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西藏的准军事行动(1949—1969)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永虎 李晔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81,共7页
1949至1969年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向西藏分裂势力提供了一系列准军事援助。该援助行动的实质是为美国远东战略利益服务,其目标是利用西藏分裂势力遏制与分裂中国,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为西藏叛乱分子提供情报和准军事训练技术;在西藏实施公路... 1949至1969年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向西藏分裂势力提供了一系列准军事援助。该援助行动的实质是为美国远东战略利益服务,其目标是利用西藏分裂势力遏制与分裂中国,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为西藏叛乱分子提供情报和准军事训练技术;在西藏实施公路袭扰和破坏行动;为达赖集团提供军事物资和活动经费;与印度情报机构开展针对中国的情报合作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央情报局 西藏 准军事行动 冷战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情报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昱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8,共10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十分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信息来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情报评估工作逐步从简单走向成熟,在60年代完成了一系列专门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长篇文件。虽然中情局在分析与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十分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信息来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情报评估工作逐步从简单走向成熟,在60年代完成了一系列专门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长篇文件。虽然中情局在分析与预测中国经济发展时有不少错误,但是也不乏深入精辟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情报局 中国经济 情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六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局势的评估和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奎松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6,共8页
根据美国公布的档案分析,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48年至1956年对中国问题的评估和预测,虽然始终缺少直接的情报支撑,其报告也曾表现得随意性较大,但随着这一工作的制度化,报告的起草者已渐渐从对中国较为生疏隔膜,变得越来越熟悉。由于这一... 根据美国公布的档案分析,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48年至1956年对中国问题的评估和预测,虽然始终缺少直接的情报支撑,其报告也曾表现得随意性较大,但随着这一工作的制度化,报告的起草者已渐渐从对中国较为生疏隔膜,变得越来越熟悉。由于这一时期美国在中国的侦察手段单一和欠缺,情报局的评估和预测未必准确,但其报告基本上保持了一种比较客观和肯定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8年至1956年 美国中央情报局 中国局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中央情报局披露南非的核武器计划
4
作者 那刹 《国外核新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12,共1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每日报刊评论》1993年1月28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文件最近指出,1979年的“闪光”与爆炸一个爆炸力为3000吨的小型核装置有关。文件说,“实际上,在海上试验核装置,无需多于2—3艘船只或飞机,包括几十个船员和技术... 【国际原子能机构《每日报刊评论》1993年1月28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文件最近指出,1979年的“闪光”与爆炸一个爆炸力为3000吨的小型核装置有关。文件说,“实际上,在海上试验核装置,无需多于2—3艘船只或飞机,包括几十个船员和技术人员。“装置一些适当的诊断仪器,他们就可以在几十个小时内作好试验准备工作,核装置爆炸后几分钟内便可得到所需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情报局 国际原子能机构 诊断仪器 试验准备 海上试验 技术人员 裂变材料 核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苏联战略武器发展的预测
5
作者 华宏勋 《中国航天》 1985年第11期21-22,共2页
