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8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与发展的独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泽应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3,共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具有历史和伦理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它既是中国伦理文化寻求自己新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人民渴望新的道德生活和追求新的伦理目标的价值使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中国现代的道德文...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具有历史和伦理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它既是中国伦理文化寻求自己新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人民渴望新的道德生活和追求新的伦理目标的价值使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中国现代的道德文化和道德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坚持与发展、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有机统一等特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使中国人民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原来伦理学混乱杂陈的发展状况,开辟了通向科学伦理学和崇高伦理学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必然性 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的新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忠祥 《船山学刊》 2006年第4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当代中国 中央文献出版社 南华大学 伦理学家 学术专著 江泽民 唐凯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伟大历程 展示卓越成就--评《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3
作者 文建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 传统伦理思想 中国革命 研究者 伦理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为分析视角
4
作者 赵长峰 左祥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既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的结合,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外交智慧与实践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借鉴党的统一战线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适应时代变化的外交战略策略,并在新时代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策略框架。该框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发展出以时代方位、战略目标、伙伴关系、合作平台和道义感召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提供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解释工具,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马克思主义 战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5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0-120,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走深走实,推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 35-1287/G4,ISSN 1673-4823)设置了“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走深走实,推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 35-1287/G4,ISSN 1673-4823)设置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化语境下中国与日本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研究的关联与差异探源
6
作者 王俊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近代化是中国和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所面临的共同语境。近代日本社会主义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中作为国家主义的“反题”而出场的,代表从社会的一侧来反思和批判国家的问题意识和近代立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近代化是中国和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所面临的共同语境。近代日本社会主义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中作为国家主义的“反题”而出场的,代表从社会的一侧来反思和批判国家的问题意识和近代立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主要根源于本国的近代化的需要以及对近代化的批判意识。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直接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尽管近代日本知识界扮演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中转站”和“转译器”,但不能因此推论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完全是对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复写或“搬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如李大钊和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就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独立的问题意识和系统见解。近代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鲜明的学术性的特点,与之相比,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在历史的实践中生成的思想体系。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思想研究向经世致用过渡,因而注重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尤其是强调发挥人民在历史中的首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化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研究 中国 日本 关联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国杰对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开创性贡献
7
作者 杨宗元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罗国杰教授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包括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就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建与发展而言,他呕心沥血积几十... 罗国杰教授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包括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就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建与发展而言,他呕心沥血积几十年之所成,带领团队矢志不渝地从事建设活动,并在理论与实践以及人才培养诸方面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极大地缩小了伦理学学科体系同其他相邻学科的差距,进而使伦理学学科得以无愧地立于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之林,发挥了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并为其培根铸魂的伦理妙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国杰 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重要维度
8
作者 韩振峰 程刘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经由“两个结合”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呈现出更新、更行的理论特质;从现实依据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引下所创造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是“行”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理论创新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宁 《政工学刊》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创造性运用,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创造性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依据
10
作者 郭世玉 张琳玥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7期172-174,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逻辑,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则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的重大来源。从学理支撑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学理辨析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既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进步,又显现出严...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逻辑,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则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的重大来源。从学理支撑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学理辨析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既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进步,又显现出严重的弊端及不可取性;从学理指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高度契合。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理论逻辑,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贡献
11
作者 王向民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方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国情基础,以强大的理论自信预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前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方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国情基础,以强大的理论自信预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前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红色文化价值研究
12
作者 刘舒羽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7期148-150,共3页
为了探究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历史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发现,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 为了探究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历史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发现,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其在革命战争时期萌芽,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实现了新的发展。研究认为,应通过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内容时代化,加强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 新时代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在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
13
作者 秦源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1期158-160,共3页
文章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红色文化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揭示其在当今时代中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底色,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 文章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红色文化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揭示其在当今时代中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底色,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接着,通过对红色文化,包含着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独特文化进行研究,明确中国应运用历史瑰宝红色文化打造中国故事,提升全球影响力。文章的主要发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红色文化的结合能够增强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有效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结果将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逻辑与提升路径,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赋予我们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红色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 全球影响力 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简介
14
《理论视野》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是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国内唯一一家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基金会,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中共中央党校发起,于1992年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2005年,基金会经民政部批...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是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国内唯一一家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基金会,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中共中央党校发起,于1992年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2005年,基金会经民政部批准,获基金会法人登记批准,类型为公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中共中央党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牧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艺术人民性”特质
15
作者 楚高娃 《民族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乌兰牧骑始终秉持着“为人民而艺术”的文艺理念,深入基层、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历代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乌兰牧骑文艺作品呈现出“真实性与思想性”“多样性与地域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等特征,“艺术人... 乌兰牧骑始终秉持着“为人民而艺术”的文艺理念,深入基层、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历代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乌兰牧骑文艺作品呈现出“真实性与思想性”“多样性与地域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等特征,“艺术人民性”是他们的核心特质,也是艺术理念和表演实践始终坚守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牧骑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化实践者 艺术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创造性贡献
16
作者 陈凝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130,共6页
瞿秋白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早期的主要代表。他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具体的道德国情作出了辩证分析,既批判了封建主义道德,又批判了资本主义道德,在此基础上,对无产阶级道德及其领导地位作出了全面论述,... 瞿秋白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早期的主要代表。他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具体的道德国情作出了辩证分析,既批判了封建主义道德,又批判了资本主义道德,在此基础上,对无产阶级道德及其领导地位作出了全面论述,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作出了深度阐释。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伦理学——兼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泽环 《云梦学刊》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马克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是40年来改革开放的亿万人民实践的产物,其中虽然也包括当代中国一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的努力,但主要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创作",是人民和领... 马克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是40年来改革开放的亿万人民实践的产物,其中虽然也包括当代中国一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的努力,但主要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创作",是人民和领袖之间积极互动的结晶。深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社会主义伦理学,为人类伦理学的新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伦理学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中国特色与方法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逻辑起点与进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广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3,共6页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张力。毛泽东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具备体现中国道德国情、传承中国传统伦理共同体精神、反对各种&q...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张力。毛泽东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具备体现中国道德国情、传承中国传统伦理共同体精神、反对各种"中国式"旧道德和培育革命新道德的中国特色,同时展现其独特的阐述方法。认识和把握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中国特色与方法选择的内在品质,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思想,培育中国道德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伦理思想 政治伦理 中国特色 方法选择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莱易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文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0,共6页
威廉·莱易斯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其在对控制自然的人类传统观念的分析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和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的批判中、在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建构中呈现出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威廉·莱... 威廉·莱易斯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其在对控制自然的人类传统观念的分析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和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的批判中、在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建构中呈现出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威廉·莱易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莱易斯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伦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贡献
20
作者 赵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0,共7页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始于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罗国杰是在伦理学专业学科视野内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主要开拓者和代表人物。其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忠实传承马克...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始于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罗国杰是在伦理学专业学科视野内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主要开拓者和代表人物。其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忠实传承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原典精神,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方法论原则,稳健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研究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贡献,彰显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国杰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 原典精神 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方法论 传统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