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文献阅读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金龙 崔俊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6,共7页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从阅读经典文献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阅读经典和阐释经典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考察经典文献阅读史,主要立足阅读文献的中国化、经典化,考察阅读主体、阅读过程、阅读方法、阅读效...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从阅读经典文献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阅读经典和阐释经典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考察经典文献阅读史,主要立足阅读文献的中国化、经典化,考察阅读主体、阅读过程、阅读方法、阅读效果等问题,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多维面相。对经典文献阅读史的研究,要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从经典文献阅读史维度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历史规律的研究,也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空间,启迪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文献 阅读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以中国期刊网篇名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献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国胜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5-160,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文章以中国期刊网篇名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献的总体分析和具体分析,展现改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文章以中国期刊网篇名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献的总体分析和具体分析,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整体状况,罗列研究成绩,找出研究不足,提出深化思考的具体意见。从而,为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研究文献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发动与思想的进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文本考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段吉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63,196,共13页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文本传播有两个层次,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典文献,可以称为“经典文本”;二是“解读文本”或“研说文本”。“解读文本”或“研说文本”是对“经典文本”的研讨、论争、...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文本传播有两个层次,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典文献,可以称为“经典文本”;二是“解读文本”或“研说文本”。“解读文本”或“研说文本”是对“经典文本”的研讨、论争、讨论和论辩;形成了传播的“三大主线”,即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一项重要的传播标志,即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发生一种持续的影响,作为一个时代的思想研究的结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是一种辉煌的历史记忆,同时更是一个时代的思想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 文本研究 五四文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旭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早期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在后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雇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并纳入了工人阶级范畴;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早期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在后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雇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并纳入了工人阶级范畴;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传统工人阶级比较出现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当代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当代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工人阶级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工人阶级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 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理论内涵、阐释立场与实践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段吉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7,共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产生了它的基本问题和理论形式,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一系列重要的原典著作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美学问题的深入阐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的理论内涵与...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产生了它的基本问题和理论形式,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一系列重要的原典著作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美学问题的深入阐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的理论内涵与问题论域。从原典阐释出发,系统表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对其经典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做出深入的学理研究,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的基本立场。通过系统整理、文本分类及个案探究等综合研究手段,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特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 中国 当代化 阐释立场 实践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6,共6页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与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多方面历史影响。该文拟多维度探究和分析这些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文本基础和丰富思想...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与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多方面历史影响。该文拟多维度探究和分析这些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文本基础和丰富思想资源;有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学理性研究和运用;为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兴社会科学奠定坚实理论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普及,提高了广大民众政治觉悟与革命意识;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养料和丰富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 历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的经典诠释 被引量:1
7
作者 仇小敏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45,共3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的经典诠释: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的高度概括,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的根本方法,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于具体实践的客观必然,是以世界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的经典诠释: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的高度概括,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的根本方法,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于具体实践的客观必然,是以世界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 经典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8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6,共10页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认识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重要渊源,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处理经济问题的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认识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重要渊源,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处理经济问题的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中国共产党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经典著作传播维度——基于《怎么办?》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芳 曲娜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71,125,共1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重要视域,充分彰显了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内在张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逻辑看,理论的“社会需要”是经典著作传播的思想动力。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重要视域,充分彰显了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内在张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逻辑看,理论的“社会需要”是经典著作传播的思想动力。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奠基之作,列宁的《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深刻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自觉性的把握,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百余年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自觉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经典著作“解释世界”的思想伟力,经典著作的传播力源于“革命理论”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原则的现实指导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自觉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见证了经典著作“改变世界”的实践伟力,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价值仍历久弥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经典著作传播 列宁 《怎么办?》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百年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从德 谭春霞 郭巧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7,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百年不平凡的传播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互贯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的丰富滋养与思想助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百年不平凡的传播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互贯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的丰富滋养与思想助力。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在马列经典文本译介、研究与现实关注的结合中焕发经典著作的时代魅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了革命话语、建设话语、改革话语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并将其凝聚为变革中国实践的推动力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壮美篇章,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路线问题的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雪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70,共5页
