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个演进的理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军 漫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5,共12页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1976年以后才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在1949~1976年期间,中央政府由于不同的原因没有可能在其与地方关系的变革上迈出更大步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1976年以后才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在1949~1976年期间,中央政府由于不同的原因没有可能在其与地方关系的变革上迈出更大步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徘徊,也正是中央与地方的不稳定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使得从1976年开始的变革成为可能。作者总结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特别指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经济改革之后随着地方经济的自主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贫困地区 分税制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 东部地区 财政补贴 公有金融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法制的意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化、制度化问题初探 被引量:20
2
作者 葛洪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由于法律问题均产生于人们生活其中的地方与基层,因此,依法合理地界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制度化的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责任制,保证每天面对各种法律问题的地方与基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依法认真地履行职务,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内... 由于法律问题均产生于人们生活其中的地方与基层,因此,依法合理地界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制度化的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责任制,保证每天面对各种法律问题的地方与基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依法认真地履行职务,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内容。法治国家建设,既要重视法治、民主、人权这样一些基本价值的实现,也要关注地方与基层在实施法律的过程中所创立的各种制度与规则。正是这些制度与规则的发展、完善,才使得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一些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法制 法治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
作者 戚珩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31-38,共8页
市场经济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戚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原本属于国家结构形式问题。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相对而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比较简单,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点几乎不构成中国政治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在《论十... 市场经济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戚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原本属于国家结构形式问题。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相对而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比较简单,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点几乎不构成中国政治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虽然把中央与地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结构形式 政治体制改革 中央地方 中央集权型 权力关系 利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顺关系 地方分权——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政治学思考
4
作者 东方亮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0-37,共8页
理顺关系地方分权——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政治学思考东方亮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涉及到国家的独立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因此,是当代政治学中讨论最为广泛的一个课... 理顺关系地方分权——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政治学思考东方亮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涉及到国家的独立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因此,是当代政治学中讨论最为广泛的一个课题。尽管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地方分权 区域经济研究 中央与地方关系 当代中国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 理顺关系 地方政府 中央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非均衡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湘玲 邓晓婴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83-85,共3页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有效筹集财力的能力。用“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政府财政自给率”等指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差异,可以得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呈现地区非均衡状态”的结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有效筹集财力的能力。用“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政府财政自给率”等指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差异,可以得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呈现地区非均衡状态”的结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均衡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会产生许多正面、负面政治影响,这需要我们积极利用其正面影响,合理引导并防范其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能力 地区非均衡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地方生存与生产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维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0,共11页
某种程度上,"地方"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角色是最尴尬也是最难扮演的。教育改革在"地方"层面的生存与生产,可能影响或改变整个教育改革的预先设计、实际进程和阶段性结局。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中地方的生存和生产应着重... 某种程度上,"地方"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角色是最尴尬也是最难扮演的。教育改革在"地方"层面的生存与生产,可能影响或改变整个教育改革的预先设计、实际进程和阶段性结局。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中地方的生存和生产应着重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地方如何通过时间的"中"智慧、空间的"中"智慧和行动的"中"智慧,履行上通下达的改革运作逻辑;二是地方如何借助改革情面的"给"与"取",寻找"在一起"的感觉,完成改革情感的集体感染与建构;三是地方如何在以为是却并非是、以为有却并非有、以为得却并非得的诸多不确定中,博弈地方与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利益关系和格局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改革 地方教育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权体制下分离性特点对中央宏观调控的制约
7
作者 沈远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6-18,共3页
集权体制下分离性特点对中央宏观调控的制约沈远新我国历来实行高度集中的集权体制,这种集权往往不是体现在制度和法律规范上,而是体现在制度和法律规范之外的各种无形因素上,具有浓厚的反制度化倾向和地方分离色彩。这一分离性特点... 集权体制下分离性特点对中央宏观调控的制约沈远新我国历来实行高度集中的集权体制,这种集权往往不是体现在制度和法律规范上,而是体现在制度和法律规范之外的各种无形因素上,具有浓厚的反制度化倾向和地方分离色彩。这一分离性特点对中央宏观调控有明显的特约作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能力 集权体制 分离性 中央权威 政府职能 政府行为失范 行政立法 法律规范 行政垄断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中央权威与中国现代化
