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角中子散射原位热力耦合加载装置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忠 李天富 +9 位作者 王子军 闫士博 刘荣灯 李眉娟 胡文耀 邹之全 杨宇辰 刘蕴韬 孙凯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7,共7页
热力耦合近工况条件下材料微观结构的原位实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材料服役性能演化机制十分重要,可给出样品微观上的纳米结构尺度分布。为充分发挥小角中子散射统计性好、取样体积大可开展原位实验等优势,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小角中... 热力耦合近工况条件下材料微观结构的原位实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材料服役性能演化机制十分重要,可给出样品微观上的纳米结构尺度分布。为充分发挥小角中子散射统计性好、取样体积大可开展原位实验等优势,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小角中子散射谱仪,设计并研制了一台高温和拉力同时加载的原位实验装置,并实现了高温高压下原位测量材料的纳米尺度形貌变化。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装置最大载荷可达20 kN,最高温度800℃,控温精度优于±1℃。利用该装置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样品进行了原位小角中子散射测试,发现温度拉力条件下样品内部纳米结构的明显变化,表明基于该装置可开展热力耦合加载下的原位小角中子散射实验。该装置及其相应实验方法,可用于核电不锈钢等多种高温结构材料的原位加载实验研究,提供微观结构演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堆 小角中子散射 原位热力耦合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反射器阵列排布设计及其散射特性研究
2
作者 辛京钰 谷继红 +2 位作者 杨婕 丛洲 丁大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角反射器作为一种反雷达探测的无源干扰设备具有很强的雷达回波特性。根据重要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指导排布角反射器阵列,可以更好地模拟目标的雷达特征以实现干扰,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为了合理地排布角反射器阵列以模拟实际场景中... 角反射器作为一种反雷达探测的无源干扰设备具有很强的雷达回波特性。根据重要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指导排布角反射器阵列,可以更好地模拟目标的雷达特征以实现干扰,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为了合理地排布角反射器阵列以模拟实际场景中重要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本文基于弹跳射线法快速成像技术构建了复杂场景目标复合电磁散射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目标属性散射中心模型的角反射器阵列优化排布方法。仿真实验分析了在不同雷达入射角度下不同类型角反射器的电磁散射特性。同时结合不同干扰效果评价指标,验证了在多雷达入射角度下本文所设计角反射器阵列的目标干扰效果在85%以上,角反射器阵列作为无源干扰具备保护重要目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器 散射中心提取 阵列优化 弹跳射线(SBR)法 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中子散射物理模型自动化筛选
3
作者 李亚康 陈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小角中子散射(SANS)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需要科研人员选择样品对应的物理模型进行迭代拟合来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属性。目前选择物理模型的方法大多是基于人工经验,分析门槛高、准确率较低。基于标准神经网络模型的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样品物... 小角中子散射(SANS)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需要科研人员选择样品对应的物理模型进行迭代拟合来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属性。目前选择物理模型的方法大多是基于人工经验,分析门槛高、准确率较低。基于标准神经网络模型的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样品物理模型自动化筛选方法面临着图像缺乏局部特征、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等问题。设计双模态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BFF-CNN)模型,先引入物理感知的傅里叶-贝塞尔变换(FBT)来提取散射图像的全局结构信息,再将原始图像与FBT变换图像通过两个子网络分别进行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以提升神经网络整体的特征表达能力。提出受限Softmax(R-Softmax)损失函数,通过在原生Softmax损失函数的基础上添加惩罚项来限制输入样本被分配到非本真类的概率,可在Softmax损失接近0时缓解梯度的消失问题,进而提高收敛速度。在自建的小角中子散射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FF-CNN的预测准确率和平均召回率相比于ResNet-18、PMG等模型提升幅度较大,采用R-Softmax与中心损失函数的联合学习策略后的预测准确率和召回率相比只采用Softmax损失函数提升了5.4和10.5个百分点,具有较好的小角中子散射图像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中子散射 物理模型 神经网络 傅里叶-贝塞尔变换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山嵛酸银标定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关键参数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良 彭梅 +2 位作者 孙良卫 王燕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55-1762,共8页
