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古文教学中的“诵读法”与“抄录法”
1
作者 陈东 《高校教育管理》 1990年第3期87-89,102,共4页
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法”与“抄录法”是两种传统的教学法,正确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旧社会,书塾中古文的诵读情况,年长的一辈都还有深刻的印象:塾师摇头晃脑的得意吟诵,学童们高声大喊地齐声诵读... 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法”与“抄录法”是两种传统的教学法,正确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旧社会,书塾中古文的诵读情况,年长的一辈都还有深刻的印象:塾师摇头晃脑的得意吟诵,学童们高声大喊地齐声诵读。真是书声琅琅。鲁迅先生对此就有生动形象的描述,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这样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法 中学古文 教学中 笔录 抄书 长声 鲁迅先生 书塾 向后面 暗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古文练习序列化初探
2
作者 严佑森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97-99,共2页
关键词 形成性练习 中学古文 序列化 知识网络 知识点 智能性 反馈性 内部迁移 文言实词 课堂练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古文教材中主要职官辑注
3
作者 刘哲庵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1期33-37,共5页
丞相、右丞相:[课文]:《失街亭》.“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丞相,始于战国时,为百官之长,尊之则称为相国.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 丞相、右丞相:[课文]:《失街亭》.“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丞相,始于战国时,为百官之长,尊之则称为相国.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三国、晋、南北朝时,或称丞相,或改司徒.南宋改左右仆射(Pù yì )为左右丞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古文 右丞相 三老 御史 教材中 尚书 都尉 廉颇 司马迁 大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古文注释商榷(七则)
4
作者 马传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4期67-69,共3页
[虎]稍近,益狎,荡倚冲冒.注:[荡]碰闯.(第一册《黔之驴》.引文与原注均据全国统编教材,下同.)“荡、倚、冲、冒”是表示四个动作.把“荡”释为“碰闯”,令人生疑.“碰闯”表示什么动作?是连碰带闯,还是先碰而后闯?“荡”作“碰”解,古... [虎]稍近,益狎,荡倚冲冒.注:[荡]碰闯.(第一册《黔之驴》.引文与原注均据全国统编教材,下同.)“荡、倚、冲、冒”是表示四个动作.把“荡”释为“碰闯”,令人生疑.“碰闯”表示什么动作?是连碰带闯,还是先碰而后闯?“荡”作“碰”解,古书中未见其他用例,难以成立;“荡”含“闯”义,古书中能举出一些旁证,但又与此处的“冲”、“冒”二字犯复.我以为这里的“荡”就是该词的常用意思“来回晃动”(即《辞源》该条下所注“往复动也”一义),是紧承上文“益狎”的具体描写.先晃动之,次依偎之,接着便大不客气了:冲撞之,冒犯之.如是解,前后文意可贯通,动作层次颇分明,不必求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古文 注释商榷 针石 石头 车头 黄衣使者 青年男子 补注 文意 古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