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光学测量设备测量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的一致性评估
1
作者 杨兰 何玉枚 +3 位作者 赵芳 韩媛 夏桂花 徐曼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4-819,共6页
目的比较角膜内皮镜SP-1P、IOLMaster 700、Pentacam HR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及RTVue XR-OCT 4种不同设备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和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连续选取2022年1—5月于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拟行角膜屈光... 目的比较角膜内皮镜SP-1P、IOLMaster 700、Pentacam HR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及RTVue XR-OCT 4种不同设备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和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连续选取2022年1—5月于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低中度近视患者50例50眼,由同一检查者分别采用角膜内皮镜SP-1P、IOLMaster 700、Pentacam HR和RTVue XR-OCT测量CCT,比较4种仪器测量CCT值的差异;分别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评估各种仪器测量CCT值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角膜内皮镜SP-1P、IOLMaster 700、Pentacam HR和RTVue XR-OCT测得的CCT平均值分别为(522.68±30.08)、(544.06±32.85)、(541.00±31.75)和(528.86±31.60)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9,P=0.002),其中角膜内皮镜SP-1P测量值低于IOLMaster 700和Pentacam HR,IOLMaster 700测量值高于RTVue XR-O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角膜内皮镜SP-1P与IOLMaster 700、角膜内皮镜SP-1P与Pentacam HR、角膜内皮镜SP-1P与RTVue XR-OCT、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HR、IOLMaster 700与RTVue XR-OCT、Pentacam HR与RTVue XR-OCT测量的CCT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988、0.980、0.988、0.981、0.982、0.973,均P<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内皮镜SP-1P与RTVue XR-OCT、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HR测量CCT值的95%一致性界限(95%LoA)分别为-16.46~6.14、-10.56~14.48μm,分别有3个(6%)、2个(4%)点落在95%LoA外,测量CCT差异均值线与0距离较小,一致性较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可以接受。结论角膜内皮镜SP-1P与RTVue XR-OCT、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HR测量低中度近视患者CCT的值较接近,一致性好,可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镜 IOLMASTER Pentacam HR RTVue XR-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与A型超声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成拾明 李岩 +2 位作者 黄锦海 周霞 许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背景中央角膜厚度(CCT)是眼前节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角膜屈光手术、青光眼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接触式A型超声检查仍是测量CCT的金标准,但其具有接触性、中央定位差等缺点,眼科医师始终致力于寻找更为方便、能够替代A型超声... 背景中央角膜厚度(CCT)是眼前节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角膜屈光手术、青光眼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接触式A型超声检查仍是测量CCT的金标准,但其具有接触性、中央定位差等缺点,眼科医师始终致力于寻找更为方便、能够替代A型超声测量CCT的非接触式仪器。目的系统评价Pentacam与A型超声测量正常人CCT的差别。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有关Pentacam与A型超声测量正常人CCT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RcvMan5.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可信区间(c,)为分析统计量。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用倒漏斗图法对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有26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14篇,总样本量3677眼。纳入文献的结果存在异质性(P=0.0003,I2=56%)。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显示Pentacam与A型超声对正常人CCT测量值的差值为1.74μm,Pentacam与A型超声测得的C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74,95%CI:-0.69~4.16,P〉0.05)。敏感性分析使用固定效应模型,Pentacam的测量值大于A型超声2.73μm,结合临床此差异无临床意义;除外样本量大于100眼的研究,Pentacam的测量值大于A型超声2.64μm,差异无临床意义。倒漏斗图未发现明显发表偏倚。结论Pentacam与A型超声测量的正常人CCT值差异较小,可以互相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 A型超声 中央角膜厚度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角膜屈光状态和中央角膜厚度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竺向佳 周鹏 +2 位作者 何雯雯 张可可 卢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9-833,共5页
背景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目前白内障治疗的主流术式,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受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角膜屈光和中央角膜厚度(CCT)改变的影响,其中角膜屈光改变和CCT对视力波动的影响研究较少. 目的... 背景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目前白内障治疗的主流术式,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受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角膜屈光和中央角膜厚度(CCT)改变的影响,其中角膜屈光改变和CCT对视力波动的影响研究较少. 目的 分析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患者的视力波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2.6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折叠型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5例29眼,白内障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14d及术后1个月、2个月进行电脑验光和主觉验光,检查术眼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CCT及角膜散光值,结果均采用矢量分析法.