为了快速标定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关键参数:速度选择器的选择波长和波长分辨率以及谱仪布局下的Q分辨率,采用实验方法对山嵛酸银粉末的中子小角散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首先,确定谱仪布局,包括准直光阑孔径大小、准直长度、样品到探测... 为了快速标定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关键参数:速度选择器的选择波长和波长分辨率以及谱仪布局下的Q分辨率,采用实验方法对山嵛酸银粉末的中子小角散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首先,确定谱仪布局,包括准直光阑孔径大小、准直长度、样品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其次,在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机械速度选择器设置在3 000、4 000、5 000和6 000r.min-1 4种不同转速下,测定山嵛酸银粉末的中子小角散射谱;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反演分析。通过分析,计算出该机械速度选择器常数为2 329.2r.m-1.nm,从而得到了4种不同转速所对应的选择波长分别为0.776、0.582、0.466、0.388nm;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还得到了该速度选择器的波长分辨率(23.75%),以及在此谱仪布局下的Q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使用山嵛酸银粉末的中子小角散射能够较好地标定谱仪的关键参数,从而支持对中子小角散射数据的正确分析和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小散射谱仪 山嵛酸银 选择波长 波长分辨率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Q分辨率计算和对形状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良 彭梅 +2 位作者 王燕 孙良卫 陈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0-533,共4页
介绍了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分辨率函数及其相关的Q标准差计算方法,分析了Q标准差有关谱仪的几何布局、中子的波长弥散对其的影响。介绍了一维Q分辨高斯函数计算方法。结合两个具体谱仪布局和一个理想实心球体的形状因子曲线,卷积得到了不... 介绍了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分辨率函数及其相关的Q标准差计算方法,分析了Q标准差有关谱仪的几何布局、中子的波长弥散对其的影响。介绍了一维Q分辨高斯函数计算方法。结合两个具体谱仪布局和一个理想实心球体的形状因子曲线,卷积得到了不同谱仪布局下形状因子的弥散曲线,对精确分析中子小角散射数据,应结合使用谱仪分辨率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小散射谱仪 Q分辨率 形状因子 计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品质的聚焦透镜组设计
6
作者 陈良 彭梅 +2 位作者 孙良卫 田强 陈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2-316,共5页
根据中子聚焦透镜基本原理,结合绵阳中子小角散射谱仪最小Q布局,设计了一套旨在提高该谱仪品质的聚焦透镜组,并分别计算了使用该透镜组的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在样品位置中子强度、谱仪最小Q值和谱仪Q分辨率的改善情况。
关键词 中子小散射谱仪 品质改善 聚焦透镜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探测器标定测试方法
7
作者 陈良 彭梅 +1 位作者 孙良卫 陈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6-659,共4页
介绍了用于中子小角散射谱仪上的二维位敏探测器标定测试方法。通过对MK-640N-1类型二维位敏探测器的3个重要指标:探测器效率、探测器分辨率和探测器单元均匀性的测试和计算,得到了重要的数据指标,对实验的数据的准确分析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 中子小散射谱仪 二维位敏探测器 标定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小角散射实验中放射性样品伴随γ抑制
8
作者 孙良卫 刘栋 +2 位作者 黄朝强 陈良 陈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0,共5页
为抑制中子小角散射实验中伴随γ辐射的影响,研究弱散射能力中子辐照样品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探测器获取的散射信号。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探测器的阳极工作电压,伴随γ辐射信号在全背底中的贡献比例降低,二维散射图谱环向均匀性大幅提升... 为抑制中子小角散射实验中伴随γ辐射的影响,研究弱散射能力中子辐照样品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探测器获取的散射信号。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探测器的阳极工作电压,伴随γ辐射信号在全背底中的贡献比例降低,二维散射图谱环向均匀性大幅提升,散射信号的信噪比明显提高;根据辐照样品特性优选探测器阳极工作电压,可抑制伴随γ辐射的影响,改善样品的散射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掺硼铝合金 辐照锆合金 γ抑制 中子小散射 背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散射介质中子输运计算的角度相关附加再平衡加速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巨海涛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利用最小二乘有限元离散坐标方法,对一阶中子输运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给出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角度相关附加再平衡加速算法,采用附加修正量的办法达到再平衡的原理加速计算过程,同时也给出了其外推算法。