在1985年6月底举行的一次美国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和防务拨款小组委员会联席听证会上,中央情报局(CIA)的专家透露了他们对苏联战略武器的估计。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罗伯特·盖茨和负责战略武器的情报官员劳伦斯·盖许温出席了这... 在1985年6月底举行的一次美国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和防务拨款小组委员会联席听证会上,中央情报局(CIA)的专家透露了他们对苏联战略武器的估计。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罗伯特·盖茨和负责战略武器的情报官员劳伦斯·盖许温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央情报局提出的证词预计,到1990年苏联拥有的战略核弹头将从现在的9000个增加到12000至15000个。到1994年,苏联拥有的核弹头将达到16000至21000个。盖许温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央情报局 苏联人 战略武器 美国参议院 副局长 导弹系统 盖茨 洲际弹道导弹 核炸弹 弹道导弹潜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学校揭秘
6
作者 颜平 《国防科技》 2003年第3期59-60,共2页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几十年来,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少间谍学校。由于这些被称为中情局职业间谍“摇篮”的学校都属高度保密的重地,世人对它们鲜有所闻。直至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获得特许进入中情局下属的肯特情报分析学校进行独家专...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几十年来,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少间谍学校。由于这些被称为中情局职业间谍“摇篮”的学校都属高度保密的重地,世人对它们鲜有所闻。直至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获得特许进入中情局下属的肯特情报分析学校进行独家专访,使外界第一次有了与中情局间谍学校“零距离接触”的机会。高度戒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央情报局 间谋学校 谢尔曼-肯特情报分析学校 情报分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情报局反恐别动队走向战场
7
作者 况守忠 《国防科技》 2003年第7期51-53,共3页
2002年11月4日,当“阿尔凯达”基地骨干分子阿布·阿里和他的五名助手驾车穿行于也门沙漠公路时,突然一枚导弹从天而降命中汽车,顿时车上人员全部丧命。这不是电影“007”中的镜头,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准军事部队一“特别行动队... 2002年11月4日,当“阿尔凯达”基地骨干分子阿布·阿里和他的五名助手驾车穿行于也门沙漠公路时,突然一枚导弹从天而降命中汽车,顿时车上人员全部丧命。这不是电影“007”中的镜头,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准军事部队一“特别行动队”/“别动队”(CIA-SA)精心策划的一次暗杀行动,是美国政府“从肉体上消灭恐怖分子”这一被布什总统称之为“直接行动”的反恐新策略的具体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情报局 反恐别动队 “基地”组织 恐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AND 700落户美国中央情报局
8
作者 蓝美 《印刷杂志》 2005年第12期100-100,共1页
10月26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PRINT05展览会上,CIA美国中央情报局订购了一台ROLAND 700五色加联线上光的双面印刷机,配备ColorPilot油墨控制系统、自动清洗装置及其他相关配套设备。
关键词 美国中央情报局 ROLAND 自动清洗装置 双面印刷机 控制系统 配套设备 展览会 芝加哥 CIA 上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特种战争”初期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的评估
9
作者 姜帆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7期14-15,共2页
越南“特种战争”初期,为了掌握中国对美国发动“特种战争”的认识与可能的应对措施,中央情报局采用“国家情报评估”等方式对中国进行了评估。中情局认为尽管中国支持并参与了越南南方革命,但其大规模军事干预越南的可能性不大。中情... 越南“特种战争”初期,为了掌握中国对美国发动“特种战争”的认识与可能的应对措施,中央情报局采用“国家情报评估”等方式对中国进行了评估。中情局认为尽管中国支持并参与了越南南方革命,但其大规模军事干预越南的可能性不大。中情局固守冷战思维,加之其掌握的信息有限,致使其坚信中国大概率不会出兵越南,这诱使美国决策者将战争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特种战争” 中央情报局 中国 国家情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导弹计划与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1956-1976)
10
作者 詹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74,共9页
根据1956年至1976年的美国国家情报评估,美国情报部门基本勾勒了中国导弹计划的发展脉络,但在细节方面,其误判堪称俯拾皆是。这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因素。不过这些评估报告是决策者判断中国军事力量最重要的依据,也是美国对华政策的... 根据1956年至1976年的美国国家情报评估,美国情报部门基本勾勒了中国导弹计划的发展脉络,但在细节方面,其误判堪称俯拾皆是。这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因素。不过这些评估报告是决策者判断中国军事力量最重要的依据,也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情报评估 中国导弹计划 中央情报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情报工作
