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体视域下中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交流的内在动力与未来走向
1
作者 陈叶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4,共6页
共同体叙事是促进中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交流实践的前提,也是跨越文化界限、消除文化隔阂的手段。在全球文化交流融合进程中,中外动画电影立足受众审美偏好,以“共同体叙事”思维为基础,通过践行开放、对话与包容的传播理念,注入共同体美... 共同体叙事是促进中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交流实践的前提,也是跨越文化界限、消除文化隔阂的手段。在全球文化交流融合进程中,中外动画电影立足受众审美偏好,以“共同体叙事”思维为基础,通过践行开放、对话与包容的传播理念,注入共同体美学内涵,重构动画故事框架,提高动画制作水平,完善动画电影生产流程,不仅实现了家国叙事与个体叙事的有机融合,也在跨文化交流进程中,重新定义了“动画艺术”的文化图景。本文以中外动画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共同体视角分析驱动中外动画电影参与跨文化交流的内在动力,并从文化共同体、想象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等维度,探索中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交流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中外动画电影 跨文化交流 内在动力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格迥异的童年“看护人”——浅谈中外动画电影角色的性格差异
2
作者 何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4-,19,共2页
在承担童年看护角色过程中,中外动画电影流淌着截然不同的血统,展示着作风迥异的性格。外国动画电影出于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与关爱,表现出更多的想象力、趣味性和幽默感;中国动画电影则强调思想性,并具有继承民族题材、艺术传统的显著特... 在承担童年看护角色过程中,中外动画电影流淌着截然不同的血统,展示着作风迥异的性格。外国动画电影出于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与关爱,表现出更多的想象力、趣味性和幽默感;中国动画电影则强调思想性,并具有继承民族题材、艺术传统的显著特点。因此,如何借鉴外国动画电影的先进经验,更加关注人性内涵,走出一条秉承传统与突出原创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以及营造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生态,都十分值得业内人士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与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动画电影 角色 童年看护人 性格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电影英雄形象塑造中外差异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羽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3,共3页
不同国家的文化渊源、民族身份和价值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体现,并影响电影动画中人物和剧情的形成。本文分析了动画电影中角色形象的设计及其创作过程,探讨了角色形象设计与戏剧的关系,并讨论了美国动画与国产动画中英雄形象... 不同国家的文化渊源、民族身份和价值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体现,并影响电影动画中人物和剧情的形成。本文分析了动画电影中角色形象的设计及其创作过程,探讨了角色形象设计与戏剧的关系,并讨论了美国动画与国产动画中英雄形象的塑造特点。本文以《人猿泰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分析了两部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探索出中美在动画角色的概念表达和推广上存在的差异,并总结出中外动画、文化和风格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动画电影 英雄人物塑造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