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外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术 被引量:6
1
作者 邹艺辉 杨仕明 +2 位作者 戴朴 韩维举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0-551,共2页
目的:探索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情况,为此类患者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12月我们进行外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患者中有术前术后听力的41例(41耳)的情况。结果手术采用听骨... 目的:探索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情况,为此类患者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12月我们进行外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患者中有术前术后听力的41例(41耳)的情况。结果手术采用听骨链松解41.5%(17/41),Porp植入46.3%(19/41),Torp植入7.3%(3/41),内耳开窗4.9%(2/41)。术前术后0.5k、1k、2k、4k平均气导听阈值分别为(58 dB/53dB),(64 dB/52dB),(73 dB/73dB),(62 dB/46dB).结论听骨链松解与Torp植入术后听力改善不明显,Porp植入和内耳开窗术后听力有明显改善,但未能达到正常听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重建 耳道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助听装置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邹艺辉 王青森 +1 位作者 汤丽川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BAHA(软带与植入式佩带)、振动声桥(VSB)、骨桥(BB)与骨导助听器(BC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改善的效果,为听力解决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四种助听装置(5组),包括软带BAHA(6例)、植入式BAHA(3例)、VSB植入(5例... 目的比较BAHA(软带与植入式佩带)、振动声桥(VSB)、骨桥(BB)与骨导助听器(BC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改善的效果,为听力解决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四种助听装置(5组),包括软带BAHA(6例)、植入式BAHA(3例)、VSB植入(5例)、BB植入(2例)及骨导助听器(12例),共28例患者助听前后交流情况、0.5k Hz-4k Hz纯音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声场)平均气导阈值改善情况及安静和噪声环境下65d BSPL言语识别率。结果助听后均能完成日常交流。平均气导阈值改善分别为29.8d B(61.3d B/31.5d B)、41.8d B(63d B/21.2d B)、45.5d B(69.3d B/23.8d B),36.9d B(66.9d B/30d B),31.1d B(63.6d B/32.5d B)。句子识别率,助听前11-31%,助听后软带BAHA和植入骨桥89.5-93.5%,植入式BAHA和VSB 96-100%。结论四种助听装置(5组)均能使患者获得明显的听力改善。软带BAHA与骨导助听器类似,听力曲线呈弓形,在0.5k、1 k Hz最佳,30d B左右,植入BAHA在2k Hz进一步改善达正常水平,植入VSB在高频(2k Hz左右)效果好,但低频1k Hz以下不理想;而BB听力曲线呈上升型,阈值在20-40 d B水平。助听后句子识别率植入式BAHA和VSB较软带BAHA和植入骨桥好。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发育状况、听力水平、经济能力来选择助听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装置 双侧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带BAHA与植入式BAHA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邹艺辉 焦青山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比较软带BAHA与植入式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通过佩戴软带BAHA组6例(其中3例为自身对照)与植入式BAHA组3例的组间比较及自身对照,比较2种方式佩戴患者/家... 目的比较软带BAHA与植入式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通过佩戴软带BAHA组6例(其中3例为自身对照)与植入式BAHA组3例的组间比较及自身对照,比较2种方式佩戴患者/家属佩戴前后主观感觉听力改善情况、日常交流、0.5-4k Hz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结果 2种佩戴方式均能使患者获得明显的听力改善,达到交流水平,0.5-4k H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平均气导阈改善软带组为29.8d B(3例自身对照为31.3d B),植入式佩戴41.8d B,植入式BAHA较软带BAHA更进一步改善12d B(自身对照10.5 d B),且软带BAHA在0.5k Hz、1k Hz,植入式BAHA在0.5k Hz、1k Hz、2k Hz改善最好,均达正常听阈水平。结论软带BAHA与植入式BA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都是有效的听力解决方案,植入式BAHA佩戴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带BAHA 植入式BAHA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导助听器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邹艺辉 王青森 汤丽川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骨导助听器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其对该类患者的适应症。方法比较23例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其中12例双侧和11例单侧)佩戴骨导助听器前后的日常交流情况及声场下0.5k-4k Hz纯音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平均气... 目的观察骨导助听器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其对该类患者的适应症。方法比较23例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其中12例双侧和11例单侧)佩戴骨导助听器前后的日常交流情况及声场下0.5k-4k Hz纯音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平均气导阈值,及日常交流情况。结果平均气导阈值改善值:12例双耳畸形者为31.1d B(助听前63.6d B/后32.5d B);11例单耳畸形者在对侧无掩蔽时为49.9d B(助听前72.3d B/后22.4d B)、对侧有掩蔽时为34.7d B(助听前72.3d B/后37.6d B),对侧有、无掩蔽相差15.2 d B。骨导助听器助听后双侧畸形者可完成日常交流,单侧畸形者声源定位和平衡感改善。结论骨导助听器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无论是双侧还是单侧畸形都是一种有效、简单、无创、相对经济的听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导助听器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声桥与软带BAHA在双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邹艺辉 焦青山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2-554,共3页
