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中亚能源和矿业领域安全发展合作前景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文革 黄文杰 +5 位作者 梁萌 杨鹏飞 严媛 熊志军 韩甲业 徐鑫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中亚地区与中国山水相连,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十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中亚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和中亚在能源矿业领域的安全发展是双方共同的... 中亚地区与中国山水相连,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十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中亚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和中亚在能源矿业领域的安全发展是双方共同的诉求。基于对中亚五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合作现状、能源矿业安全治理模式的系统研究,对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在能源矿业领域安全发展的合作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强能源矿业领域安全发展交流互鉴、定期召开六方会谈、开展“小而美”务实合作的合作模式以及优先开展矿山安全和油气安全两个合作领域的建议,为加强中国同中亚各国在能源矿业领域的安全发展与务实合作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 “一带一路”倡议 矿业发展 能源安全 安全发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国与中亚农业合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
2
作者 刘洪霞 张帅 +2 位作者 曲春红 计晗 谢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农业是中国和中亚国家的重要产业,双方拥有绵长的边境线和相似的气候条件及农业结构,具有开展农业合作的天然条件。另外,首届“中国—中亚峰会”达成了多项农业合作共识和倡议,如发展智慧农业,加强节水、绿色和其他高效技术应用和先进... 农业是中国和中亚国家的重要产业,双方拥有绵长的边境线和相似的气候条件及农业结构,具有开展农业合作的天然条件。另外,首届“中国—中亚峰会”达成了多项农业合作共识和倡议,如发展智慧农业,加强节水、绿色和其他高效技术应用和先进经验交流,推动在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等领域开展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建立中国-中亚农业部长会晤机制等,由此足以说明在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开展农业合作的重要性。为此,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的现实需求,然后总结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的发展态势,并指出了双方农业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对话、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科技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亚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发展和完善双边农业合作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 农业合作 合作机制 机遇与挑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价格对中国-中亚贸易合作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高丽 卢茜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1,共11页
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式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秉持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理念开展了多次合作,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而努力。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正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 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式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秉持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理念开展了多次合作,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而努力。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正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中亚地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而原油作为中国-中亚贸易合作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文章基于MS-VAR模型,探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中亚贸易合作的冲击。研究表明:第一,经济系统可以划分为波动期(区制1)和平稳期(区制2);第二,原油价格与中国-中亚贸易合作情况间彼此关联,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经济系统处于波动期时,国际原油价格正冲击对中国-中亚贸易合作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当经济系统处于平稳期时,国际原油价格正冲击对中国-中亚贸易合作产生的效应较为微弱。研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并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关注波动期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趋势;第二,多元化合作模式;第三,加快上海原油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油价 中国-中亚贸易合作 M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的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健 焦兵 刘倩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43,共15页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贸易联系逐步密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第一大进口国。在能源贸易日益繁荣的同时,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产业合作也在不断加深,从单纯的...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贸易联系逐步密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第一大进口国。在能源贸易日益繁荣的同时,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产业合作也在不断加深,从单纯的上游能源勘探开采合作开始走向上下游全产业链合作。基于目前中国能源产业优势以及国际能源产业合作经验,今后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将集中在下游产业,包括炼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在能源产业合作成熟之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在未来将逐步扩展到石油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和大化工业等能源关联行业。在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内成熟的园区化经验,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同时,政府应该通过财税支持、金融扶助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式大力支持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走向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国家 能源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建勇 蓝庆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03-206,共4页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日趋活跃,能源关系发展迅速,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在中亚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在此背景...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日趋活跃,能源关系发展迅速,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在中亚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和中亚国家油气资源供需状况、能源合作的现状,紧接着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面临的诸如中国油气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等挑战,最后就"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深化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提出了加强中国油气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能源合作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亚机制的比较优势与发展前景
6
作者 顾炜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0,共9页
中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诸多“中亚国家+X”机制,推动了中亚地区合作的发展。中国—中亚机制秉持相互尊重、命运与共的原则,在扎实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层级机制,合作领域全面、发展空间广阔、延续性强。在大国竞争和地区危... 中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诸多“中亚国家+X”机制,推动了中亚地区合作的发展。中国—中亚机制秉持相互尊重、命运与共的原则,在扎实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层级机制,合作领域全面、发展空间广阔、延续性强。在大国竞争和地区危机的双重挑战下,中国—中亚机制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对保持地区稳定和促进各国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中国-中亚机制 地区合作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的新使命:能源战略通道——我国西北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与安全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77-83,共7页
