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泽民与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如何处理国家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中央与地方权益关系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重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如何处理国家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中央与地方权益关系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重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的不同,他们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他们的理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毛泽东 邓小平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魏都督制的渊源和定型──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琳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9-65,共7页
曹魏都督制是在建安年间的战争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曹操权置都督诸军事,以统领、指挥原来互不相属的多支军队。东汉以来有御史监军制度,曹或称都督,但却是监督之职。二者名同而实异。都督制度定型于曹丕代汉即魏帝位之时,史传中有明... 曹魏都督制是在建安年间的战争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曹操权置都督诸军事,以统领、指挥原来互不相属的多支军队。东汉以来有御史监军制度,曹或称都督,但却是监督之职。二者名同而实异。都督制度定型于曹丕代汉即魏帝位之时,史传中有明确记载。曹操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而权置都督,但对都督的定型则持慎重态度;曹丕鉴于即位时的严重形势,以都督控御诸州军事,稳定政局,遂正式确立都督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督制 御史中丞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三国志 《宋书·百官志》 曹操 御史台 曹魏 都护将军 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山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3,共7页
中央与地方关系植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之中,是国家结构中的最基本关系之一,它不仅直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而且影响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探索我们党在处理中央... 中央与地方关系植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之中,是国家结构中的最基本关系之一,它不仅直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而且影响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探索我们党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行为范式,对推动我国行政体制进一步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关系
4
作者 刁田丁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5期22-25,共4页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一原则规定,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个社会主义的大...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一原则规定,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来说尤其重要。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初期就强调指出,“必须以全力赴、全神贯注地培养和唤起各地方在经济建设中的较大的主动性”。(《列宁选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权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国家机构 中央集权制 地方分权制 自治 地方政府 均权 集权和分权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中央宏观调控 搞活地方财政建设——学习邓小平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的体会
5
作者 田瑞华 《河南社会科学》 1997年第5期20-22,共3页
加强中央宏观调控搞活地方财政建设——学习邓小平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的体会田瑞华强调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统一,同时注意调动地方积极性是邓小平财政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财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 加强中央宏观调控搞活地方财政建设——学习邓小平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的体会田瑞华强调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统一,同时注意调动地方积极性是邓小平财政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财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围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方关系 地方财政建设 《邓小平文选》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预算外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地方财政工作 财政体制 市场化改革 分税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顺关系 地方分权——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政治学思考
6
作者 东方亮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0-37,共8页
理顺关系地方分权——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政治学思考东方亮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涉及到国家的独立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因此,是当代政治学中讨论最为广泛的一个课... 理顺关系地方分权——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政治学思考东方亮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涉及到国家的独立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因此,是当代政治学中讨论最为广泛的一个课题。尽管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地方分权 区域经济研究 中央地方关系 当代中国 中央地方的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 理顺关系 地方政府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
7
作者 冯静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9期7-8,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 行政组织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反对官僚主义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权力下放 责任制 工作系统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敢于闯难关
8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1-1,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分税制 货币政策 国有商业银行 地方财政 结构性失业 就业服务体系 劳动力市场 宏观经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前后中共关于放权问题的理论探索述评
9
作者 张田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32-35,共4页
八大前后中共关于放权问题的理论探索述评张田水在当前经济体制进行转轨换型的关键时刻,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和难点,笔者认为,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要害和核心在于如何摆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为了给这一现... 八大前后中共关于放权问题的理论探索述评张田水在当前经济体制进行转轨换型的关键时刻,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和难点,笔者认为,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要害和核心在于如何摆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为了给这一现实问题寻找历史的借鉴,本文特对我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前后 理论探索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毛泽东 社会主义 财政管理体制 《论十大关系 探索述评 职权下放 独立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
10
作者 樊文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12-14,共3页
1956年2月,毛泽东为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对中央34个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4月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其中,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的关系问题,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尤... 1956年2月,毛泽东为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对中央34个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4月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其中,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的关系问题,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尤有重要意义。毛泽东提出: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过于统一,缺乏地方、单位和个人的独立性,不利于把全部积极性调动起来,不利于发展生产力,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经济建设思想 人的独立性 苏联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积极性调动 过分集中 生产单位 “一长制”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科院一篇报告分析提出1996:中国十大可能走向
11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4-44,共1页
中国社科院一篇报告分析提出1996:中国十大可能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刚出版的《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报告书,对1996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局势提出了十大可能走向。目前,分析与预测某一领域发展形势的报告... 中国社科院一篇报告分析提出1996:中国十大可能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刚出版的《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报告书,对1996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局势提出了十大可能走向。目前,分析与预测某一领域发展形势的报告已有一些,但综合地对各个领域进行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分析 社科院 报告书 政治稳定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社会政治局势 宏观经济政策 日常生活压力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