8
作者 崔良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6期3-8,共6页
维护中央权威与中国现代化崔良桐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党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改革和建设任务。只有维护中央的权威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 维护中央权威与中国现代化崔良桐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党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改革和建设任务。只有维护中央的权威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权威 后发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 中国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个人权威 民主集中 第三代领导集体 现代化建设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京办职能的“异化”及其体制性根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剑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5,共5页
驻京办作为央地关系的重要结点,其合法职能是信息沟通和公共服务。但分税制后,驻京办的职能有"异化"为探秘、截访和公款行贿的趋势。从行政集权与财税分权的悖论现象来看,影响中国央地关系的基本机制有相机授权、地方竞争、... 驻京办作为央地关系的重要结点,其合法职能是信息沟通和公共服务。但分税制后,驻京办的职能有"异化"为探秘、截访和公款行贿的趋势。从行政集权与财税分权的悖论现象来看,影响中国央地关系的基本机制有相机授权、地方竞争、晋升锦标赛和预算软约束等,这些正是驻京办职能"异化"的体制性压力、动力和条件。因此,解决驻京办问题的根本对策是推进中央授权机制的制度化,改革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和强化预算约束,从体制上消除央地间权力配置的不透明、不确定和不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京办职能 治理腐败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改革要立足创新
10
作者 刘海藩 《湖湘论坛》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行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机构设置、管理职权划分、管理制度制定三个方面,也可以分作行政组织、人事行政、决策体系三个方面。必须使三者协调一致,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制,才能有效运行... 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行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机构设置、管理职权划分、管理制度制定三个方面,也可以分作行政组织、人事行政、决策体系三个方面。必须使三者协调一致,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制,才能有效运行。我国以往几次机构改革,虽然取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行政管理 邓小平 政治体制改革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社会中介组织 政府行政 机关工作人员 建设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体制下政府行为的困境与出路
11
作者 熊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42,共7页
传统体制下,我国政府行为变迁的主线表现为集权与分权的矛盾运动,而集权与分权的矛盾解决方式又总是着眼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至多只是涉及权力总量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分割与重组,而理应享有自主经营权的企业依旧作为各级政府的行政... 传统体制下,我国政府行为变迁的主线表现为集权与分权的矛盾运动,而集权与分权的矛盾解决方式又总是着眼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至多只是涉及权力总量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分割与重组,而理应享有自主经营权的企业依旧作为各级政府的行政依附而存在。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调整与企业的关系上,这同以往相比无疑是一实质性进展。这些年来,政府围绕向企业放权让利这一思路,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困境与出路 双重体制 集权与分权 矛盾解决方式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分割与重组 行为变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权力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彤 柏维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51-55,共5页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党的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国家机构,这就给我国的政权建设、政治改革指示了方向。文章考察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机构应实行议行合一和民主集中制的若干论述,指出了作为国家机构运作原则和制度的民主...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党的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国家机构,这就给我国的政权建设、政治改革指示了方向。文章考察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机构应实行议行合一和民主集中制的若干论述,指出了作为国家机构运作原则和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的特点:宪政性、国家权力世和政治权力的结构性,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文章认为,实行国家机构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从国家结构角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点搞好地方政权、政府建设和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同时,还必须加强执政党的领导,加强政治立法,使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法制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集中 “议行合一” 地方政府 机构改革 国家权力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地方分权 国家结构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费改税的对策探讨
13
作者 刑福俊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9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前,大力进行费改税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最终完成。因此,仔细探讨我国费改税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费改税 税收立法权 地方政府收费 国有企业改革 收费项目 体制改革 中央政府 开征社会保障税 乱收费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税制三题
14
《理论月刊》 CSSCI 1994年第10期25-27,共3页
分税制三题分税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国民、每一个单位和每一级政府的切身利益。所以值得研究、值得议论。众所周知,税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可以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向和分配比例。分税的结... 分税制三题分税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国民、每一个单位和每一级政府的切身利益。所以值得研究、值得议论。众所周知,税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可以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向和分配比例。分税的结果如何必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纳税人 机构设置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民收入 税务机构 中央地方分税 地方政府 分割问题 分配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欠税成因
15
作者 毛丽理 王林 刘荣仙 《企业经济》 1996年第4期52-52,共1页
国有企业欠税成因毛丽理,王林,刘荣仙当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不佳,企业负债增多,欠税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着财政资金的正常安排使用,威胁着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加重了企业自身负担,同时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欠税成因毛丽理,王林,刘荣仙当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不佳,企业负债增多,欠税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着财政资金的正常安排使用,威胁着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加重了企业自身负担,同时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纵观企业欠税现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欠税 资金紧张 银行贷款 中央税收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滞纳金制度 新税制 税务部门 纳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