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爱琴 王英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作者提出: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是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目标与途径。首先,阐述了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接着,对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现实意义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国实... 作者提出: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是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目标与途径。首先,阐述了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接着,对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现实意义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国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最后又强调指出,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应从国情出发,逐步进行,不能从理想出发或照搬外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 中央必要集权 地方进度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构建既能保证中央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是影响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变量。在回顾与剖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问题症结的基础上,以推动国家... 构建既能保证中央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是影响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变量。在回顾与剖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问题症结的基础上,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主要目标、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法治化、地方政府创新等方面对未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进行理性思考,试图进一步丰富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中央与地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考
3
作者 王素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1,共6页
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要求,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赋予新的使命担当和重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与财税体制改革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深化财... 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要求,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赋予新的使命担当和重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与财税体制改革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改革的路径看,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已有基础上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系统性改革,其目的是解决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从改革的内容看,主要包括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多方面的改革,体现出财税体制改革的相对稳定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健全现代预算制度 优化税制结构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财政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法治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琴 李昆泽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29,共7页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显性债务不断增加,隐性债务化解困难的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主要在于失衡的央地财政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虽然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取...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显性债务不断增加,隐性债务化解困难的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主要在于失衡的央地财政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虽然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无法满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可以在总结梳理国外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以法治化的方式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责事项进行划分,实现分权治理。地方政府与债务治理有关的法治建设重点应当放在平衡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上。在明确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和独立的财政地位后,应当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债务余额管理和债务重整管理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地方政府性债务 央地财政关系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央地关系的地方立法诠释——以《宪法》第三条第四款为中心展开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桥林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2,共11页
《宪法》第三条第四款是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原则规范。要全面准确理解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必须将《宪法》第三条第四款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七条及《立法法》等宪法性法律结合起来看,把握民主集中制原则下中央与地方权限划... 《宪法》第三条第四款是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原则规范。要全面准确理解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必须将《宪法》第三条第四款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七条及《立法法》等宪法性法律结合起来看,把握民主集中制原则下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一体两面。尽管《宪法》没有明确地方事权的范围,但对地方立法权,《宪法》和《立法法》均有明晰规定。我国地方立法中,有一部分是为办好地方性事务、发挥本地方特色而设定的,这部分内容由地方自主制定、自主实施,可以构成完整的地方事权。此外,中央在赋予地方某些工作任务时,也会同时授予地方相应的立法权,工作不同、任务不同,给予地方的立法权限也不相同。根据“权责统一”原理,中央给了地方这些任务,同时也意味着给地方这些事权,尽管考虑到这些权力中央可以收回,但在收回之前应承认其是地方事权。故地方事权的具体范围,可以从地方立法权中得到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地方事权 地方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权与激励: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丰雷 杨跃龙 姚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0,23,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分权边界以及激励契约,探索提高有效土地供应的措施以增进土地宏观调控成效。研究方法:应用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分权理论与激励理论,分析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结果:(1)中...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分权边界以及激励契约,探索提高有效土地供应的措施以增进土地宏观调控成效。研究方法:应用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分权理论与激励理论,分析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结果:(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中的权力边界不是固定的,不同权力呈现出不同的分权变化路径;(2)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具有"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特征,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执行激励强且易考量的供地任务。研究结论: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设立合理的土地供应分权边界是实现有效土地供应的基础;而促使地方政府将中央供地计划落到实处的一个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约束地方政府供地行为的土地供应"激励契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供应 分权 激励 中央-地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关系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欧阳日辉 吴春红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4,共4页
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利益,利益关系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增长问题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许多新的利益集团和利益群体。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与利益集... 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利益,利益关系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增长问题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许多新的利益集团和利益群体。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与利益集团联盟,在经济上为GDP和利税进行竞争,在政治上为晋升而竞争。为了改变地方政府从辖区利益出发解释和执行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制度上创新,构建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利益关系 公共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从权力博弈走向国家治理结构转型 被引量:7
8
作者 蒋永甫 韦潇竹 李良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5,共6页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配置反映的是国家治理结构问题。目前世界上存在两种国家治理结构,即层级制治理结构和矩阵制治理结构。分权化改革以来,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结构呈现出权威碎片化、地方政府自主性膨胀、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屡屡受挫、层级...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配置反映的是国家治理结构问题。目前世界上存在两种国家治理结构,即层级制治理结构和矩阵制治理结构。分权化改革以来,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结构呈现出权威碎片化、地方政府自主性膨胀、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屡屡受挫、层级制治理导致的信息失真等问题,反映了当代中国层级制治理结构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适应性。提升国家治理绩效和治理能力,必须实现国家治理结构由层级制治理结构向矩阵制治理结构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国家治理 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框架下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解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芳 张艳 宦吉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法治进程的重大课题。近30年以来,我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以"放权"为基本特征,逐步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权力高度集权的关系格局,却依然无法有效应对实践中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在现有体制框架... 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法治进程的重大课题。近30年以来,我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以"放权"为基本特征,逐步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权力高度集权的关系格局,却依然无法有效应对实践中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在现有体制框架内,从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威,实现中央与地方权责的科学定位,完善程序制度建设等途径来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法治 程序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经济法分析——兼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进路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冯果 李安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3-237,共5页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是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举措,但存在诸多法律隐忧,主要表现为多重的风险类别与模糊的责任边界。完善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监管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是匡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需要...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是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举措,但存在诸多法律隐忧,主要表现为多重的风险类别与模糊的责任边界。完善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监管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是匡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需要在形式法治上修订《预算法》和制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在实质法治上则需将"实质合理性"与"社会妥当性"注入财政体制的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 政府间财政关系 法治化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时空分析——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文帅 荣朝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35,共12页