对术眼手术前后UCVA、BCVA、等效球镜度(SE)、角膜散光值和CCT进行比较,并分析UCVA和BCVA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术眼术后1d平均UCVA(LogMAR)为0.52±0.06,2个月为0.64±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1,P<0.05);术眼术后1d平均BCVA(LogMAR)为0.24±0.04,术后2个月为0.1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1,P<0.05).术眼术后1、14、60 d的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2,P=0.039),术后1d的SE为(-1.74±0.28)D,术后14 d为(-1.99±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5,P<0.05);术眼术后2个月SE为(-1.69±0.24)D,明显低于术后14d的S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7,P<0.05).术眼术前J0成分为(0.06±0.06)D,术后1d增加到(0.29±0.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P<0.01);术后14 d J0成分为(0.38±0.07)D,明显高于术后1d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7.858,P<0.01);术后2个月J0成分为(0.27±0.07)D,与术后14d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5.649,P<0.01).术眼手术前后CC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92,P<0.001).术眼术前平均CCT为(547.1±25.3) μm,术后ld为(599.4±56.9)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6,P<0.01),至术后14 d为(557.0±27.1)μm,明显低于术后l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5,P<0.01),术后2个月时CCT为(551.0±25.9) μm,与术后14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2,P<0.05).术后UCVA仅与角膜J45相关,UCVA=0.513-1.183×C J45(F=16.724;t=-4.089,P=0.026);BCVA仅与CCT相关,BCVA=-1.314+0.003×CCT(F=22.322;t =4.725,P=0.018). 结论 在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2.6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术后早期术眼UCVA呈下降趋势,其波动主要受角膜散光改变的影响;而BCVA呈上升趋势,主要受CCT改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视力 中央角膜厚度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ius和Pentacam测量前房深度及中央角膜厚度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岩 成拾明 +2 位作者 杨欣 黄锦海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265,共4页
背景眼前节解剖结构的生物学测量参数对于青光眼、眼外伤的诊治及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Sirius与Pentacam测量前房深度及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并对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收集温州... 背景眼前节解剖结构的生物学测量参数对于青光眼、眼外伤的诊治及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Sirius与Pentacam测量前房深度及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并对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在校学生38名,其中男20人,女18人;年龄23~32岁。每位受检者右眼分别用Pentacam和Sirius对前房深度和CCT进行测量,每种仪器对每眼测量3次,取平均值进行各种仪器的重复性和一致性评价,并对两种测量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和一致性评价。结果Pentacam测量的前房深度为(3.18±0.21)mm,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95,变异系数(CV)为0.066;Sirius测量的前房深度为(3.22±0.21)mm,ICC为0.996,CV为0.065。两种仪器测量前房深度的差值为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5,P〈0.05);两种仪器测量前房深度的相关系数r=0.977;95%一致性区间为(-0.04—0.13)lqlm,位于均值的1个标准差区间±0.21//ml内,此结果临床上可以接受。Pentacam测量的CCT为(535±33)μm,ICC为0.994,CV为0.062;Sirius测量的CCT为(537±36)μm,ICC为0.999,CV为0.067。两种仪器测量的CCT相差2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1,P〉0.05);两种仪器测量CCT的相关系数r=0.985;95%一致性区间为(-11.64—15.65)μm,位于均值的1个标准差区间±34.27μm内,此结果临床上可以接受。结论Sirius与Pentacam测量前房深度及CCT的一致性较好,两种方法在对眼前节参数的测量时可相互替代,为临床眼前节参数的测量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测量/Sirius PENTACAM 前房深度 中央角膜厚度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玲娟 赵靖 +2 位作者 谢立信 吴洁 孙大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眼志愿者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FD-OCT测量值为(530.74±31.74)μm,Visante OCT为(554.06±33.32)μm,A超为(531.61±31.76)μm。三种测量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3,P<0.01)。两两比较显示:FD-OCT测量结果与A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与A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和FD-OCT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949),前者所测中央角膜厚度较后者厚(23.32±10.46)μm,两者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0.46~26.17μm。结论 A超作为目前角膜厚度测量的金标准,随着检查舒适度、检查速度等要求的提高,使用渐显局限。新的角膜测厚仪的出现,有望改善这些问题,但是诊断分析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测量结果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A超角膜测厚仪 FD-OCT Visante OCT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下降后中央角膜厚度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比较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华 梁远波 +5 位作者 范肃洁 唐炘 孙霞 王涛 孙兰萍 王宁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和眼部其他参数的异同。方法观察7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6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眼压控制后每例患者接受A超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中... 目的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和眼部其他参数的异同。方法观察7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6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眼压控制后每例患者接受A超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中央角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轴长度。