政治路线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坚定党的政治路线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前提保障,正确政治路线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中具有举旗定向、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革命的理论依据和... 政治路线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坚定党的政治路线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前提保障,正确政治路线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中具有举旗定向、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革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源泉,透彻分析了正确政治路线的本质内涵,使政治路线真正成为无产阶级政党贯彻政治意识和政治理念的总体纲领;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原则遵循,确保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政治路线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彰显政治路线的现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深刻呼应了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路线的现实要求,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依靠群众坚定执行,将政治路线贯彻到革命实践过程中,为实现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路线 政治建设 政治纲领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育人资源
12
作者 李瑞艳 张乾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89,共5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科学的真理,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品质和人格力量。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探究和准确领悟这些经典文献所传承的思想品质,既能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真理伟力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科学的真理,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品质和人格力量。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探究和准确领悟这些经典文献所传承的思想品质,既能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真理伟力之所在,也能回答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奥秘,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进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思想品质 育人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稿》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与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吉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7,共6页
《手稿》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原点,《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供了最持久的美学启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手稿》美学研究所凸显出的经典阐释与开放阅读、文... 《手稿》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原点,《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供了最持久的美学启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手稿》美学研究所凸显出的经典阐释与开放阅读、文本依赖与语境研究、理论转译与思想误读等理论问题,仍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中国《手稿》美学研究需要走出"经典阐释"的单一选择,需要在进一步吸收其哲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继承它的理论精神与美学精神,从而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手稿》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经典阐释 价值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建构:对象、路径与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安翼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9,共13页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并非对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进行比较研究,也并非实践释义学,而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文本载体、以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为中心任务的学问。建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有三条路径:一是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解释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并非对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进行比较研究,也并非实践释义学,而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文本载体、以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为中心任务的学问。建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有三条路径:一是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解释学思想,并加以转化和系统化;二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去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以及中国的实践,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具体实际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应用现象进行反思;三是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符合马克思学说思想内核的解释学思想转化为建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思想资源。相比技艺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在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践哲学层面颇有贡献,理应用以构建具有普遍性的中国经典解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建构路径 建构价值 中国经典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向东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2,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撰写的文本,既包括公开发表的著作,也包括大量的手稿等。它具有独特的经典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马克思主义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撰写的文本,既包括公开发表的著作,也包括大量的手稿等。它具有独特的经典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为之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思考时代问题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公法学研究的创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洪雷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21,共3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研究员和高全喜研究员承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研究课题,近期在北京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治实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大家分别就...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研究员和高全喜研究员承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研究课题,近期在北京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治实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大家分别就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当代的发展、转型与中国化问题,以及如何建设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法治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如何解决目前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诸多理论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构建与新时期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课题组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博大精深,富有高度的原则性和实践性,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五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目前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就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来看,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根本精神和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致力于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合理的理论内核,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理论。与会学者的观点和意见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思考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问题,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一些法治疑难问题,都是有所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学研究 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经典作家 国家机关 经典文献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民族化”思想述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21,共5页
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民族化"问题的论述总结为三个方面:一、他们反对那种将其理论当成教义的错误倾向,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二、对于那种扭... 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民族化"问题的论述总结为三个方面:一、他们反对那种将其理论当成教义的错误倾向,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二、对于那种扭曲了原本理论精神的理论"民族化"现象进行了直率的批评;三、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特殊经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作家 理论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意义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合芹 张林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0-191,共2页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得益于一大批留洋海外的先进知识分子,这个留学生群体大量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五四”运动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虽然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马...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得益于一大批留洋海外的先进知识分子,这个留学生群体大量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五四”运动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虽然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离不开早期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传播意义 中国 翻译 早期 先进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允熠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3期34-40,共7页
谈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加社会主义,即由中国特色的个别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质,而这种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质是经典作家早就规定好了的,无论现实如何改革,社会主义的“一般”不能有丝毫变... 谈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加社会主义,即由中国特色的个别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质,而这种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质是经典作家早就规定好了的,无论现实如何改革,社会主义的“一般”不能有丝毫变型,否则,过多的中国特色必然冲淡社会主义性质,其结果将会导致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经典作家 社会主义性质 恩格斯 黑格尔 唯物主义 列宁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新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评介 被引量:1
20
作者 靳辉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09,共1页
意识形态建设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王永贵等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上做了新探讨.该著从战略高度系统... 意识形态建设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王永贵等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上做了新探讨.该著从战略高度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意识形态理论 当代中国 实践研究 人民出版社 评介 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