目的比较振动声桥(VSB)与软带BAHA(骨锚式助听器)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通过2例自身对照患者,比较VSB与软带BAHA使用前后,纯音测听(声场)与安静和噪声下65d BSPL言语识别率。结果 2种方式均使患者获得明显的... 目的比较振动声桥(VSB)与软带BAHA(骨锚式助听器)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听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通过2例自身对照患者,比较VSB与软带BAHA使用前后,纯音测听(声场)与安静和噪声下65d BSPL言语识别率。结果 2种方式均使患者获得明显的听力改善,在纯音测定(声场)中,气导听阈在1k Hz-8k Hz,VSB助听后达到正常水平(<25d B),而软带BAHA助听在30-50d B之间,但在0.25k Hz与0.5k Hz,软带BAHA比VSB能进一步改善10-25d B。安静状态下,对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识别率,VSB比BAHA高7%-38%;但安静与噪声环境下句子识别率仅高2-10%。结论 VSB与BAHA都是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有效听力解决方案。VSB在高频(1k Hz-8k Hz)助听效果较BAHA好,但低频(0.25k Hz与0.5k Hz)反之;安静状态下对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识别率VSB更好,而在安静和噪声下对句子识别率VSB比BAHA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声桥 软带BAHA(骨锚式助听器) 中外耳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被引量:19
6
作者 邹艺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1-536,共6页
本文结合作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的流行病学、胚胎发育、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做了总结,并介绍了一些作者的工作,包括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标准化诊治流程和个性化序列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法与器械的创新和改... 本文结合作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的流行病学、胚胎发育、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做了总结,并介绍了一些作者的工作,包括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标准化诊治流程和个性化序列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法与器械的创新和改进,以及耳胚胎学研究和基于胚胎研究的临床基因筛查,期望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耳畸形 临床分级 序列治疗 个性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音听阈法与Jahrsdoerfer评分法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评估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邹艺辉 王青森 汤丽川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纯音听阈法与Jahrsdoerfer评分法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的评估作用。方法将53例(53耳)行外耳道再造+鼓室探查成形手术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分有、无卵圆窗发育两组,对比其术前在0.5-4k Hz各频率平均纯音听阈(或条件反射测听阈值)... 目的比较纯音听阈法与Jahrsdoerfer评分法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的评估作用。方法将53例(53耳)行外耳道再造+鼓室探查成形手术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分有、无卵圆窗发育两组,对比其术前在0.5-4k Hz各频率平均纯音听阈(或条件反射测听阈值)、Jahrsdoerfer评分及相应平均纯音听阈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卵圆窗发育组为64.7 d B,无发育组为73.1 d B(P<0.05),且在1k Hz、2k Hz、4k Hz两组有差异(P<0.05)。Jahrsdoerfer评分卵圆窗未发育组7分以下(含)占83.3%,而发育组为35.7%,但评分高低与平均听阈值间无程度梯度关系。结论:纯音听阈法和Jahrsdoerfer评分法均能反映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的畸形程度,但纯音听阈法更简单、直接。Jahrsdoerfer评分高低与纯音听阈水平不能互相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听阈 Jahrsdoerfer评分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医生“序列治疗”理念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邹艺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266,共4页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的治疗涉及改善外观(整形)和听力重建(耳科)两方面,前者目前主要方法是耳廓再造,而后者方法多种多样,需个性化序列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目前耳科与整形外科多是分离(不同医院/不同科室)、无合作状态,由患者随机选...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的治疗涉及改善外观(整形)和听力重建(耳科)两方面,前者目前主要方法是耳廓再造,而后者方法多种多样,需个性化序列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目前耳科与整形外科多是分离(不同医院/不同科室)、无合作状态,由患者随机选择手术,致整体效果欠佳,甚至造成不可复性损伤。所以,培养医生"序列治疗"理念对此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医生进行技术整合、技术合作、技术熟知、技术了解几个不同层次的培训,及临床应用、查房、会诊、讲座、学术会议、网站媒体宣传等活动,最终让医生具有"序列治疗"理念、获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治疗 中外耳畸形 耳廓再造 听力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感染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手术切口设计
9