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是(576.97±50.93)μ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543.35±35.85)μm,两组之间中央角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中央角膜厚度为(544.68±33.53)μm,比急性发作眼薄,对侧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央角膜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8)。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轴长度为(21.71±1.14)m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为(22.20±1.21)mm,两组之间的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深度(2.42±0.39)m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为(2.45±0.31)mm,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晶状体厚度(4.84±0.39)m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为(4.81±0.43)mm。两组之间的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相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央角膜厚度较厚,可能是急性高眼压后角膜水肿造成,而前房浅、眼轴短可能是其急性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中央角膜厚度 超声测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系统测量正常人眼表面麻醉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叶娅 沈政伟 +2 位作者 尹禾 李丽 吴金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并研究Pentacam系统与A超测量正常人眼表面麻醉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为临床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50眼)正常人分别应用Penta...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并研究Pentacam系统与A超测量正常人眼表面麻醉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为临床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50眼)正常人分别应用Pentacam系统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Pentacam系统的测量时间包括使用表面麻醉药前及使用表面麻醉药后,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表面麻醉药前Pentacam系统和A超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4.50±26.24)μm和(544.84±28.02)μm,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结果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P<0.001)。Pentacam系统测量正常人在表面麻醉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面麻醉后的厚度为(549.76±27.09)μm,表面麻醉前后测量结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P<0.001)。A超表面麻醉前后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结论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进行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结果准确、全面、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Pentacam系统测得的麻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有变化,表面麻醉后所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较表面麻醉前略增加,不具显著临床意义,对临床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 中央角膜厚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及与眼压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卫群 张幼梅 +1 位作者 史苏爱 田庆丰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9-529,共1页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测量 眼压 高眼压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测量数值差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潘红飙 鲍建 +1 位作者 顾永昊 吴章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1,174,共3页
目的分析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测量数值差异的原因。方法近视患者143例(286眼),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选用右眼CCT测量值进行观察。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后,A组按常规滴用托吡卡胺闭眼散瞳;B组不滴... 目的分析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测量数值差异的原因。方法近视患者143例(286眼),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选用右眼CCT测量值进行观察。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后,A组按常规滴用托吡卡胺闭眼散瞳;B组不滴用托吡卡胺仅闭眼;C组按常规滴用托吡卡胺后闭眼2min,然后睁开。60min后测量CCT,测量后,3组均正常睁眼15min后再测CCT,比较前后3次CCT测量数值。结果A组3次CCT测量结果分别为(535.11±36.40)μm、(548.50±35.91)μm、(538.09±36.17)μm,B组(531.09±31.93)μm、(543.61±31.53)μm、(533.41±31.84)μm,C组(524.84±30.32)μm、(525.56±30.29)μm、(525.08±30.34)μm;A组、B组第2次、第3次测量值均较第1次测量值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组3次CCT测量值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第2次测量值比较,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第3次测量值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闭眼导致缺氧是引起散瞳前后CCT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散瞳 闭目 托吡卡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前部巩膜厚度与中央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梅 乔荣华 +3 位作者 潘英姿 才瑜 方圆 王捷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9-253,共5页
