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的进程及趋向
1
作者 李育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60,共15页
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外条约具有重要地位,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处于起步阶段,主体取向是配合国家反帝斗争的需要。十一中三届全会之后出现新格局,80年代开始摆脱侵华史的局限和各种因... 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外条约具有重要地位,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处于起步阶段,主体取向是配合国家反帝斗争的需要。十一中三届全会之后出现新格局,80年代开始摆脱侵华史的局限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专题性和多视角研究广泛兴起和展开。至9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形成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态势。自新世纪以来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整体研究框架基本成形,为构建完整系统的研究体系奠立了基础。中外条约的研究历程,反映了这一领域的学术进步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渐凝结为条约关系的研究趋向,成长和形成为一个新的领域或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外条约 研究进程 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时期中外条约内容都是不平等的吗 被引量:4
2
作者 苏全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52-56,共5页
晚清时期有关中国的1000多个条约中,总体性质为不平等,而具体内容则有平等的成份,这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经济方面的内容主要为统一货币度量衡、保护商标、禁阻走私、处理商欠、收回利权、引进外资、邮电合作等,... 晚清时期有关中国的1000多个条约中,总体性质为不平等,而具体内容则有平等的成份,这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经济方面的内容主要为统一货币度量衡、保护商标、禁阻走私、处理商欠、收回利权、引进外资、邮电合作等,此外还有开埠、相互免税、承包工程、租地等。至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则为外交礼仪、文化交往、人道主义、追捕逃犯、禁烟、撤兵、保护华侨及华工等。条约总体上的不平等性质下面可以有平等的成份,反之,平等条款的存在并不妨碍条约总体上的不平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中外条约 不平等 平等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有用的索引工具书——介绍《中外条约协定索引》
3
作者 尤钦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4-55,共2页
索引,就是将文献中某些重要的,有检索意义的信息,如篇名、著者、以及所讨论的或涉及的主题、人名、地名、国名、语词、引用文献、编号等,根据一定的需要分析摘录出来,按一定顺序编排组织并注明出处,以便进行相应途径的检索,这种检索途... 索引,就是将文献中某些重要的,有检索意义的信息,如篇名、著者、以及所讨论的或涉及的主题、人名、地名、国名、语词、引用文献、编号等,根据一定的需要分析摘录出来,按一定顺序编排组织并注明出处,以便进行相应途径的检索,这种检索途径现通称为索引。“索引”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Indicare”,为“指出”或“指点”之意,我国又叫“引得”,“通检”等。我国很早就运用了索引的编纂原理来编纂工具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索引 工具书 中外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条约 协定 引用文献 检索途径 需要分析 注明出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领事保护立法的不足与改进——以中外双边领事条约为主要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卡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48,共9页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数量剧增,领事保护成为保护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重要途径。由于涉及到派遣国与接受国的管辖权,领事保护必须兼具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法律依据。针对中国领事保护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中国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数量剧增,领事保护成为保护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重要途径。由于涉及到派遣国与接受国的管辖权,领事保护必须兼具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法律依据。针对中国领事保护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中国需要推动领事保护立法改革,从对外缔结双边条约和对内加强国内法建设两方面构建一个系统化、法制化的领事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事保护 中外双边领事条约 领事保护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双边投资条约中经济主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志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9-142,共4页
本文对经济主权的实质、内容和特征进行探讨 ,并从中外双边投资条约的内容入手 ,对我国坚持经济主权原则之体现和弊漏作出分析 ,提出经济主权之实现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主权 中外双边投资条约 配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经济主权与中外双边投资条约
6
作者 刘志云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2期73-78,共6页
经济主权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法律观念 ,对于国际经济法的重塑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构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也是签订双边投资条约的重要指导原则。本文试对经济主权的实质、内容和特征进行探讨 ,并从中外双边投资条约的内容入... 经济主权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法律观念 ,对于国际经济法的重塑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构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也是签订双边投资条约的重要指导原则。本文试对经济主权的实质、内容和特征进行探讨 ,并从中外双边投资条约的内容入手 ,对我国坚持经济主权原则之体现和弊漏作出深入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主权 中外双边投资条约 外资政策 待遇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历史转折
7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2-242,共1页
李育民、秦凌撰文《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历史转折》指出,不平等条约关系是清政府给中华民国留下的历史遗产,这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文明碰撞的结果,是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施以强权和暴力而形成的畸形关系。这一不平等条约关系,对... 李育民、秦凌撰文《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历史转折》指出,不平等条约关系是清政府给中华民国留下的历史遗产,这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文明碰撞的结果,是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施以强权和暴力而形成的畸形关系。这一不平等条约关系,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在造成灾难的同时,不断孕育着制约它的各种因素。北京政府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李育民 秦凌 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历史转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