11
作者 岑万洪(译) 《政工学刊》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47,共1页
这是一篇译自苏军《红星报》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军重视战备形势教育,也可以看出美国是怎样四处伸手,以确保其"全球利益"的。美国社会各界注意到,不久前在华盛顿郊区林格里和弗吉尼亚州的列士敦出现的新大楼... 这是一篇译自苏军《红星报》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军重视战备形势教育,也可以看出美国是怎样四处伸手,以确保其"全球利益"的。美国社会各界注意到,不久前在华盛顿郊区林格里和弗吉尼亚州的列士敦出现的新大楼,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最近新盖的大楼,因为旧的楼房中已经很拥挤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情报局 情报工作 情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情报机构
12
作者 佘卫国 《语言教育》 1998年第1期93-93,共1页
美国有一个由总统直接主理的重要部门,称为“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它权力非常大,国防部、内政部和财经部都隶属其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个附属部门,就是主管一切情报机关的“美国情报委员会”(US Intellig... 美国有一个由总统直接主理的重要部门,称为“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它权力非常大,国防部、内政部和财经部都隶属其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个附属部门,就是主管一切情报机关的“美国情报委员会”(US Intelligence Commission)。由这个委员会直接或间接地管辖着以下情报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组织 情报机构 联邦调查局 技术情报 王挥 国家安全局 政府要员 中央情报局 情报研究 事务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情报部门认为俄“已发生”核材料失窃
13
作者 伍浩松 《国外核新闻》 2005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美国中央情报局 部门 核材料 2005年 放射性材料 恐怖袭击 俄罗斯 委员会 华盛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美国新闻署对华研究类档案评介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继珂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3,共7页
相关学者以往在谈及美国对华研究类档案时,想到最多的应该是中央情报局制定的系列情报评估报告,其次便是美国国务院制作的相关研究报告,但对其他美国政府部门制作的研究报告则甚少了解,美国新闻署的研究报告便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 美国国家档案馆 新闻 中央情报局 评介 馆藏 评估报告 政府部门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分析技术发展迅猛,机遇挑战并存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焰 周斌 《信息通信技术》 2016年第6期4-4,共1页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无处不在。通过分析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大数据,能够发现新的知识和规律,推动行业发展进步。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公司通过面向图像、图片和用户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发现假...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无处不在。通过分析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大数据,能够发现新的知识和规律,推动行业发展进步。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公司通过面向图像、图片和用户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美国帕兰提尔(Palantir)公司通过对电话、网络邮件、卫星影像等大数据分析,协助中央情报局(CIA)获取恐怖极端组织成员的位置信息等。就像借助于显微镜可以看清细胞结构一样,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分析人的行为、情感甚至思维,以及复杂系统运行规律,甚至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技术 假冒伪劣商品 阿里巴巴公司 人类社会 中央情报局 面向图像 用户数据 卫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国家网络安全能力链参与开放环境下的复合博弈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逸 《中国信息安全》 2015年第3期113-114,共2页
