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欧洲1718世纪的中国风建筑——以德国“无忧宫”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梅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4,共8页
文章以德国的"凡尔赛宫"——勃兰登堡的"无忧宫"为例,探讨17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影响下中国与欧洲的建筑艺术与文化交流。经过几个世纪海上丝路源源不断的器物交流所带来的文化与文明交流,再度伴随宫廷贵族的艺术消... 文章以德国的"凡尔赛宫"——勃兰登堡的"无忧宫"为例,探讨17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影响下中国与欧洲的建筑艺术与文化交流。经过几个世纪海上丝路源源不断的器物交流所带来的文化与文明交流,再度伴随宫廷贵族的艺术消遣而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因帝王品味嗜好影响的宫廷文化带来的建筑材料创新性运用,产生了建筑艺术及建造工艺的转译与变化。精美的瓷器,是腓特烈二世童年与祖父把玩的艺术品,他创新性地以瓷设计建造了"中国茶室",凸显出腓特烈式"洛可可"建筑艺术中的"中国风"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 18世纪 欧洲启蒙运动 德国“无忧宫” 中国风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古建筑虚拟场景的程序化生成方法
2
作者 张舒南 吕德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49-357,共9页
为满足虚拟现实、三维模拟和电子游戏等领域对大范围、易于修改的虚拟场景的需求,并解决传统场景制作方法的效率低下和难以修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型虚拟场景程序化生成方法。利用程序化建模优势的方式,生成真实感地形、确定城市边... 为满足虚拟现实、三维模拟和电子游戏等领域对大范围、易于修改的虚拟场景的需求,并解决传统场景制作方法的效率低下和难以修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型虚拟场景程序化生成方法。利用程序化建模优势的方式,生成真实感地形、确定城市边界,同时构建楼阁、庭院和拱桥等中式建筑的数字资产。在构建中式建筑时,使用B样条曲线对飞檐的形状进行塑造。使用改进的细分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加入随机插值因子,生成布局更加合理的路网,并根据分割产生的区块的特征分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建筑。该方法采用程序化依赖图管理数字资产,自动处理不同资产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虚幻引擎实现了场景的自动生成及漫游交互。实验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方法中使用的改进细分算法生成的城市布局更加均匀,区块种类更加均衡;与传统虚拟场景制作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显著缩短三维资产生成的时间,优化了工作流程,使制作者能够更高效地创建细节丰富且沉浸感强的中国古风虚拟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建模 虚拟场景 中国建筑 细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