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选择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文彬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0-72,共13页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促使全球产业链出现重构,为后发经济体提供了实现经济技术赶超的第二机会窗口。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迈进。目前,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作为...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促使全球产业链出现重构,为后发经济体提供了实现经济技术赶超的第二机会窗口。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迈进。目前,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作为世界上军事、文化、宗教最为错综复杂的区域,作为我国能源大动脉和突破西方遏制、化解海上制约最为关键的陆路通道,其大部分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分工位置偏低,不利于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鉴于更深程度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增加物质资本投入以及较低的失业率、高质量的政府公共服务、高水平的国家基础设施可以显著提高沿廊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因此面对新工业革命机遇,为破解全球价值链分工结构封锁效应,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深化,实现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应深化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生产网络一体化,降低对发达国家外围关系的依赖。具体而言,就是从宏观着眼,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模式,奠定强有力的新技术动能基础,培育新型比较优势,重塑全球价值链;从中观着眼,在沿廊区域推进新雁阵模型下的优势互补效应,推动区域价值链治理升级;从微观着眼,构筑完善与全球价值链同步且相对独立的国内价值链,在两者的交互关系中实现产业升级并最终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全球价值链 参与程度 分工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中亚企业所得税制协调问题研究——基于产业合作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源 宋丽颖 闫珂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39,共7页
产业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制度保障,相互协调的企业所得税制能够有效促进各国产业合作。本文在回顾税收协调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税制基本要素差异和税收优惠政策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和中亚... 产业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制度保障,相互协调的企业所得税制能够有效促进各国产业合作。本文在回顾税收协调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税制基本要素差异和税收优惠政策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和中亚国家产业合作进程中面临的企业所得税制障碍,并就中国与中亚各国企业所得税税收协定对于产业合作进程的影响加以探讨。进而讨论中国和中亚国家实现企业所得税制协调以促进产业合作的可行性,并从短期与长期税制协调路径、协调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加强税收情报交换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 中国-中亚 产业合作 企业所得税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下的贸易合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屠年松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0,193,共6页
结合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现状,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中国与中南半岛七个国家2000-2015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整体层面还是分区域层面,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对贸易合作都有显著正影响,而陆地接壤反... 结合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现状,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中国与中南半岛七个国家2000-2015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整体层面还是分区域层面,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对贸易合作都有显著正影响,而陆地接壤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地理距离在区域1层面(中低等收入国家)对贸易合作有显著负影响,而在整体层面和区域2层面(中高、高等收入国家)却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应携手中南半岛国家共同发展经济,加强跨境交通网络建设,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以促进贸易合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贸易合作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几个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鑫 黄旭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94-95,共2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需要积极推进构建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开展以经贸合作为主题的主动型外交,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通关便利化领域的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需要积极推进构建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开展以经贸合作为主题的主动型外交,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通关便利化领域的合作,打造更加合理的经济走廊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 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网络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毕恺艺 牛铮 +1 位作者 黄妮 寇培颖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7-353,共7页
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分析道路网络和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道路网络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与景观类型关系密切,其中不透水层受道路... 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分析道路网络和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道路网络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与景观类型关系密切,其中不透水层受道路网络的影响最显著;景观生态风险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国和泰国部分的景观生态风险相对较高;道路网络和景观生态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道路网络密度和等级的增加,景观生态风险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针对不同区域和景观类型应制定相应的道路建设和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 景观 生态风险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与西亚的地缘经济联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恕 王术森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9,共10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六大经济走廊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欧亚大陆中部的一个重要建设目标。但是,作为地缘上相互毗邻的两个地区,中亚与西亚在互通互联、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并不紧密。主要表现在中亚...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六大经济走廊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欧亚大陆中部的一个重要建设目标。但是,作为地缘上相互毗邻的两个地区,中亚与西亚在互通互联、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并不紧密。主要表现在中亚与西亚之间交通运输线路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相互之间贸易额小,产业结构单一,贸易结构相似,贸易便利化水平低等。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这不仅对中亚与西亚之间的合作形成障碍,也对当前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造成明显的影响。除加强中西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西亚国家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两个地区间贸易便利化外,还应该考虑借助"双重身份"国家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加强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西亚 “一带一路”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地缘经济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软件基础设施联通研究——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方向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关子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在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过程中,相较于硬件基础设施的研究,软件基础设施并未得到广泛关注。软件基础设施既包括一国的基本制度,也包括国家在贸易便利化以及相关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套机制。对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 在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过程中,相较于硬件基础设施的研究,软件基础设施并未得到广泛关注。软件基础设施既包括一国的基本制度,也包括国家在贸易便利化以及相关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套机制。对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软件基础设施效应研究表明,共同边界对贸易存在极大促进作用,出口国边界与运输效率水平越高,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越大,中南半岛及周边地区国家营商环境的改善是促进本地区贸易的支撑力量。推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国家软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可以从外部协调与内部改革两方面进行。在外部协调方面,要争取在多边协调上取得突破,也可以依托有条件的双边合作率先取得高水平成果,再逐步整合双边资源上升为多边行动方案;在内部改革方面,应增加有关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制建设,加强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软件基础设施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安全视角下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的能源合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师博 田洪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41,共7页
石油外部供给的可靠性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实证分析显示,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国际油价的频繁震荡,导致我国原油进口增长速度将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原油对外依存度也会不断上升,这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巨大隐患。培育中国与丝绸之路上... 石油外部供给的可靠性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实证分析显示,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国际油价的频繁震荡,导致我国原油进口增长速度将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原油对外依存度也会不断上升,这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巨大隐患。培育中国与丝绸之路上中亚国家之间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能够在石油供应多元化以及运输安全性等方面降低国家能源安全的脆弱程度,而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战略合作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彼此应加强产业内贸易,以市场机制实现民心相通,构建完备的能源合作框架,完善区域能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构筑稳定、共赢的能源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源安全 中亚能源市场 中国-中亚能源战略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 物质基础 政治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