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施以来中马贸易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聂德宁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35-43,共9页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开始全面实施,中马双边贸易再次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平稳发展的机遇。本文拟以相关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施以来中马贸易的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进而展望中马双边贸易发展的...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开始全面实施,中马双边贸易再次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平稳发展的机遇。本文拟以相关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施以来中马贸易的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进而展望中马双边贸易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施 中马双边 进展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数字贸易规则的内容创新、制度距离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喆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9,共17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合作与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双边初步确立了涵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便利化、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及数字贸易标准等领域的数字贸易...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合作与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双边初步确立了涵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便利化、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及数字贸易标准等领域的数字贸易规则。然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东盟成员国间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完备性及政策协调能力上的差异,加之数据主权与国际竞争带来的博弈,使数字贸易规则的未来实施面临技术标准不一、制度协调欠缺以及国内立法准备滞后等多重挑战。基于对数字贸易规则核心内容以及中国与东盟现有的数字经济合作现状的全面梳理,文章提出以包容发展、协同治理为核心理念的实施路径与对策,包括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标准对接、促进电子发票与支付系统跨境互联互通、完善跨境数据管理与网络安全合作机制以及完善国内数字贸易互操作性相关立法,以期为中国与东盟构建开放、安全、可持续的区域数字经济生态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3.0 数字易规则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易便利化 数据跨境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效果及高水平自贸区建设路径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晓涛 徐微茵 +1 位作者 黄湘 钟腾龙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8,共8页
2020年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为稳固我国产业的供应链、商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以来,关税水平大幅降低,货物贸易量扩大,有效地发挥了成... 2020年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为稳固我国产业的供应链、商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以来,关税水平大幅降低,货物贸易量扩大,有效地发挥了成员的优势,形成了产业分工。通过互补形成经济合作优势,考虑成员产业安全、经济平稳性等诉求,采用了循序渐进、行稳致远的战略设计与制度安排,为我国自贸区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和宝贵经验。面向未来,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面向全球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自贸战略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城市群空间经济关联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视角 被引量:52
4
作者 梁经伟 文淑惠 方俊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1-528,共8页
从城市群的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空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首先从度、入度、出度3个角度对自贸区内的44个城市建立网络模型分析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次对网络图进行中心度分析,判断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基于核心-边缘... 从城市群的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空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首先从度、入度、出度3个角度对自贸区内的44个城市建立网络模型分析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次对网络图进行中心度分析,判断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对自贸区内44个城市划分。最后利用派系过滤算法对城市网络图进行社团结构分析,利用K-plex算法进行凝聚子群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贸区内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核心城市群与边缘城市群圈层明显;同时中国在自贸区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带动国家经济关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研究——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聂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6-47,共12页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易创造效应 合成控制法 持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纠纷解决之商事调解及其作用发挥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显伟 钟智全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1,共5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纠纷解决的实践中,商事调解机制发挥着实实在在的重要作用。但该机制及运作也的确存在着制约作用发挥的诸多障碍,有必要采取赋予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应有的法律地位、整合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技能... 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纠纷解决的实践中,商事调解机制发挥着实实在在的重要作用。但该机制及运作也的确存在着制约作用发挥的诸多障碍,有必要采取赋予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应有的法律地位、整合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技能、支持涉东盟商事调解机构的商事调解活动及其结果等多种举措激发涉东盟商事调解机制更好地发挥其定纷止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纠纷 商事调解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永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27,共5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自贸区协定下的关税下降、通关手续简化等政策,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梳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自贸区协定下的关税下降、通关手续简化等政策,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梳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就促进该自贸区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易经济效应 易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直接投资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韦倩青 苏宣云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22,共3页
本文在分析中国和东盟直接投资流入变化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的直接投资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FDI流入有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则与FD... 本文在分析中国和东盟直接投资流入变化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的直接投资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FDI流入有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则与FDI流入负相关。第二,在中国与东盟的直接投资效应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东盟;劳动力成本对东盟吸引外资的影响大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自贸 直接投资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中国挤占东盟FDI问题研究——基于日本2001-2012年FDI基础上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琴 朱美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57,共8页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前后,东盟国家纷纷担心中国会挤占东盟来自发达国家的对亚洲的外来直接投资(FDI)。文章以日本在2001-2012年间对亚洲的FDI为例,考察了中国和东盟在其中的份额和变化趋势。日本的案例表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前后,东盟国家纷纷担心中国会挤占东盟来自发达国家的对亚洲的外来直接投资(FDI)。文章以日本在2001-2012年间对亚洲的FDI为例,考察了中国和东盟在其中的份额和变化趋势。日本的案例表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只有2002年大约有16%日本投资到亚洲的FDI从东盟转移到中国、印度及台湾地区。其中中国和台湾地区在2001年底和2002年初的入世是发生FDI转移的直接原因。除此以外,东盟在2002年度集中精力发展并扩大东盟内部成员国的FDI交流,从而部分忽视了对东盟域外FDI的吸引,这是2002年度东盟FDI转移的内部原因。除2002年外,中国和东盟的FDI体现出越来越高的相互依存性,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自贸 FDI挤占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睿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2,共3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自贸谈判在2015年底如期完成,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推动力量,在各领域中都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东亚命运共同体。然而由于中国-东盟自...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自贸谈判在2015年底如期完成,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推动力量,在各领域中都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东亚命运共同体。然而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间商贸流通往来的持续增多,必然会产生一些商贸纠纷,所以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来有效维护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深化发展极其必要。因此本文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的法律基础作为全文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机制的利弊后,就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完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商贸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进而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流通 争端解决机制 法律基础 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反思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志煜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从构建之日起未有成功案例呈现,导致学界对该机制的评价褒贬不一。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存在对降低成员方间争端解决的交易成本有显著作用,即使遭遇实践困境,也不能轻言废弃。中... 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从构建之日起未有成功案例呈现,导致学界对该机制的评价褒贬不一。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存在对降低成员方间争端解决的交易成本有显著作用,即使遭遇实践困境,也不能轻言废弃。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变迁不能借鉴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演进方式,规则完善并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制度实践。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困境破解需从两方面努力:一是遵循全球区域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方向;二是对本土化实践有一定的归纳和提炼。从上述思路出发,调解程序的规则化是破解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实践困境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 东盟自争端解决机制 交易成本 制度反思 调解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框架下的中越经贸合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2,共4页
