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及其存在的哲学思考
1
作者 张培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Z1期9-11,共3页
无论人们如何看待宗教,说它是'全部发达文化的源泉'(迪尔凯姆语):说它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语);说它是'人建立神圣世界的活动'(贝格尔语);说它'只是一种哲学'(休谟语)……不管它是什么,但宗教渗透于... 无论人们如何看待宗教,说它是'全部发达文化的源泉'(迪尔凯姆语):说它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语);说它是'人建立神圣世界的活动'(贝格尔语);说它'只是一种哲学'(休谟语)……不管它是什么,但宗教渗透于人类思想文化的影响却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均有许多信仰者、准信仰者、假信仰者,宗教现象颇为复杂。新中国成立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者 信教人数 迪尔凯姆 调查总人数 精神本性 物质文化需求 自我意识 人生问题 中学文化程度 意识形态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桑比克开展扫盲运动
2
作者 米罗诺夫 贾慧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2年第4期49-,共1页
五年前,当莫桑比克人民刚刚获得独立的时候,该国总统马谢尔就向人民指出:“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我国人民能否尽快地成为有知识的人。”总统的这句话至今仍是全体人民向知识进军的座右铭。解放初期,莫桑比克疮痍满目,文化教育... 五年前,当莫桑比克人民刚刚获得独立的时候,该国总统马谢尔就向人民指出:“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我国人民能否尽快地成为有知识的人。”总统的这句话至今仍是全体人民向知识进军的座右铭。解放初期,莫桑比克疮痍满目,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仅就一九七五年统计,十分之九的居民目不识丁。平均十万非洲人中仅有一人具有中学文化程度。在殖民统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的年代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盲运动 马谢尔 中学文化程度 殖民统治 教师报 社会主义大家庭 职业技术学校 战斗任务 学习热潮 从零开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应当改革
3
作者 侯德榜 《语文建设》 1957年第11期21-,共1页
我认为汉字应予以改革。改革文字并不等于废除文字。汉字自有其光荣的历史,它保存了祖国的丰富多采的文化传统,实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文字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古代文人舞文弄墨,把汉字看作美术媒介,写成屏骈对偶以供文学家、诗... 我认为汉字应予以改革。改革文字并不等于废除文字。汉字自有其光荣的历史,它保存了祖国的丰富多采的文化传统,实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文字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古代文人舞文弄墨,把汉字看作美术媒介,写成屏骈对偶以供文学家、诗人们斟文酌字、推敲词藻之用。这是少数人们的事。广大劳动人民所需要的,是简便易学的文字,用以表达辞意,供其日常生活之用。处于今日的原子能时代,现行的汉字难写、难学、难认、难记,作为传达文化学术的工具,感到有些不够条件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能时代 古代文人 不等于 改音 势动 傅达 中学文化程度 处理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