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学生社会化的排练场──友伴群体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新霞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
-
关键词
学生社会化
友伴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排练场
人际交往
伙伴群体
现代社会
亚文化
社会角色
成人世界
-
分类号
G6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教育
- 2
-
-
作者
傅树京
-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8-23,共6页
-
文摘
社会心理学认为,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群体存在。每个人均属于和生活于某一特定的群体之中,并受其所在群体的控制与影响。群体之间也相互影响。中学生中同样存在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群体。不仅有经过上级组建的正式群体,如年级、班级、团支部、少先队等,而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不经上级组织或行政领导规定,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
关键词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学校教育
群体成员
教师
社会心理学
行政领导
自然形成
心理需要
团支部
兴趣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基于网络教育的农业高校文化育人新探索
- 3
-
-
作者
雒秋凡
李艳
-
机构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
基金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2019年中青年基金项目(19KY-43)。
-
文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65.2%,其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6.0%。互联网与手机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在汹涌而来的信息化时代浪潮中,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早在2013年,教育部、国信办已经印发《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以此纲领性文件为指导,各高校积极展开网络育人工作。
-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育人
高校文化育人
互联网信息
时代浪潮
大学生日常生活
中学生群体
信息化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S-4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