把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相关的权力进行分类,提出权力时空尺度的概念,并把权力的时空尺度具体化为权力主体与客体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从时空的角度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解释框架,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的方法... 把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相关的权力进行分类,提出权力时空尺度的概念,并把权力的时空尺度具体化为权力主体与客体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从时空的角度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对公共资源配置影响的解释框架,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理论进行验证,可知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权力主体与客体的时空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权力的尺度重组分别实现事权、财权、行政首长任免权和监督权主、客体时空尺度的匹配,有助于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我国目前应进一步完善基层人大制度,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地方政府与当地公众的激励相容;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合法性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时空尺度 中央与地方关系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个演进的理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军 漫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5,共12页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1976年以后才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在1949~1976年期间,中央政府由于不同的原因没有可能在其与地方关系的变革上迈出更大步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1976年以后才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在1949~1976年期间,中央政府由于不同的原因没有可能在其与地方关系的变革上迈出更大步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徘徊,也正是中央与地方的不稳定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使得从1976年开始的变革成为可能。作者总结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特别指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经济改革之后随着地方经济的自主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贫困地区 分税制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 东部地区 财政补贴 公有金融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文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6-91,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以行政组织为主要基础的行政服从关系转向以相对经济实体为基础的对策博弈关系。财政包干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的强制关系向协商契约关系转变,中央相当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通过与...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以行政组织为主要基础的行政服从关系转向以相对经济实体为基础的对策博弈关系。财政包干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的强制关系向协商契约关系转变,中央相当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通过与地方谈判获得,形成放权让利的新局面,其博弈模式的均衡是中央政府采取下放政策而地方政府以对抗的对策回应,导致中央财政能力弱化。而分税制是对财政包干体制的根本否定,其着眼点是逐步收回向地方下放的权利,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博弈模式的均衡为中央集权而地方对抗的局面,中央采取“以牙还牙”策略,而地方政府的理性决策总是对抗中央政府,其结果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政府 中央与地方关系 财政关系 中央政府 财政体制 博弈行为 分税制改革 偏好序 中央财政收入 财政包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悖论与制度性重构 被引量:16
14
作者 魏治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7,共6页
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的政治经济体,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计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以及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当下中央与地方关系表现出普遍性的多重悖论或困境,严重困扰着国家目标的顺利达成。以强化中央权威为首要前提,以地方自... 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的政治经济体,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计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以及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当下中央与地方关系表现出普遍性的多重悖论或困境,严重困扰着国家目标的顺利达成。以强化中央权威为首要前提,以地方自治为根基,以规范化的事权与财权划分及其均衡制约为主要内容,这种制度性重构乃是建设健康稳定的央地关系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悖论 困境 制度创新 地方自治 和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需要两次分权──对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项新的探索 被引量:29
15
作者 谢志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5,共9页
关键词 中央 地方 经济关系 中国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演进与透视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丹莉 武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共11页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①之间的财政关系是一个国家财税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经历了一个财政分权的过程。这既改变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①之间的财政关系是一个国家财税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经历了一个财政分权的过程。这既改变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发展 演进 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制度体系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领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研究——基于异质性地区的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志忠 廖亚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7-83,共7页
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关系的不清晰导致异质性支农地区推行同质化支农政策,这是我国财政支农的症结所在。财政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是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关系的核心,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直接造成我国财政支农... 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关系的不清晰导致异质性支农地区推行同质化支农政策,这是我国财政支农的症结所在。财政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是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关系的核心,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直接造成我国财政支农投资"缺位"和"越位"并存的局面。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契约协商的关系向中央集权而地方对抗的博弈关系转变,在财政支农方面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消极支农。在财政支农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和县乡财政困难的现状下,要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农关系,改革思路必须由"财权导向"向"事权导向"转变,中央应主动承担财政支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而提高财政支农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地区 中央与地方 财政支农关系 事权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央—地方关系新论——理论、现实与政策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杨光斌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8,共12页
关于中央-地方关系的国家理论的基本趋势是单一制的式微和联邦主义的扩张。但是在我国,在基本制度结构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发生了经济上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政治单一制和经济联邦主义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维护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秩... 关于中央-地方关系的国家理论的基本趋势是单一制的式微和联邦主义的扩张。但是在我国,在基本制度结构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发生了经济上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政治单一制和经济联邦主义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维护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秩序、保持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而问题是中央权威资源的流失、基层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和社会不公正现象。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和改革体制中的问题进行了政策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方关系 单一制 联邦主义 二元结构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央地方关系”到“政府间纵向关系”——代表性观点与理论趋势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立强 杨书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0,共5页
"中央地方关系"与"政府间纵向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依据"研究主题"和"研究层面"构成的二维分析框架,可以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和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中的17种代表性观点。纵... "中央地方关系"与"政府间纵向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依据"研究主题"和"研究层面"构成的二维分析框架,可以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和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中的17种代表性观点。纵观这些代表性观点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从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向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的理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方关系 政府间纵向关系 代表性观点 理论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理性归位——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2-507,共6页
推进科学发展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型与优化,应在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前提下,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变迁及其对地方政府职能取向的影响;并结合我国改革与发展实际,调整和改革现有维系中央与地方... 推进科学发展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型与优化,应在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前提下,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变迁及其对地方政府职能取向的影响;并结合我国改革与发展实际,调整和改革现有维系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制度体系,建立起协调、规范、互利的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从而促使地方政府职能在顺应中央宏观发展目标基础上的理性归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利益关系 地方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