背景巩膜厚度与青光眼关系密切,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不同,其巩膜厚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有一定争议。目的研究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前部巩膜厚度(AST)、中央角膜厚度(CCT)和眼轴长度间的关系。方法采用... 背景巩膜厚度与青光眼关系密切,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不同,其巩膜厚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有一定争议。目的研究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前部巩膜厚度(AST)、中央角膜厚度(CCT)和眼轴长度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设计。纳入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门诊的连续患者160例,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34例34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37例3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35例35眼及高眼压症(OHT)17例17眼,对照组为早期白内障患者37例37眼。分别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眼部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各组患者的CCT、AST及眼轴长度,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系统测量颞侧巩膜突后2mlTl处的巩膜厚度。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和SNK.q检验对各组的测量参数进行比较,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法对上述各组患者AST、CCT及眼轴长度问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ACG组、POAG组、NTG组及OHT组的CCT值分别为(535.54-+5.20)、(550.47-+5.28)、(521.61±5.07)和(575.75±7.76)txm,对照组为(535.06±5.06)Ixm,5个组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60,P=0.000),其中OHT组的CCT值较其他各组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POAG组的CCT值较PACG、NTG及对照组均增加(P=0.046、0.000、0.040),NTG组及PACG组与对照组间C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50、0.060)。PACG组、POAG组、NTG组及OHT组AST值分别为(0.593±0.050)、(0.600±0.050)、(0.592±0.060)、(0.610±0.060)mm,对照组为(0.604-t-O.060)mm,5个组间A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00,P=0.590)。PACG组的眼轴长度短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POAG组和NTG组患者的CCT与AST呈正相关(POAG:r=0.445,P=0.008;NTG:r=0.400,P=0.014)。结论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的CCT不同,AST无明显不同;POAG患善碍NTr由善的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厚度 中央角膜厚度 眼轴长度 超声生物显微镜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中央角膜厚度变化与眼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明玥 肖伟 +1 位作者 濮伟 赵岱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1-934,共4页
目的测量并观察生后12个月以内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患儿术后术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眼压(intralocular pressure,IOP)的变化。方法选取26例(49眼)生后12个月内行白内障摘出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为观察组,... 目的测量并观察生后12个月以内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患儿术后术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眼压(intralocular pressure,IOP)的变化。方法选取26例(49眼)生后12个月内行白内障摘出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为观察组,按行手术时月龄分为三组:1组:月龄≤3个月,2组:3个月<月龄≤6个月;3组:6个月<月龄≤12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测量术眼CCT与IOP。另选取与各观察组最后一次随访时的患儿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相对正常眼婴幼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CCT为(578.39±47.79)μm、(581.34±51.54)μm、(588.29±49.90)μm,均显著大于术前(563.56±37.14)μm及对照组(534.96±40.34)μm(均为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IOP测量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IOP测量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CCT与IOP线性相关(r=0.538,P=0.004)。结论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的CCT显著大于正常同龄婴儿,且与IOP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中央角膜厚度 眼压 白内障摘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江娉 廖敏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1-973,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75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A组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采用角膜内皮计观察角膜内皮并进行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CEC)计数,同时采用OCT检查术眼CCT。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BCVA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BCVA好于A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CEC数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CE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CEC计数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CCT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 A组CCT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较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更有利于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更符合眼部生理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白内障囊外摘出 中央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压的关系 被引量:17
13