作者 邹艺辉 王青森 汤丽川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介绍推广一种伴感染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手术切口设计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新的切口设计法处理11例(11耳)伴感染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病例,进行预制再造耳垂、病灶清理、外耳道再造或扩大成形、鼓室成形或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手术... 目的介绍推广一种伴感染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手术切口设计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新的切口设计法处理11例(11耳)伴感染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病例,进行预制再造耳垂、病灶清理、外耳道再造或扩大成形、鼓室成形或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手术可操作范围、后期耳廓再造条件保存情况(包括皮肤组织完整性及血供状况、再造耳垂保留情况等)与外耳道再造效果。结果11例(11耳)均顺利完成手术,病灶清理干净,无复发,后期耳廓再造条件保存好、再造外耳道形态好,无并发症。结论新的切口设计法是伴感染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优良的手术切口设计,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感染 切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青森 汤丽川 邹艺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4–2017.11来我院住院治疗(371例,448耳)及2016.10-2017.11月来我院门诊治疗(非住院)的(180例,202耳)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共(551例,650耳)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男性403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4–2017.11来我院住院治疗(371例,448耳)及2016.10-2017.11月来我院门诊治疗(非住院)的(180例,202耳)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共(551例,650耳)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男性403例(73.1%)>女性148例(26.9%);右侧275例(49.9%)﹥左侧177例(32.1%)﹥双侧99例(18.0%)。小耳畸形Ⅲ度最多,占83.0%(219/264耳,有照片者),小耳畸形程度越重纯音听力越差。外耳道闭锁90.6%(492/543耳,有记录或照片),狭窄7.6%(41/543耳),听骨畸形100%(88/88例,鼓室手术者)。其中375例有多发畸形和/或合并症,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半面短小67.2%(252/375例)、副耳14.0%(68/485耳)、耳前瘘管10.7%(52/485耳)、面瘫7.5%(28/375例)、耳屏畸形7.4%(36/485耳)。远位脏器畸形:心脏畸形5.0%(2/40例,有心脏超声)、肾脏畸形2.8%(1/36例,有肾脏超声)、手指/足趾畸形1.3%(5/375例)。合并症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外耳道胆脂瘤16.2%(32/198例,手术者)、耳后脓肿3.0%(6/198例)、中耳胆脂瘤2.5%(5/198例)。多发畸形发生率为87.7%(483/551例)。综合征Treacher-Collins综合征4%(15/375例);Goldenhar综合征2.4%(9/375例)。结论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多于双侧,小耳畸形Ⅲ度最多,程度越重纯音听力越差。98.2%外耳道闭锁或狭窄,100%听骨畸形。耳面颈部多发畸形依次为半面短小、副耳、耳前瘘管、面瘫、耳屏畸形,常见合并症有外耳道、耳后脓肿、中耳胆脂瘤。可有心脏、肾脏、四肢远位畸形或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中外耳畸形 临床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BAHA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被引量:9
11
作者 邹艺辉 焦青山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观察植入式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BAHA规范植入技术。方法在一侧耳后区颞骨上植入BAHA钛质植入体,成人一期完成,小儿分二期完成。比较3例双侧先天性中外耳... 目的观察植入式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BAHA规范植入技术。方法在一侧耳后区颞骨上植入BAHA钛质植入体,成人一期完成,小儿分二期完成。比较3例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佩戴植入式BAHA前后的听力情况,包括日常交流、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结果 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植入式BAHA佩戴后,患者及/或家属反映日常交流明显改善,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0.25k~4k平均气导阈改善39.1dB。结论植入式BA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听力解决方案,规范的植入技术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BAHA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听力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艺辉 王青森 +1 位作者 焦青山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骨桥应用效果,探索其临床适应症。方法植入骨桥的4例双侧听力障碍患者(先天性中外耳畸形2例,镫骨畸形1例,混合性聋1例),对比助听前后语频段0.5k-4k Hz平均纯音气导听阈及安静与噪声环境下65d BSPL句子识别率,评估骨桥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骨桥应用效果,探索其临床适应症。方法植入骨桥的4例双侧听力障碍患者(先天性中外耳畸形2例,镫骨畸形1例,混合性聋1例),对比助听前后语频段0.5k-4k Hz平均纯音气导听阈及安静与噪声环境下65d BSPL句子识别率,评估骨桥应用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助听后平均纯音气导听阈改善分别为28.8d B(前66.3d B/后37.5d B),45d B(前67.5d B/后22.5d B),97.5d B(92.5d B/后-5d B),30d B(前66.3d B/后36.3d B),助听后65d BSPL安静环境下句子识别率分别为80%(前0/后80%),100%(前6%/后100%),100%(前32%/后100%),100%(前64%/后100%),噪声环境下(10d BSNR)分别为92%,88%,86%,88%。结论骨桥植入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镫骨畸形及混合性聋患者均能获得明显听力改善、达到日常交流水平,是一种良好的听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 镫骨畸形 混合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