中国西北自古就是连接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枢纽,曾为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如今仍以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发挥着引进中亚能源的桥头堡作用,且肩负着向中亚地区输出中国产品的重任。中国的... 中国西北自古就是连接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枢纽,曾为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如今仍以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发挥着引进中亚能源的桥头堡作用,且肩负着向中亚地区输出中国产品的重任。中国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中亚国家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既形成了国家利益的互补,也体现了经济结构和技术力量的互补。目前聚焦中国西北的能源合作已成为“丝绸之路”重要路段沿线国家关系的重要内容,并呈现出广阔的前景,但是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关涉相关国家的能源安全,需要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探讨、协调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国西北 中亚国家 能源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问题——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30-37,共8页
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表明:(1)降低中国及中亚国家在进行能源合作时各自的付出成本会提高能源合作的可能性。(2)提高中国及中亚国家在进行能源合作时各自的收益会提高能源合作的可能性。(3)中国及中... 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表明:(1)降低中国及中亚国家在进行能源合作时各自的付出成本会提高能源合作的可能性。(2)提高中国及中亚国家在进行能源合作时各自的收益会提高能源合作的可能性。(3)中国及中亚国家在进行能源合作时的初始意愿对能源合作会产生重要影响:当中国及中亚国家在初始时刻都十分愿意进行能源合作时,能源合作最终一定会成功;当中国及中亚国家在初始时刻有一方不愿意进行能源合作时,能源合作最终不一定能成功。研究还发现,中亚国家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的意愿不强烈是导致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项目成果较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国家 演化博弈 能源合作 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基于中国能源安全视角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冬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80,共6页
能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近年来,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而我国周边的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能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近年来,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而我国周边的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利条件。为此,中国应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开拓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市场,建立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交流的长效机制,保障能源长期供给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能源安全 俄罗斯及中亚 能源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东盟合作的机遇、瓶颈与路径——兼论中泰战略合作探路者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方冶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39-47,共9页
"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沿线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推动构造更公平、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以及搭建更广泛、灵活、务实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平台,从而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 "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沿线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推动构造更公平、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以及搭建更广泛、灵活、务实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平台,从而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开拓战略机遇。不过,中国-东盟合作面临战略互信缺失、国家治理乏力、多元文化冲突等结构性难题,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发展瓶颈,有必要加强交互式、滚动式、浸润式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完善。得益于区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中泰战略合作尤其是中泰铁路合作很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样板,从而积极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探路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合作 中泰战略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中亚企业所得税制协调问题研究——基于产业合作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源 宋丽颖 闫珂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39,共7页
产业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制度保障,相互协调的企业所得税制能够有效促进各国产业合作。本文在回顾税收协调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税制基本要素差异和税收优惠政策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和中亚... 产业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制度保障,相互协调的企业所得税制能够有效促进各国产业合作。本文在回顾税收协调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税制基本要素差异和税收优惠政策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和中亚国家产业合作进程中面临的企业所得税制障碍,并就中国与中亚各国企业所得税税收协定对于产业合作进程的影响加以探讨。进而讨论中国和中亚国家实现企业所得税制协调以促进产业合作的可行性,并从短期与长期税制协调路径、协调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加强税收情报交换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中亚 产业合作 企业所得税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及其国际法律保障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层面展开,但面临能源产品出口限制、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威胁、南海问题国际化等问题的挑战。国际法对保障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条约体系、WTO协议和CAFTA协议发挥着直接影响,ECT... 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层面展开,但面临能源产品出口限制、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威胁、南海问题国际化等问题的挑战。国际法对保障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条约体系、WTO协议和CAFTA协议发挥着直接影响,ECT和NAFTA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能源安全合作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升级版”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宁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4-75,共2页
中亚地区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但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尚显不足。同时,各国对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较强的动力,有较强的对外合作意愿。而当下,中国正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合作可成为中国与中亚国... 中亚地区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但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尚显不足。同时,各国对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较强的动力,有较强的对外合作意愿。而当下,中国正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合作可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因此,中国与中亚各国应在制度建设、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诸多方面进行战略构建,实现能源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可再生能源 中亚能源合作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地位日渐突出——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现状及对外合作潜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永祥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4,共4页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所组建的独联体成员国.
