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戊己校尉新论 被引量:8
1
作者 孟宪实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28-135,共8页
戊己校尉是西汉在车师王国设置的屯田军队,它的存在是汉朝经营西域政策的一部分,并为汉朝在西域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戊己校尉的研究,却存在许多争议。通过新出汉简,本文讨论有关戊己校尉的几个问题:戊、己校尉在西汉以分置为主... 戊己校尉是西汉在车师王国设置的屯田军队,它的存在是汉朝经营西域政策的一部分,并为汉朝在西域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戊己校尉的研究,却存在许多争议。通过新出汉简,本文讨论有关戊己校尉的几个问题:戊、己校尉在西汉以分置为主。戊己校尉的屯驻地主要是车师,己校尉只有过短期调离。戊己校尉的隶属关系是中央北军而不是敦煌郡。利用新资料,支持新论点,本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是有所推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师屯田 戊己 悬泉置汉简 中垒校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错位的悲剧──评刘歆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祥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刘歆是西汉末年最负盛名的一位学者,在目录学,古文经学等领域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如果他不慕高官厚禄而潜心学术,他会留给后世更多的成果。然而,由于时代条件的制约与他对官位的热衷,促使他走上为王莽篡汉服务的道路,最后,又... 刘歆是西汉末年最负盛名的一位学者,在目录学,古文经学等领域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如果他不慕高官厚禄而潜心学术,他会留给后世更多的成果。然而,由于时代条件的制约与他对官位的热衷,促使他走上为王莽篡汉服务的道路,最后,又使他在灵魂的自我拷问中参加诛杀王莽的改变密谋,并以自杀结束悲剧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 知识分子 角色错位 悲剧 刘敬 《春秋左氏传》 刘向 刘歆 目录学 中垒校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歆其人其事
3
作者 柏森 山岩 陈铭 《图书与情报》 1984年第3期97-99,102,共4页
刘歆(?—23年),字子骏,建平初改名秀,字颖叔,沛(今属江苏)人。他是刘向少子,大约生于汉宣帝甘露初年(公元前53—50年),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通读诗书,善属文,少年时代召为黄门郎,与王莽、扬雄同事。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奉诏与父一起... 刘歆(?—23年),字子骏,建平初改名秀,字颖叔,沛(今属江苏)人。他是刘向少子,大约生于汉宣帝甘露初年(公元前53—50年),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通读诗书,善属文,少年时代召为黄门郎,与王莽、扬雄同事。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奉诏与父一起校书,六艺、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刘歆的学问广泛而扎实,"父子俱好古,博见强志,过绝于人"。他同其父一同工作了十九年,在接近完成校书任务的时候,刘向去世,歆继其业,任中垒校尉。到了哀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为侍中大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复领五经。又经过了一年时间,"卒父前业,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这就是奠定中国目录学基础的第一部全国性分类总目录。同时,他又把由其父亲领导编成的叙录,按照七略的分类,汇成了另一部较详的目录,即《七略别录》,亦简称《别录》。其后因倡导古文经学,大臣与儒生们群起而攻之,他在中央已难立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略 古文经学 别录 王莽 国目录学 刘歆 中垒校尉 六艺群书 公元前 刘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