将算法应用到强散射介质中子输... 利用最小二乘有限元离散坐标方法,对一阶中子输运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给出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角度相关附加再平衡加速算法,采用附加修正量的办法达到再平衡的原理加速计算过程,同时也给出了其外推算法。将算法应用到强散射介质中子输运方程的计算中,一些基准问题的数值结果表明,计算速度可加速到原来的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相关附加再平衡 中子输运 散射 加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群中子散射角分布L阶截断出负的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5-410,共6页
蒙特卡罗方法或离散纵标法模拟多群中子输运方程,散射角分布通常按Legendre级数展开,取L阶截断近似。当L较小时,近似角分布在[-1,1]定义域的多处出负,面积不归一,进而导致非物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矩和Legendre系数等价关系,给... 蒙特卡罗方法或离散纵标法模拟多群中子输运方程,散射角分布通常按Legendre级数展开,取L阶截断近似。当L较小时,近似角分布在[-1,1]定义域的多处出负,面积不归一,进而导致非物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矩和Legendre系数等价关系,给出离散广义Gauss求积组,并用该求积组作节点构造等概率阶梯函数,逼近实际角分布,从而消除非物理解。计算取得了与实验和连续截面蒙特卡罗MCNP程序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 散射 分布 Legendre级数 出负 阶梯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编码数字超表面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减及波达角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群焰 王思然 +1 位作者 戴俊彦 程强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传统的波达角(DOA)估计方法的实现通常基于相控阵天线系统,而其高昂的硬件成本限制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此外相控阵天线普遍不具备隐身性能,其在工作频段内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普遍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时空编码(STC)... 传统的波达角(DOA)估计方法的实现通常基于相控阵天线系统,而其高昂的硬件成本限制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此外相控阵天线普遍不具备隐身性能,其在工作频段内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普遍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时空编码(STC)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同时实现RCS缩减和DOA估计的方法,并利用一款毫米波超表面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的波达角估计误差在1°以内,同时RCS缩减大于10 dB,为DOA估计和RCS缩减功能的集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估计 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减 时空编码数字超表面 毫米波 时空编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与锌离子缔合效应的中子小角散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健 徐延平 +3 位作者 杨同华 贺进田 李连之 周永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采用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对系列溶液样品进行测量,直接获得锌离子-人血清白蛋白分子配位体的亚微观结构参数。结合平衡透析法实验结果和其它已知条件,定量地描述了锌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相互作用的微观过程,其结果与传统化... 采用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对系列溶液样品进行测量,直接获得锌离子-人血清白蛋白分子配位体的亚微观结构参数。结合平衡透析法实验结果和其它已知条件,定量地描述了锌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相互作用的微观过程,其结果与传统化学和生化方法所得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锌离子 中子小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中子散射相机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英伟 宋玉收 +3 位作者 吴冬冬 刘鲁涛 周志波 武朝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2-1638,共7页
为了探究使用中子散射成像法对核材料的定位分辨率和测距精度与源项方位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定位性能的可行方案,本文利用Geant4软件模拟了位于不同方位的Cf-252中子源成像过程。使用交点反投影成像法与双目视觉测距法进行二维成像与测... 为了探究使用中子散射成像法对核材料的定位分辨率和测距精度与源项方位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定位性能的可行方案,本文利用Geant4软件模拟了位于不同方位的Cf-252中子源成像过程。使用交点反投影成像法与双目视觉测距法进行二维成像与测距,研究了定位误差与中子源方位之间的依赖性。研究表明:源项位置距离成像平面中心越远,成像效果越差,当改变探测系统布置时可能出现定位死区,并且通使探测器面向源项所在方向会增强成像性能。本文提出的快速定位未知位置中子源或核材料的方法及探测器布置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散射成像 交点反投影成像 双目视觉测距 核材料定位 蒙特卡罗模拟 快速定位 液闪探测器 双目对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用17-4沉淀硬化不锈钢阀杆热老化微结构小角中子散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佩佩 李天富 +3 位作者 白冰 佟振峰 王子军 刘蕴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83-2288,共6页
