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序
被引量:
2
1
作者
季羡林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2,,7,,共3页
文化交流中尤以文学交流历时最久 ,领域最广 ,影响最大。先秦时期、汉代、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 ,绵延不断。文学交流能提高世界人民的精神境界 ,促进世界文学繁荣 ,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
关键词
序言
<<20世纪
中外文学交流
史>>
李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胡风在中外文学交流方面的贡献
2
作者
高文波
《理论月刊》
2005年第9期64-66,共3页
胡风在促进中外文学交流方面成绩卓越,他不仅起步较早,而且其文学交流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他既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和有关文论,又积极开展对外国文学与文学家的评介。他还采取了一些更为灵活的方式开展中外文学交流工作。
关键词
胡风
中外文学交流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返世界”的旅程:对萧乾1979年访美之行的考察
3
作者
邓如冰
汪亚琴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2,共6页
1979年9月,萧乾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IWP),作为首批受邀的中国作家之一,他将此番经历定义为“重返世界”的旅程。他带着促进中外文学交流的使命来到IWP,发表了两次重要演讲,传递出中国当代文学“开放”的声音。他的...
1979年9月,萧乾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IWP),作为首批受邀的中国作家之一,他将此番经历定义为“重返世界”的旅程。他带着促进中外文学交流的使命来到IWP,发表了两次重要演讲,传递出中国当代文学“开放”的声音。他的访问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回国后,他仍努力搭建中外文学沟通合作的桥梁。萧乾的“重返世界”之旅,是中国内地作家在“新时期”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推进了中外文学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乾
重返世界
演讲
中外文学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闻天:我国外国文论、外国文学译介的先驱者
被引量:
3
4
作者
费小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张闻天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中共领导人,而且是我国早期重要的外国文论、外国文学译介者。他最早译介托尔斯泰、歌德、邓南遮,较早译介王尔德、泰戈尔、波德莱尔、拜伦、纪伯伦。其译介生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
张闻天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中共领导人,而且是我国早期重要的外国文论、外国文学译介者。他最早译介托尔斯泰、歌德、邓南遮,较早译介王尔德、泰戈尔、波德莱尔、拜伦、纪伯伦。其译介生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21年4月-1922年9月)和美国伯克利留学时期(1923年2-10月)构成。因此,作为学者的张闻天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文化建设、中外文学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闻天
外国文论、外国
文学
译介的先驱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文化建设
中外文学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
被引量:
2
5
作者
谢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6,共2页
随着八十年代的结束,一个被称为“新时期”的文学阶段亦随之结束,这已是事实。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文学变革,而经十数年的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发展过程,已是一枚丰满的果实,迎到了它的成熟期。从文学的创作、研究和理论批评,以及文学翻...
随着八十年代的结束,一个被称为“新时期”的文学阶段亦随之结束,这已是事实。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文学变革,而经十数年的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发展过程,已是一枚丰满的果实,迎到了它的成熟期。从文学的创作、研究和理论批评,以及文学翻译、中外文学交流等等方面看,它所已达到的充分的程度,为自有新文学历史以来所仅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对受到极大破坏的旧有文学传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文学
转型
中国新
文学
九十年代
中外文学交流
七十年
文学
变革
理论批评
文学
传统
中国新时期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首届文学翻译奖颁奖
6
作者
台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9-79,共1页
由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人民对外友好的协会、辽宁省出版协会、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日报文艺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辽宁首届文学翻译奖”日前在沈阳举行颁奖大会。据报道,这样的省级文学翻译评奖在全国亦属首次。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赵乐...