自1991年中越外交恢复正常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内涵及合作原则入手,研究了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其在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 自1991年中越外交恢复正常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内涵及合作原则入手,研究了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其在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越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合作框架 中越经合作 投资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皖南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3-21,共9页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近10年的建设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级不断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近10年的建设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级不断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为广东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论述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的现状,剖析其中不足及原因,并讨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广东发展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广东 东盟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与广西高职教育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述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70-74,共5页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提出和建设,广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为当地高职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广西高职院校要加快自身能力建设,及时规划和调整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区位、政策等优势,通过推进集团化建设、设置...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提出和建设,广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为当地高职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广西高职院校要加快自身能力建设,及时规划和调整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区位、政策等优势,通过推进集团化建设、设置针对型智库、打造高效能师资队伍等方式,实现新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升级版 广西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热作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莉 周峰 《中国热带农业》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初全面建成(以下简称自贸区)。东盟国家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资源丰富,是世界热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地区。在自贸区谈判中,热作产品成为东盟国家关注的重点,热作产业在自贸区建设... 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初全面建成(以下简称自贸区)。东盟国家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资源丰富,是世界热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地区。在自贸区谈判中,热作产品成为东盟国家关注的重点,热作产业在自贸区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使自贸区建设尽快取得实效,双方于2004年初开始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绝大多数热作产品被包括在第一批降税清单中。经过几轮密集的降税,2006年绝大多数热作产品关税降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热作产业 中国-东盟自 “早期收获”计划 亚热带地 热作产品 东盟国家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安全视野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5,共3页
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其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着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国及东盟各国加强合作,为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做了相应努力,构建了多边协商机制。但这些多边协商机制只是起到一个框架性的指导作用,真正解决问题... 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其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着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国及东盟各国加强合作,为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做了相应努力,构建了多边协商机制。但这些多边协商机制只是起到一个框架性的指导作用,真正解决问题还面临诸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中国-东盟自 多边协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洪科 王堰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26,共4页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02-2013年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网络,并对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稳定的发展趋势、较好的通达性和行业异质性;运输业是该区域内重要的商贸...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02-2013年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网络,并对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稳定的发展趋势、较好的通达性和行业异质性;运输业是该区域内重要的商贸流通行业,新加坡是该区域内重要的商贸流通国家;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历年中国商贸流通业在该区域的影响力"稳中有升",但行业的区域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社会网络 流通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构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显维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7-149,共3页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发展潜能为背景,结合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律,研究了自贸区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对自贸区物流产业进行优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国际 物流产业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汪占熬 张彬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128,共18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度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贸区战略中的必然选择,其中探讨和测度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协调成本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视角集中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否带来了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回...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度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贸区战略中的必然选择,其中探讨和测度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协调成本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视角集中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否带来了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回应了这些问题,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测度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集聚现状的前提下,建立了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自贸区进程的产业集聚进程和结果,并采取了倍差法证明了相关结论。结果表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这种小国先发的组建模式有效推后了"核心-边缘"模式的形成时间,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内部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冲击,但总体上自贸区建设还是加速了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最终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的可能性较高,自贸区深化发展中需要加强成员国政策协作,以应对不对称冲击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 产业集聚 发展不平衡 空间经济学 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流通业的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树昊 范永昌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144,共4页
随着国际间商贸往来的常态化,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展开新的局面。自由贸易区是基于扩大双多边经贸交往、提高跨境流通水平的重要尝试,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该自贸区的成立标志着以中国为核... 随着国际间商贸往来的常态化,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展开新的局面。自由贸易区是基于扩大双多边经贸交往、提高跨境流通水平的重要尝试,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该自贸区的成立标志着以中国为核心的发展中国家区域贸易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流通业的发展与之积极适应,不断吸收自贸区带来的技术、制度红利和溢出效应,积极拓展市场边界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开放化流通体系。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流通业的实际发展探讨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流通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并就如何充分释放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流通业的溢出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东盟自贸区主要通过加强跨境合作释放流通业区域影响力;通过服务业开放打造流通创新和协同发展体系;通过构建流通服务平台发挥流通业集聚溢出效应,而流通业在利用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创新对接、功能载体对接、产业项目对接、组织机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流通业 溢出效应 中国-东盟自 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