17-4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阀杆广泛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中,该阀杆在高温(300~350℃)下长期服役时面临热老化脆化问题,影响核电站安全。本文针对核电站实际服役的阀杆样品,开展了小角中子散射实验,结合冲击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 17-4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阀杆广泛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中,该阀杆在高温(300~350℃)下长期服役时面临热老化脆化问题,影响核电站安全。本文针对核电站实际服役的阀杆样品,开展了小角中子散射实验,结合冲击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分析等,将严重老化与轻微老化的阀杆样品进行对比,研究了试样在长期热时效过程中内部nm结构的变化。冲击试验、断口的扫描电镜和金相组织图像显示,严重老化的阀杆发生了明显的脆化现象。利用多分散小球模型和Porod定律对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球形nm析出物直径约为1nm,随着热老化程度的加剧,nm析出物尺寸变大,体积分数增多约19%。小角中子散射结果与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变化有明显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中子散射 17-4沉淀硬化不锈钢 阀杆 nm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纳米析出物的磁小角中子散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士博 李天富 +9 位作者 刘蕴韬 孙凯 白冰 Uwe Keiderling Daniel Clemens 王子军 刘荣灯 魏国海 余周香 陈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7-433,共7页
本文充分发挥中子对磁灵敏、穿透力强等技术优势,利用加载磁场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技术研究核电站实际服役14年的阀杆17-4PH不锈钢样品。结果表明,与不加磁场时相比,加载磁场条件下二维散射图谱呈明显各向异性,在散射矢量垂直于磁场方向上... 本文充分发挥中子对磁灵敏、穿透力强等技术优势,利用加载磁场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技术研究核电站实际服役14年的阀杆17-4PH不锈钢样品。结果表明,与不加磁场时相比,加载磁场条件下二维散射图谱呈明显各向异性,在散射矢量垂直于磁场方向上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利用多分散球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合原子探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衬度的增加降低了Cu析出物周围元素分布不均匀对散射的相对贡献,从而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获得Cu纳米析出物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中子散射 纳米析出相 磁性散射 17-4PH不锈钢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成像的氢散射校正方法
16
作者 游绍初 贺林峰 +4 位作者 武梅梅 李正耀 阮世豪 王天韵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8-2204,共7页
中子成像可无损地探测样品内部的成份和结构等信息,已应用于诸多领域中材料的定量分析。中子成像对样品中的含氢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时,由于氢的总散射截面大于吸收截面,散射中子会降低图像质量,严重干扰定量分析。已有的散射校正方法各自... 中子成像可无损地探测样品内部的成份和结构等信息,已应用于诸多领域中材料的定量分析。中子成像对样品中的含氢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时,由于氢的总散射截面大于吸收截面,散射中子会降低图像质量,严重干扰定量分析。已有的散射校正方法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不适用所有样品、或增加曝光时间或数据处理复杂等。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散射校正方法—双探测器法,并对水层样品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水层厚度与实际厚度基本一致,验证了双探测器法是一种可行的散射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照相 定量分析 散射校正 能谱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角中子散射表征页岩闭孔结构与演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林浩 徐嫣然 +6 位作者 孙梦迪 蒋恕 张钰莹 Chunming Wu 张介辉 梁兴 王高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0-323,共14页