作者 沈伟 丁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 探讨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与眼压 ( 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近视眼患者 6 59例 12 6 4眼的CCT及 IO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 CCT为自变量 X,IOP为应变量 Y,可...  目的 探讨近视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与眼压 ( 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近视眼患者 6 59例 12 6 4眼的CCT及 IO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 CCT为自变量 X,IOP为应变量 Y,可得直线回归方程 Y =- 2 .36 33+0 .0 34 7X ( P <0 .0 1) ,若根据 CCT将本组病例分为 4组 ,CCT 值分别为 4 86 .18μm ± 12 .10 μm、 52 7.6 9μm ±13.0 4 μm、56 8.87μm± 13.11μm、6 12 .2 5μm± 11.0 7μm,则 4组 IOP分别为 14 .34 m m Hg± 2 .4 8mm Hg ( 1k Pa =7.5mm Hg )、 15.96 m m Hg± 2 .70 m m Hg、 17.4 5m m Hg±2 .39mm Hg、18.4 8mm Hg± 2 .4 1m m Hg,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1)。若以屈光度分 4组 ,其值分别为 2 .2 6 D±0 .14 D、4 .53D± 0 .87D、 7.2 9D± 0 .91D、12 .75D± 3.53D,则4组 IOP分别为 16 .4 5mm Hg± 2 .4 8m m Hg、16 .52 m m Hg±2 .75mm Hg、 16 .57mm Hg± 2 .83m m Hg、 16 .80 mm Hg±2 .6 6 mm Hg,无组间差异 ( P>0 .0 5)。结论 近视眼 IOP随CCT增加而增高并成正相关 ,与近视屈光度无关。CCT为影响 IOP检测的一个重要因素 ,检查 CCT有助于更正确地估计 I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中央角膜厚度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无虹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异常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志强 许永根 王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5,152,共3页
目的测量先天性无虹膜患者与正常人的中央角膜厚度,分析差异存在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2008-2009年我院7名确诊为先天性无虹膜患者(14只眼),通过角膜内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通过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的厚度,50只正常... 目的测量先天性无虹膜患者与正常人的中央角膜厚度,分析差异存在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2008-2009年我院7名确诊为先天性无虹膜患者(14只眼),通过角膜内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通过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的厚度,50只正常眼做对照。结果患者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为(645±32.8)μm,正常人为(552±35.6)μm,无虹膜患者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内皮镜检查显示无虹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均正常。结论先天性无虹膜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明显增加,中央角膜厚度的增加与角膜内皮细胞无关;对于无虹膜患者进行眼压测量,结果会过高估计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虹膜 中央角膜厚度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对兔眼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上皮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琼 黄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7-631,共5页
目的研究5g.L-1盐酸丙美卡因(proparacaine Hydrochloride,PH)滴眼液对兔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角膜上皮层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全部随机选择一眼进行实验,先后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 目的研究5g.L-1盐酸丙美卡因(proparacaine Hydrochloride,PH)滴眼液对兔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角膜上皮层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全部随机选择一眼进行实验,先后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并记录,取其均值作为基准CCT。在兔眼结膜囊内滴入1滴5g.L-1PH滴眼液后1min、3min、6min、9min、12min、15min、18min、21min先后使用以上两种方法测量其CCT值并记录。同时在滴表面麻醉药前和滴表面麻醉药后各时间段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层是否有形态学变化。结果滴PH前Pentacam、A超所测基准兔眼CCT分别为(350.50±16.40)μm、(330.65±17.08)μm。滴PH后Pentacam所测CCT在1min时为(362.00±16.74)μm,与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in时为(354.80±17.79)μm,与滴PH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后各时间点CCT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A超在滴PH前后CCT均未见明显变化(均为P>0.05)。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滴PH前后角膜上皮细胞有变化,呈现轻微水肿特征,角膜其他各层结构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Pentacam在评估角膜测厚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5g.L-1PH滴眼液对兔眼Pentacam测量在1min内有影响,对A超则影响不明显;兔眼在滴用5g.L-1PH滴眼液3min后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厚度更为合理;5g.L-1PH滴眼液可引起兔眼角膜浅表上皮细胞层形态学改变,可在24h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盐酸丙美卡因 角膜上皮细胞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方法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宏霞 陶晨雯 +3 位作者 刘苏冰 聂晓丽 买志彬 辛宝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角膜测厚仪(A超)、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傅立叶域眼前节断层扫描仪(RTVue-OCT)和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的差异及一致性。方法分别用A超、Srius、RTVue-OCT和Orb... 目的探讨超声角膜测厚仪(A超)、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傅立叶域眼前节断层扫描仪(RTVue-OCT)和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的差异及一致性。方法分别用A超、Srius、RTVue-OCT和Orbscan Ⅱ测量近视患者85例(170眼)的CCT,用配对t检验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用Bland-Altman分析对其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 A超、Sirius、RTVue-OCT和OrbscanⅡ测得的CCT值分别为(531.77±34.98)μm、(531.84±35.86)μm、(521.34±34.43)μm、(530.78±41.00)μm,RTVue-OCT的测量值最小,与其他3种测量仪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其他3种仪器测量结果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线性相关显示4种测量方法两两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均为P=0.000)。Bland-Altman分析显示4种测量方法均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4种仪器均可以作为CCT的测量工具,但相互替代使用需要慎重。RTVue-OCT测量的CCT值较小,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 傅立叶域眼前节断层扫描仪 超声角膜测厚仪 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 中央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节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中央角膜厚度自动测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舒鹏 孙延奎 田小林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9-623,共5页
