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在中学语文课里这类问题涉及不少。“赋”字所涉及的语句也屡见不鲜,而其义各有所指。在学生最先学《诗经》时,即碰到“风、雅、颂”和“比、兴、赋”。此处后者的“赋”并不指文体,而是《诗经》的表现手法之一。“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在初一一册语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中学语文课 字数 我国古代 欧阳修 秋声赋 教学实践 表现手法 文体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H版中学语文课本评介
10
作者 俞越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华东师范大学、徐汇区教育局组织编写,徐中玉、徐振维主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试用课本与高级中学语文实验课本(简称H版中学语文课本),从1991年起由上海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改革时弊,勇于创新,是这套教材的特色。本文试就该课本... 华东师范大学、徐汇区教育局组织编写,徐中玉、徐振维主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试用课本与高级中学语文实验课本(简称H版中学语文课本),从1991年起由上海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改革时弊,勇于创新,是这套教材的特色。本文试就该课本的体系与特点作一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能力 阅读训练 中学语文课 写作训练 训练序列 阅读教材 写作教学 能力训练 训练目标 课外阅读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中学语文课本的修订
11
作者 黄光硕 《课程.教材.教法》 1982年第2期13-17,共5页
中学语文课本已试用四年,这次经过修订,从1982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五年制中学使用。六年制中学的前五个年级,在新的课本没有编出之前,也可以用它作为课本。这套课本是粉碎“四人帮”之后,1977年9月开始编写的。1978年秋季在初中三个年级开... 中学语文课本已试用四年,这次经过修订,从1982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五年制中学使用。六年制中学的前五个年级,在新的课本没有编出之前,也可以用它作为课本。这套课本是粉碎“四人帮”之后,1977年9月开始编写的。1978年秋季在初中三个年级开始试用。1979年6月全套课本编完,共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至此,在十年内乱之后,全国又有一套通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 语文课 文言文教学 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教学实践 议论文 说明文 阅读课文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S版中学语文课本评介
12
作者 俞越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从1991年6月起,由上海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了S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试用课本与高级中学语文实验课本。这套教材是在吸收了以往教材改革的经验,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本文就该课本的体系与特点作一述评。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 中学 语文实验课本 阅读教材 九年制义务教育 能力训练 初中语文 训练要求 阅读方法 高级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阉割与扭曲——评中学语文课本的外国文学部分
13
作者 余杰 《出版广角》 1999年第7期50-52,共3页
一个善于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越是拥有自信心的民族,越是敢于面对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越是没有自信心的民族,越是不敢面对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国盛唐的文明,就是建立在广取博收基础上的。那是沧海... 一个善于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越是拥有自信心的民族,越是敢于面对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越是没有自信心的民族,越是不敢面对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国盛唐的文明,就是建立在广取博收基础上的。那是沧海与泰山的气象。唐代以后,中国社会日趋封闭,中国人习惯了以一种傲慢的心理对待外来文化,于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也日趋衰弱。一种文明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作品 中学语文课 自信心 文明成果 优秀成果 民族 诺贝尔文学奖 人类文明 编选者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常用实词词频词典》
14
作者 张世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6-26,共1页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常用实词词频词典》大连出版社出版张世田著本书收人教版语文课本文言常用实词300个,以每个词在整套教材中的使用频率为经,以每个词所在句子的古今对译为纬编著而成,视角新,对译实,1996年全国中学语文课...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常用实词词频词典》大连出版社出版张世田著本书收人教版语文课本文言常用实词300个,以每个词在整套教材中的使用频率为经,以每个词所在句子的古今对译为纬编著而成,视角新,对译实,1996年全国中学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研讨会评为优秀工具书。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 词频 词典 语文课 教材教法 使用频率 语文课 辽宁省 工具书 人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代诗词部分注释的商榷意见
15
作者 钟振振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55-57,共3页
一、初中第一册《木兰诗》“策勋十二转”.原注:“记功很多次.转,次的意思.”商榷:“转”,指官职调动,可以用于升迁.例:《晋书·李密传》:“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旧唐书·刘祎之传》:“上元中,迁左... 一、初中第一册《木兰诗》“策勋十二转”.原注:“记功很多次.转,次的意思.”商榷:“转”,指官职调动,可以用于升迁.例:《晋书·李密传》:“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旧唐书·刘祎之传》:“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仪凤二年,转朝议大夫、中书侍郎”.本句“策勋十二转”,即谓多次因战功升迁官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榷意见 中学语文课 分注 古代诗词 千里足 河阳 约约 仪凤 《木兰诗》 李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的普通话翻译——姚鼐《登泰山记》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在春 《语文建设》 1962年第10期10-11,共2页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泰山的南边,汶河向西流;北边,济水向东流。南边山沟都流进汶河,北边的都流进济水。正沿着山谷南北分界的地方,是古代长城...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泰山的南边,汶河向西流;北边,济水向东流。南边山沟都流进汶河,北边的都流进济水。正沿着山谷南北分界的地方,是古代长城的最高的日观峰,在长城南面十五里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泰山记 中学语文课本 日观 阴谷 水向东流 汶河 水东流 济水 阳谷 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现代通用字来对照注释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中的古代用字
17
作者 李桂林 《语文建设》 1963年第7期11-12,共2页
A 初中部分一册: (1)圣人非所与熙也(嬉——戏弄) (2)哀愍[mǐn](悯——哀怜)二册: (1)诎右臂支船(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横) (3)满坐寂然(座) (4)又有一坐山(座) (5)日知其所亡(无) (6)挂镜帖花黄(贴) (7)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日知 所与 宝璐 复之 犹言 雷鼓 时可 糜鹿 泽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本单册文言课文的难字注音注释(中)
18
作者 行健 《语文建设》 1962年第9期12-13,共2页
高中第一册察今为其不可得而法——wèi,因为。响其先表之时可导也——xiàng,同“向”,从前。今为殤子矣——shāng。不期乎馍铘——mòyé。遽契其舟——jù。师说师襄——xiāng。六艺经傅——zhuàn,如《... 高中第一册察今为其不可得而法——wèi,因为。响其先表之时可导也——xiàng,同“向”,从前。今为殤子矣——shāng。不期乎馍铘——mòyé。遽契其舟——jù。师说师襄——xiāng。六艺经傅——zhuàn,如《春秋公羊傅》《韩诗外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艺经 殤子 师襄 韩诗 时可 师说 宦者令 伏弩 参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的普通话翻译
19
作者 黄裔 《语文建设》 1963年第9期18-,共1页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陵君 唐雎 秦王 中学语文课本 先王 《战国策》 于君 要离 使人 庆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的普通话翻译 《孟子:寡人愿安承教章》
20
作者 于在春 《语文建设》 1964年第4期21-22,共2页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经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愿安 梁惠王 有对 斯民 木俑 象人 丽山 丁石 如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