随着页岩孔隙网络结构表征更加精细与定量化,页岩中闭孔含量、结构与演化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研究页岩的闭孔特征,通过小角中子散射、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对四川盆地威201(W201)井中下志留统龙马... 随着页岩孔隙网络结构表征更加精细与定量化,页岩中闭孔含量、结构与演化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研究页岩的闭孔特征,通过小角中子散射、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对四川盆地威201(W201)井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上奥陶统五峰组页岩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中的闭孔含量及孔隙结构进行了测定,同时分析了闭孔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W201井页岩在三个层位中均有闭孔发育,且闭孔的发育均与有机孔隙网络体系有关。发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所测得的分形维数与闭孔率存在良好地正相关性。对于三个层位深度的纵向分析发现,随着深度的增加页岩压汞闭孔率逐渐升高,其主要原因是随着页岩孔喉的变化,小孔喉不断消失,汞可充注的孔喉下限将会增大。通过对比氮气吸附和小角中子散射的结果显示W201井的闭孔孔径从大到小依次为五峰组页岩、龙马溪组页岩和筇竹寺组页岩。对页岩储层中闭孔特征的研究可以为评价页岩储层的储集性和渗透性提供新的思路,在页岩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也具有重要的地质与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 小角中子散射 流体注入法 孔隙结构 海相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宽角域散射中心聚类
18
作者 贺俊杰 郑胜 +3 位作者 曾曙光 曾祥云 胡承鑫 金汉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15-5420,共6页
宽角域合成孔径雷达(wide-angl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WA-SAR)有着更广泛的角度覆盖范围,基于此得到的宽角域散射中心(wide-angle scattering centers,WA-SCs)包含了目标物体更加丰富的电磁散射特征,这对雷达的目标建模、目标识别... 宽角域合成孔径雷达(wide-angl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WA-SAR)有着更广泛的角度覆盖范围,基于此得到的宽角域散射中心(wide-angle scattering centers,WA-SCs)包含了目标物体更加丰富的电磁散射特征,这对雷达的目标建模、目标识别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克服WA-SCs数据维度高、所含信息复杂的特点,并从中提取出所需的目标物体特征,采取密度峰值聚类(density peak clustering,DPC)算法研究WA-SCs。基于SLICY模型数据,从聚类内部评价指标、聚类可视化和算法自动化程度3个方面,将本文算法与经典的K-means、DBSCAN和MeanShift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PC算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高维数据适应性强、聚类精度高等优点,有望为后续的一系列基于WA-SCs的目标建模、目标识别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散射中心 密度峰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纳米线阵列的掠入射中子小角散射研究
19
作者 徐新宇 付振东 +10 位作者 郝丽杰 马小柏 孙凯 陈东风 刘蕴韬 赵晨博 刘青芳 王建波 Vitaliy Pipich 冯尔玺 吴宝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54-2460,共7页
本文采用掠入射中子小角散射(GISANS)技术,研究了沉积在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中的Co磁性纳米线阵列的空间结构,利用计算机软件对GISANS实验进行了理论模拟,并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ISANS实验结果、GIS... 本文采用掠入射中子小角散射(GISANS)技术,研究了沉积在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中的Co磁性纳米线阵列的空间结构,利用计算机软件对GISANS实验进行了理论模拟,并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ISANS实验结果、GISANS理论模拟结果和SEM实验结果三者相吻合。纳米线直径约为60 nm,纳米线中心平均距离约为121 nm,垂直于样品表面相互平行排列,在样品平面内呈现出二维局域六角有序排布。本工作证明了GISANS实验技术结合计算机理论模拟,是研究纳米线阵列及类似纳米体系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掠入射中子小散射 纳米线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物背景角域后向散射分布特性研究
20
作者 田博 何海军 +1 位作者 钟海超 李铁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针对采用平均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对地空炸毫米波引信回波仿真时,因照射区域内入射角度散布较大造成仿真精度不足的问题,对复杂地物背景后向散射特性测试的远场条件进行了讨论,修正了复杂地物背景毫米波近场测试远场条件表达式,提出一种针... 针对采用平均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对地空炸毫米波引信回波仿真时,因照射区域内入射角度散布较大造成仿真精度不足的问题,对复杂地物背景后向散射特性测试的远场条件进行了讨论,修正了复杂地物背景毫米波近场测试远场条件表达式,提出一种针对引信对地探测的复杂地物背景角域后向散射分布建模方法,构建基于实测数据优化的土耕地、水泥地等背景角域后向散射场,分析其对引信探测响应回波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接近垂直入射情况下与传统乌拉比模型比较一致性较好,接近水平入射情况下比乌拉比模型后向散射系数小2~4 dB。利用该引信回波算法提高了毫米波引信探测仿真精度,可为对地空炸毫米波引信探测器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后向散射 对地空炸引信 域后向散射系数 散射分布函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