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植物所等确立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新特有属假合头菊属
1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01-101,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建文博士在孙航研究员的指导下,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David E.Boufford博士合作,通过多重证据确立了喜马拉雅一横断山区特有属——假合头菊属(Parasyncalathium J.W.Zhang,Boufford&H.Su...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建文博士在孙航研究员的指导下,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David E.Boufford博士合作,通过多重证据确立了喜马拉雅一横断山区特有属——假合头菊属(Parasyncalathium J.W.Zhang,Boufford&H.S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 喜马拉雅 特有属 昆明植物 菊属 昆明植物研究所 美国哈佛大学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特有物种江孜乌头的分类学订正
2
作者 熊安东 赵志礼 嘎务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8-470,共3页
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不仅是乌头属植物地理分布的频度中心、多样性中心,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分化中心,而且是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作为该亚区特有物种之一的江孜乌头(Aconitum ludlowii Exell),是Arthur Wallis Exell于1926年根据采... 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不仅是乌头属植物地理分布的频度中心、多样性中心,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分化中心,而且是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作为该亚区特有物种之一的江孜乌头(Aconitum ludlowii Exell),是Arthur Wallis Exell于1926年根据采自我国西藏江孜的标本发表的新种。其繁殖器官特征及地理分布特点均与原始文献记载(狭域种)不尽一致。为此,对其做分类学修订。该研究应用经典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与鉴定,查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的相关标本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该物种不同标本心皮从无毛、近无毛至被毛,呈现一连续过渡情况。因此,考虑将心皮被毛一类不作为新分类群处理,只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做如下修订:心皮5,无毛或上部被毛,西藏拉萨、山南地区、那曲地区及日喀则地区均有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为国产乌头属植物的整理以及江孜乌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物种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孜乌头 毛茛科 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 分类学订正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兴安岭亚区主要森林病害种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晓波 秘希刚 +2 位作者 袁德生 葛玉祥 张晓林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3期59-60,共2页
通过对中国-大兴安岭亚区的森林病虫害种类调查分析,归结出该林区病原物质营养类型分寄生型、兼性寄生型和腐生型3种。从生态观点出发,结合各地水热指标确认: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森林病虫害是由三大区域复合体组成。
关键词 中国-大兴安岭 森林病害 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石栎-青冈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及区系特征 被引量:39
4
作者 赵丽娟 项文化 +2 位作者 李家湘 邓湘雯 刘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7,共8页
利用1 hm2固定样地数据,分析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国有林场石栎-青冈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1 cm的植物共38科55属73种,常绿种(50.68%)和落叶种(49.32%)所占的比例相当,没有大型木质藤本;壳斗科重要... 利用1 hm2固定样地数据,分析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国有林场石栎-青冈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1 cm的植物共38科55属73种,常绿种(50.68%)和落叶种(49.32%)所占的比例相当,没有大型木质藤本;壳斗科重要值最大,达35.94,是群落的优势建群科;植物种数、个体数量、胸径级和高度级呈倒"J"型分布,表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分化明显,结构稳定,更新良好;该群落具有典型亚热带区系性质,与日本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属于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的石栎-青冈群系组,起源应不迟于第三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地理成分 群落结构 中国-日本森林植物 群落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