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合作大学是不是第三种高校类型?——兼与刘梦今商榷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瑞瑞 袁征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4,110,共6页
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问题始终是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外合作大学的权利和义务,并影响到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方向。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外合作大学公私属性的认知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现象,政策失... 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问题始终是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外合作大学的权利和义务,并影响到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方向。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外合作大学公私属性的认知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现象,政策失真、研究者的思维惯习和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博弈是造成中外合作大学属性模糊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中外合作大学具有或公或私的属性,而没有"非公非私、亦公亦私"的第三条道路可走。区分公私两种属性的中外合作大学,有助于探讨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促使中外合作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公立大学 私立大学 第三种高校类型 权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大学应当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特区” 被引量:3
2
作者 喻立森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2,共5页
中外合作大学应当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特区"。其涵义是"特"在教育观念上,是"特"在优质资源上,是"特"在自主办学上;其原因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寻求"新型"模式,是中国高等... 中外合作大学应当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特区"。其涵义是"特"在教育观念上,是"特"在优质资源上,是"特"在自主办学上;其原因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寻求"新型"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是中外合作大学建设需要承担"先行"使命;其路径是实行"学院制"的大学管理制度,是构建"治学式"的学生学习体系,是创新"客观性"的教育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高等教育改革“特区” 涵义 原因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体制模式研究——基于对5所中外合作大学的实地考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孙珂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办学体制模式包括高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经费体制等几方面的典型模型或样式。就中外合作大学来说,其办学体制是中外高校合作举办,管理体制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费体制是以学费收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中外合作大学... 办学体制模式包括高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经费体制等几方面的典型模型或样式。就中外合作大学来说,其办学体制是中外高校合作举办,管理体制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费体制是以学费收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中外合作大学办学体制模式方面的特点对于促进大学发展来说表现出了一定优势,即举办者的双重性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理事会地位确立有利于更好地按教育规律办事,经费来源多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办学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办学体制 管理体制 经费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大学的品牌建设:为何,何为与何作为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风波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5期30-35,共6页
伴随着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品牌建设应该成为促进中外合作大学顺利办学的关键路径。品牌建设是中外合作大学应对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选择,是维系大学机构持续发展的需要,亦是增进社会公众对大学信任度的产物。从品牌理论视角分析,结合中... 伴随着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品牌建设应该成为促进中外合作大学顺利办学的关键路径。品牌建设是中外合作大学应对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选择,是维系大学机构持续发展的需要,亦是增进社会公众对大学信任度的产物。从品牌理论视角分析,结合中外合作大学的主要特性,重点探讨了中外合作大学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路,认为中外合作大学的品牌目标确立应以教育消费者满意度提升为核心定位,品牌质量的打造应以培养国际型人才为重要内容,品牌形象的塑造应以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的完善为关键策略,品牌传播的开展应以大学国际知名度提升为主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品牌建设 大学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转向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珂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5期96-102,共7页
中外合作大学建基于全面引进西方高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国际化特征。然而,西方大学的课程体系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遇到不适应问题。为推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外合作大学必须结合... 中外合作大学建基于全面引进西方高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国际化特征。然而,西方大学的课程体系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遇到不适应问题。为推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外合作大学必须结合本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对国外大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本土化改造,具体包括适应性本土化、补充性本土化和重塑性本土化3种改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课程国际化 课程本土化 中外合作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大学的“十”字型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珂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63-68,共6页
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类似,中外合作大学的课程体系表现出了"十"字型特征,但在此基础上又更加突出国际性。"十"字型课程体系的一竖和一横分别代表主干课程和拓展课程。为突出主干性课程的国际性,中外合作大学需要在理... 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类似,中外合作大学的课程体系表现出了"十"字型特征,但在此基础上又更加突出国际性。"十"字型课程体系的一竖和一横分别代表主干课程和拓展课程。为突出主干性课程的国际性,中外合作大学需要在理工类专业的课程目标中增加国际性因素,在基础阶段的课程内容中添加西方文化研究,在必修课的课程结构中提高国际性专业课程比例;为强调拓展性课程的国际性,中外合作大学需要丰富选修课课程目标的国际性表述,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国际性专业实践活动,突出国际性社团活动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课程体系 课程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大学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伟其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陈宝生部长发表了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为主题的讲话,突出了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从... 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陈宝生部长发表了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为主题的讲话,突出了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举措,如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内涵式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道路、建立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质量保障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中外合作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 教育工作会议 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 中国特色 基础性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大学的风险治理机制探析