由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人民对外友好的协会、辽宁省出版协会、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日报文艺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辽宁首届文学翻译奖”日前在沈阳举行颁奖大会。据报道,这样的省级文学翻译评奖在全国亦属首次。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赵乐甡译巴比伦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获特别奖;罗兴典译《爱与孤独》、黄玉光译《瓦季姆》、张晓胜、耿德本、史国强译《赛珍珠》获一等奖;另有19人的译作分别获二、三等奖。我刊林建法译论文《边际与颠覆》、高海涛译中篇《爱情血红》均获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伽美什
英雄史诗
赛珍珠
文学
翻译
中外文学交流
外国语
巴比伦
作家
爱情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序
被引量:
2
1
作者
季羡林
机构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
出处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2,,7,,共3页
文摘
文化交流中尤以文学交流历时最久 ,领域最广 ,影响最大。先秦时期、汉代、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 ,绵延不断。文学交流能提高世界人民的精神境界 ,促进世界文学繁荣 ,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
关键词
序言
<<20世纪
中外文学交流
史>>
李岫
Keywords
culture, Sino-foreig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the trend of the times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胡风在中外文学交流方面的贡献
2
作者
高文波
机构
许昌学院文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9期64-66,共3页
文摘
胡风在促进中外文学交流方面成绩卓越,他不仅起步较早,而且其文学交流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他既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和有关文论,又积极开展对外国文学与文学家的评介。他还采取了一些更为灵活的方式开展中外文学交流工作。
关键词
胡风
中外文学交流
贡献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返世界”的旅程:对萧乾1979年访美之行的考察
3
作者
邓如冰
汪亚琴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学与国际传播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2,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1949—2019)”(20&ZD28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作家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交往史料整理与研究”(23CZW05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ZD3-01)。
文摘
1979年9月,萧乾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IWP),作为首批受邀的中国作家之一,他将此番经历定义为“重返世界”的旅程。他带着促进中外文学交流的使命来到IWP,发表了两次重要演讲,传递出中国当代文学“开放”的声音。他的访问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回国后,他仍努力搭建中外文学沟通合作的桥梁。萧乾的“重返世界”之旅,是中国内地作家在“新时期”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推进了中外文学交流。
关键词
萧乾
重返世界
演讲
中外文学交流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闻天:我国外国文论、外国文学译介的先驱者
被引量:
3
4
作者
费小平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基金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使用计划书项目"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与外国文学引介:接受与过滤"阶段性成果
文摘
张闻天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中共领导人,而且是我国早期重要的外国文论、外国文学译介者。他最早译介托尔斯泰、歌德、邓南遮,较早译介王尔德、泰戈尔、波德莱尔、拜伦、纪伯伦。其译介生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21年4月-1922年9月)和美国伯克利留学时期(1923年2-10月)构成。因此,作为学者的张闻天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文化建设、中外文学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张闻天
外国文论、外国
文学
译介的先驱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文化建设
中外文学交流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
被引量:
2
5
作者
谢冕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6,共2页
文摘
随着八十年代的结束,一个被称为“新时期”的文学阶段亦随之结束,这已是事实。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文学变革,而经十数年的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发展过程,已是一枚丰满的果实,迎到了它的成熟期。从文学的创作、研究和理论批评,以及文学翻译、中外文学交流等等方面看,它所已达到的充分的程度,为自有新文学历史以来所仅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对受到极大破坏的旧有文学传统的修复;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文学
转型
中国新
文学
九十年代
中外文学交流
七十年
文学
变革
理论批评
文学
传统
中国新时期
文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首届文学翻译奖颁奖
6
作者
台雄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9-79,共1页
文摘
由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人民对外友好的协会、辽宁省出版协会、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日报文艺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辽宁首届文学翻译奖”日前在沈阳举行颁奖大会。据报道,这样的省级文学翻译评奖在全国亦属首次。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赵乐甡译巴比伦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获特别奖;罗兴典译《爱与孤独》、黄玉光译《瓦季姆》、张晓胜、耿德本、史国强译《赛珍珠》获一等奖;另有19人的译作分别获二、三等奖。我刊林建法译论文《边际与颠覆》、高海涛译中篇《爱情血红》均获二等奖。
关键词
吉尔伽美什
英雄史诗
赛珍珠
文学
翻译
中外文学交流
外国语
巴比伦
作家
爱情
辽宁省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序
季羡林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胡风在中外文学交流方面的贡献
高文波
《理论月刊》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返世界”的旅程:对萧乾1979年访美之行的考察
邓如冰
汪亚琴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张闻天:我国外国文论、外国文学译介的先驱者
费小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
谢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辽宁首届文学翻译奖颁奖
台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