为了自动获取所需医学参数,辅助医生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的中央角膜厚度自动测量方法.采用边缘检测算子获得眼前节组织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中的初始边缘,然后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对初始中央角膜上边缘进行圆弧... 为了自动获取所需医学参数,辅助医生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的中央角膜厚度自动测量方法.采用边缘检测算子获得眼前节组织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中的初始边缘,然后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对初始中央角膜上边缘进行圆弧拟合,进一步提取中央角膜下边缘并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圆弧拟合,根据得到的中央角膜上下边缘计算中央角膜厚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排除图像中时常出现的中央亮线干扰,实时而准确地提取中央角膜上下边缘,得到的中央角膜厚度计算结果与人工分析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眼前节组织 中央角膜厚度 随机抽样一致性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华 毕明超 宋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5-778,共4页
目的:比较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的中央角膜厚度(CCT),评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AC-OCT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150名大学生志愿者(300眼)的CCT,对2种方法所得的CCT进... 目的:比较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的中央角膜厚度(CCT),评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AC-OCT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150名大学生志愿者(300眼)的CCT,对2种方法所得的CCT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并采用Bland-Alt man plot和Mountain plot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的平均值分别为(530.050±33.611)μm和(543.680±35.088)μm,相关分析显示2种方法呈正相关性(r=0.96,P<0.001)。超声角膜测厚仪比AC-OCT测量的CCT厚13.62μm,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差。结论:AC-OCT和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的CCT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两者之间不能直接替换,但2种测量方法相关性较高,提示可将AC-OCT作为长期观察角膜厚度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超声角膜测厚仪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drin-P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莉 王瑛 王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74-575,共2页
目的探讨Mydrin-P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对151例(302眼)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于Mydrin-P散瞳前后应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观察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结果中央角膜厚度Mydrin-P散瞳... 目的探讨Mydrin-P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对151例(302眼)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于Mydrin-P散瞳前后应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观察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结果中央角膜厚度Mydrin-P散瞳前为(549.40±25.47)μm,散瞳后为(562.14±25.84)μm,两者间差异有非常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Mydrin-P散瞳能够对中央角膜厚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托吡卡胺 散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角膜厚度对3种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和政 张绍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1-68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下Icare回弹式眼压计、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和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ry,DCT)的眼压测量结果,探讨CCT对3种眼压计...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下Icare回弹式眼压计、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和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ry,DCT)的眼压测量结果,探讨CCT对3种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对78例患者152眼分别用Icare、GAT、DCT3种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并进行CCT的测量,对比不同CCT下3种眼压计的测量结果,分析眼压测量值与CCT的关系。结果 在全部受测者中Icare、GAT、DCT测得的眼压均值分别为(19.16±5.03)mmHg(1 kPa=7.5 mmHg)、(18.41±4.52)mmHg和(17.23±3.69)mmHg,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F=7.256,P=0.001)。Icare和GAT的眼压测量值均与CCT显著相关(r=0.341,P<0.001;r=0.333,P<0.001),CCT每改变10μm,Icare的眼压值改变0.47 mmHg,GAT的眼压值改变0.41 mmHg;而DCT的眼压测量值与CCT无显著相关(r=0.032,P=0.699)。结论 Icare、GAT的眼压测量值均明显受CCT的影响,而Icare受CCT影响的程度较GAT的稍大,DCT的眼压测量值基本不受CCT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RE回弹式眼压计 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 动态轮廓眼压计 眼压 中央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