8
作者 孙珂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4,共6页
中外合作大学是一类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它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比国内传统大学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风险治理机制对这些风险予以应对。风险治理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而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者和管理者由于具有多样... 中外合作大学是一类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它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比国内传统大学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风险治理机制对这些风险予以应对。风险治理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而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者和管理者由于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恰恰能够为风险治理提供良好的平台。风险治理系统包含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治理对象几个要素,它们的运行要遵循风险评估——可容忍性和可接受性判断——风险管理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风险治理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婚姻学:中外合作大学中的合作原则探析
9
作者 孙珂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中外合作大学的建立类似于中外高校的一种"联姻"活动,从婚姻学的视角出发,大学中的中外双方在合作时应遵循追求"共同理想"、实现"性格互补"、保持"独立人格"、丰富共同活动、发挥社会功能等五... 中外合作大学的建立类似于中外高校的一种"联姻"活动,从婚姻学的视角出发,大学中的中外双方在合作时应遵循追求"共同理想"、实现"性格互补"、保持"独立人格"、丰富共同活动、发挥社会功能等五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学 中外合作大学 合作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的扩散:中外合作大学学生社团发展特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莹莹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本研究选取N大学为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对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研究发现,以N大学为代表的中外合作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具有规范、自由、开放、仪式感强等特色;形成上述特色的原因有学术、制度、文化... 本研究选取N大学为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对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研究发现,以N大学为代表的中外合作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具有规范、自由、开放、仪式感强等特色;形成上述特色的原因有学术、制度、文化和阶层等方面因素。本研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与"四维重构模型"、推拉理论以及创新扩散理论和文献等进行对话与比较,进而形成理论建构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样本中介"这一本土概念,为国内普通高校的学生社团发展提供路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学生社团 发展特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中外合作大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强 刘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8,共7页
作为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职能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当前,"双一流"战略明确将"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国家在战略... 作为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职能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当前,"双一流"战略明确将"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国家在战略布局上将中外合作办学定位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接轨高等教育国际标准的前沿阵地和试验田、中外合作办学的排头兵和先锋队,中外合作大学应以"双一流"建设标准为根本遵循,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强化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优势,夯实人才培养根基;逐步调整办学层次和类型,适度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国际生培养能力和水平,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注重国际权威专业认证,有效强化教学质量保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大学 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中外合作大学
12
作者 阙明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42,共5页
近期,一股兴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热潮席卷南北。先是2012年9月武汉大学宣布,教育部批准由武汉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和昆山市政府共同筹备设立昆山杜克大学;接着是10月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举办的上海纽约大学在浦东正式成立;... 近期,一股兴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热潮席卷南北。先是2012年9月武汉大学宣布,教育部批准由武汉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和昆山市政府共同筹备设立昆山杜克大学;接着是10月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举办的上海纽约大学在浦东正式成立;几乎与此同时,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设立的又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工仪式在深圳市举行……中外合作办学如雨后春笋,使2012年成为我国兴办中外合作大学的“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机构 独立法人资格 武汉大学 杜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教学效率:宁波诺丁汉大学促进有效教学的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珂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教学效率是评价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采取措施促进高校的有效教学。作为中国大陆境内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采取课堂内外的各种措施促进有效教学,具体包括精讲设疑促进学生的意义理解,多样课... 教学效率是评价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采取措施促进高校的有效教学。作为中国大陆境内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采取课堂内外的各种措施促进有效教学,具体包括精讲设疑促进学生的意义理解,多样课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问题学习沟通课内外学习活动,借助课程作业增加学生的学习投入,拓宽交流渠道加强方法性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 中外合作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的特点分析及经验借鉴 被引量:10
14
作者 薛卫洋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0,共6页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大学海外分校热。文章通过对国外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的研究,发现其创办动因复杂多元;经费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科专业设置服务区域发展需要;高质量办学是输入国主要诉求。鉴于这些特点,作为国外大学海外...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大学海外分校热。文章通过对国外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的研究,发现其创办动因复杂多元;经费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科专业设置服务区域发展需要;高质量办学是输入国主要诉求。鉴于这些特点,作为国外大学海外分校在我国实现形式的中外合作大学,在发展中应坚持公益性办学导向,明确教育活动本质;积极构建多元化筹资模式;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海外分校 学科专业 中外合作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说教育]
15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16-16,共1页
1所 近期,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成立。上海市长韩正为学校揭牌。中国教育部将这所大学定位为“探索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中国教育部 独立法人资格 中外合作大学 纽约大学 中美合作 有益尝试 大学定位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