网络空间正日趋成为关系国际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自2013年以来,系列事态的发展激起了一轮关注如何有效构建国家网络安全能力的高潮:2013年6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合同制雇员斯诺登向世界披露了“棱镜”系统的存在,并激起了全球社... 网络空间正日趋成为关系国际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自2013年以来,系列事态的发展激起了一轮关注如何有效构建国家网络安全能力的高潮:2013年6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合同制雇员斯诺登向世界披露了“棱镜”系统的存在,并激起了全球社会各种类型行为体的极大关注;2014年3月美国宣布准备放弃商务部通讯管理局对网络地址与名称分配当局(ICANN)的管理,考虑将其转交给一个基于“多边利益相关方模式”构建的国际新机制,则再度引发了对全球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和关键资源如何实施有效管辖的讨论;2014年5月,美国司法部起诉所谓中国黑客的举动,再度向世界表明了美国尝试在网络空间构建并护持严格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秩序以及行为准则的战略决心;与此同时,从2010年开始至2014年下半年,各种类型的非国家行为体,如“维基揭秘”、“匿名”、“四月六日青年运动”以及后来的ISIS等,以及大量通过网络组织动员的行动,从“阿拉伯之春”到“伦敦骚乱”,到“占领华尔街”等,向全球展现了跨国活动网络借助网络的力量挑战国家安全的可能;自2014年12月开始,索尼影业公司遭遇黑客袭击,随后触发朝鲜与美国在网络空间的某种基于对抗的互动博弈,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地面高速扩张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同样在网络空间展开了积极行动,宣称支持该极端组织的黑客团体甚至成功入侵了包括美国中央司令部在内的多个账号,一度停留在研究者假设情景中的网络空间的对抗和攻击以人们未能预见的速度迅速转变成为某种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安全能力 美国中央情报局 博弈 中国 复合 环境 空间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乃伊3:龙帝之墓》:影视艺术与文化冷战
17
作者 胡兰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67-68,共2页
由罗伯·科恩执导,美国环球影业公司耗资1.45亿美元打造的科幻大片《木乃伊3:龙帝之墓》于2008年7月底在全球同步上映。据统计,该片首周在美国以外的27个国家和地区取得突破性6116万美金的票房成绩。
关键词 木乃伊 冷战 美国中央情报局 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 心理战 影视作品 影视艺术 美国人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尼克松》中人物对白的政治寓意
18
作者 袁赞 《电影评介》 2014年第Z1期50-52,共3页
奥利弗·斯通是美国著名的电影导演、编剧和制片人,是一个"戏剧艺术家,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刻画着各种挣扎于困境中的不同人生"[1],曾执导过《华尔街》、《生于七月四日》、《肯尼迪》、《亚历山大大帝》、《布什》等多部... 奥利弗·斯通是美国著名的电影导演、编剧和制片人,是一个"戏剧艺术家,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刻画着各种挣扎于困境中的不同人生"[1],曾执导过《华尔街》、《生于七月四日》、《肯尼迪》、《亚历山大大帝》、《布什》等多部政治题材的电影。同时也是上述多部电影的编剧。他的电影体现着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甚至干预的激烈情绪。[2]他把自己对美国历史和美国政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融入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 奥利弗 生于七月四日 人物对白 布什政府 越南战争 斯通 中央情报局 英语专业 野战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所谓“国际当代艺术是一种美国艺术”
19
作者 黄河清 《中国书画》 2004年第7期120-123,共4页
我以为,"国际当代艺术"形成于二战后的美苏文化冷战。这里首先要弄清何谓"当代艺术"。就这个题目可以写一篇长文或一本书,这里只能简而言之。我个人觉得法国"前卫"艺术杂志ArtPress主编米叶(C.Millet)女... 我以为,"国际当代艺术"形成于二战后的美苏文化冷战。这里首先要弄清何谓"当代艺术"。就这个题目可以写一篇长文或一本书,这里只能简而言之。我个人觉得法国"前卫"艺术杂志ArtPress主编米叶(C.Millet)女士的观点较为简明。她认为所谓"当代艺术"产生于19601969年代,确立于80年代。事实上,"当代艺术"的说法在西方自70年代起,渐渐取代"先锋"(前卫)的说法。之所以会发生"当代艺术"取代了"先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当代艺术 美国艺术 西方艺术史 波洛克 中央情报局 激浪派 现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劳申伯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镜门”事件后的大数据安全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济 《中国信息安全》 2013年第9期78-82,共5页
今年8月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得到了俄罗斯政府的政治庇护,标志着喧嚣一时的“棱镜门”事件暂告一段落。“棱镜门”事件暴露了美国情报机关正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球通信系统和互联网实行全面的实时监控,进... 今年8月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得到了俄罗斯政府的政治庇护,标志着喧嚣一时的“棱镜门”事件暂告一段落。“棱镜门”事件暴露了美国情报机关正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球通信系统和互联网实行全面的实时监控,进行大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关联,引发世界信息安全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事件 棱镜 美国中央情报局 全球通信系统 数据技术 实时监控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