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中央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永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5-101,共7页
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中央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王永祥抗日战争时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民党统治区(国统区)的政治体制形成了“战时体制”。对“战时体制”的中央权力结构、运行机制及评价,学术界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仅就此提... 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中央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王永祥抗日战争时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民党统治区(国统区)的政治体制形成了“战时体制”。对“战时体制”的中央权力结构、运行机制及评价,学术界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仅就此提出自己的初步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统区 中央权力结构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6,共6页
有明一代,其中央政府权力结构实质上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嬗变,即中书省宰相负责制———七大部门分工负责制———监阁体制的演变历程。细考其嬗变的历史背景、始末历程可以看出,皇权至上、分权制衡是明代中央政府权力结构演变的基本指导思... 有明一代,其中央政府权力结构实质上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嬗变,即中书省宰相负责制———七大部门分工负责制———监阁体制的演变历程。细考其嬗变的历史背景、始末历程可以看出,皇权至上、分权制衡是明代中央政府权力结构演变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内在地决定着明代中央政府权力结构演变的走向,进而对明王朝的政权运作、社稷兴衰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中央政府权力结构 分权制衡 监阁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明二年的转折——刘宋孝武帝朝初期政治平衡的构建、瓦解与寒人上位 被引量:4
3
作者 赫兆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7-218,共12页
南朝刘宋孝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要延续文帝重用士族的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协调自己的故吏与文帝旧臣之间的利益关系,于是在文官、武官两个系统中分别安排了颜竣-谢庄-何偃的组合,以及柳元景-王僧达-何尚之的组合,再加上江夏王刘义恭和建... 南朝刘宋孝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要延续文帝重用士族的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协调自己的故吏与文帝旧臣之间的利益关系,于是在文官、武官两个系统中分别安排了颜竣-谢庄-何偃的组合,以及柳元景-王僧达-何尚之的组合,再加上江夏王刘义恭和建平王刘宏这样的皇室代表,孝武帝在中央构建了一个包括甲族、次等士族和皇族在内的相对平衡的权力结构。大明二年,随着刘宏、何偃的相继去世,王僧达被杀,以及此前以颜竣为代表的次等士族多次触犯孝武帝,之前的中央权力平衡完全瓦解,给了以戴法兴为代表的寒人绝佳的获取权力的机会,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孝武帝 中央权力结构 大明二年 寒人掌机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