关键词 中亚国家 俄罗斯 对外合作 能源现状 战略地位 乌兹别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潜力 突出 吉尔吉斯斯坦 独联体成员国 阿塞拜疆 塔吉克斯坦 苏联解体后 1991年 外国投资者 组建 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乌冲突背景下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旭 刘帅 韩文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0,共8页
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与中亚五国顺应时代大势做出的战略选择。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在国际政治、安全以及经济等领域产生一系列溢出效应,成为影响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深刻背景。一方面,伴随着权力秩序加速回落,中亚国家“... 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与中亚五国顺应时代大势做出的战略选择。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在国际政治、安全以及经济等领域产生一系列溢出效应,成为影响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深刻背景。一方面,伴随着权力秩序加速回落,中亚国家“多元平衡”外交政策从积极转向防御,是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另一方面,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及其在应对恐怖主义与颜色革命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使之充满“韧性”,成为中国与中亚五国在经济、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的优先选择。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须从四点着手:完善“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的顶层设计;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以拉动中亚国家经济增长与维护经济安全为重心推进经济合作;强化上合组织的认同机制建设、对外话语权建设以及反恐体系建设;构建粮食安全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多元平衡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安全视角下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的能源合作 被引量:1
16
作者 师博 田洪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41,共7页
石油外部供给的可靠性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实证分析显示,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国际油价的频繁震荡,导致我国原油进口增长速度将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原油对外依存度也会不断上升,这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巨大隐患。培育中国与丝绸之路上... 石油外部供给的可靠性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实证分析显示,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国际油价的频繁震荡,导致我国原油进口增长速度将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原油对外依存度也会不断上升,这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巨大隐患。培育中国与丝绸之路上中亚国家之间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能够在石油供应多元化以及运输安全性等方面降低国家能源安全的脆弱程度,而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战略合作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彼此应加强产业内贸易,以市场机制实现民心相通,构建完备的能源合作框架,完善区域能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构筑稳定、共赢的能源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源安全 中亚能源市场 中国-中亚能源战略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 物质基础 政治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通向中亚的石油天然气能源战略通道 被引量:5
17
作者 汤一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5-623,共9页
中国的石油地质资源有限,国内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加大。今后几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0%。中亚及其相邻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确保中国从中亚获得稳定、安全、畅通的石油天然气供... 中国的石油地质资源有限,国内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加大。今后几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0%。中亚及其相邻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确保中国从中亚获得稳定、安全、畅通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对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制约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中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方式,加强和中亚各国的关系,将中国中亚能源通道建设作为我国对中亚外交和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确保2020年在中亚获得石油1亿吨左右,使中亚成为中国的基本能源供应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石油天然气 能源战略通道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192,共1页
2017年5月13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和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林坚代表双方致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毕树柏和中国... 2017年5月13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和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林坚代表双方致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毕树柏和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李靖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能源 控股 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方能 封颖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5-129,共5页
文章从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入手,论述能源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重心发生了转型,探讨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对清洁能源问题的认识的主要差异。随后,着重提出制定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构想,从顶层设计和具体设想两个... 文章从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入手,论述能源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重心发生了转型,探讨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对清洁能源问题的认识的主要差异。随后,着重提出制定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构想,从顶层设计和具体设想两个层面阐述了加强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 国际科技合作 国家战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的战略构想 被引量:8
20
作者 施惟达 林艺 靳柯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可以实现这一区域内文化产品的交流、贸易与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共同维护这一区域的文化安全,抵御西方文化深层介入。这一合作区域的建立不仅是...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可以实现这一区域内文化产品的交流、贸易与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共同维护这一区域的文化安全,抵御西方文化深层介入。这一合作区域的建立不仅是实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践,更有助于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交流互补 多样性 战略构想 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 文化产品 文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