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大地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关系初探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景廉 杜乐天 +1 位作者 张虎权 石兰亭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2,共8页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诸多困惑:大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大地震能否避免?本文根据松潘—甘孜褶皱带的深部地壳构造特征表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茂县(1933年)、松潘—平武(1976年)、汶川(2008年)大地震震源深度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诸多困惑:大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大地震能否避免?本文根据松潘—甘孜褶皱带的深部地壳构造特征表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茂县(1933年)、松潘—平武(1976年)、汶川(2008年)大地震震源深度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深度大体一致,可能成因上相关。历史上一些大地震如银川地震、海原地震、渭南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等也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有关,这一切均可能与地球排气作用有关。而通过地震、森林大火、油气资源的一体化勘查,可查明地震可能发生的区域。通过油气的勘查、开发、排放,可有效减少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成因 震源 地壳低速高导 壳幔韧性剪切带 地球排气作用 汶川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深部地壳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景廉 雷明 +2 位作者 卫平生 曹正林 阎存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459,共6页
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勘探近来倍受关注,但盆地的"非典型沉积岩"的成因、布达特群原油的来源及成因仍不清楚。从地幔热液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省、盆地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分布的研究表明,作为特殊储集层的非典型沉积岩是... 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勘探近来倍受关注,但盆地的"非典型沉积岩"的成因、布达特群原油的来源及成因仍不清楚。从地幔热液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省、盆地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分布的研究表明,作为特殊储集层的非典型沉积岩是地幔富碱、碱土金属流体的Na、K、Mg交代作用的产物;而作为太平洋型块体的中蒙块体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盆地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制约了油气田的分布。因此,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可能为深部无机成因,根据这一思路,布达特群潜山带可望找到更多大型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 非典型沉积岩 地幔富碱流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省 地壳低速高导 无机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变质带元江──墨江剖面岩石的纵波波速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文戈 谢鸿森 +3 位作者 赵志丹 李玉文 郭捷 许祖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8-54,共7页
依据研究区的地热梯度(25℃/km),在高温高压(最高温度为1050℃,最高压力为1.2GPa)条件下系统测量了横穿红河-哀牢山断裂带的元江-墨江地质剖面上的哀牢山岩群各类变质岩(千枚岩、片岩、浅粒岩、变粒岩、大理岩和片麻岩)的纵波... 依据研究区的地热梯度(25℃/km),在高温高压(最高温度为1050℃,最高压力为1.2GPa)条件下系统测量了横穿红河-哀牢山断裂带的元江-墨江地质剖面上的哀牢山岩群各类变质岩(千枚岩、片岩、浅粒岩、变粒岩、大理岩和片麻岩)的纵波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岩类的纵波速度随温度压力变化的趋势不同.在相当于衷牢山岩群变质岩峰期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P=0.4-0.8GPa,T=35-700℃),测得大部分岩石的纵波速度为5.50-5.80km/s,这一纵波速度值与区域地球物理测深揭示的中地壳低速层的纵波速度相当因此,结合该区变质岩、地壳内热状态及地球物理测深研究成果可初步认为:组成哀牢山岩群的浅粒岩、变粒岩、酸性片麻岩以及部分千枚岩、片岩为该地区中地壳低速层的主要岩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纵波速度 中地壳低速层 元江—墨江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景廉 李相博 刘化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7,共12页
对石油的无机成因理论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地幔脱气论、中地壳与费-托合成说、板块构造与费-托合成说.沥青、原油、干酪根的Pb-Sr-Nd同位素,原油及沥青中高含量的微量元素以及原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均揭示了原油无机生成的科学依据,这是中... 对石油的无机成因理论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地幔脱气论、中地壳与费-托合成说、板块构造与费-托合成说.沥青、原油、干酪根的Pb-Sr-Nd同位素,原油及沥青中高含量的微量元素以及原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均揭示了原油无机生成的科学依据,这是中国科学家对石油地质学的重大贡献.石油的无机成因理论是可以指导油气勘探的,并以辽宁义县-北票地区、苏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四川松潘-甘孜褶皱带、柴达木盆地为例讨论了寻找大油气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无机成因 地幔脱气 费-托合成 地壳低速-高导 Pb—Sr—Nd同位素体系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