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感性经验描写的“植入”进程——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武文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通过考察研究已作类分的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着重阐述其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存在状态及表现方式,以说明感性经验描写在我国音乐批评写作中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
当代
中国音乐批评
音乐
审美问题
感性经验描写植入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种姿态及其经验范式——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分类考察与研究
2
作者
武文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7,共7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类别及其音乐审美问题的考察与研究,初步形成了六大类分及其经验范式的认识,为感性经验描写在我国音乐批评写作中存在的必要性提供基础说服力。
关键词
当代
中国音乐批评
六种姿态
考察与研究
感性经验描写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启蒙论”与“本体论”的“双重变奏”——论中国现代音乐批评史述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旭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87,共3页
20世纪的中国音乐批评,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抗战前夕,有两大重要的价值取向或美学流向。其一是秉承从"启蒙"到"美育"的音乐美育教育理念,与"五四"启蒙主题,科学、民主精神相谐的"...
20世纪的中国音乐批评,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抗战前夕,有两大重要的价值取向或美学流向。其一是秉承从"启蒙"到"美育"的音乐美育教育理念,与"五四"启蒙主题,科学、民主精神相谐的"启蒙"主潮(启蒙论)。其二是音乐理想表现出对艺术的纯粹性与独立价值的强调的现代主义艺术美学趋向(本体论)。此间的音乐批评理论主张与批评实践具有在"启蒙论"与"本体论"之间不断"变奏"的特点。这成为梳理中国现代音乐批评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五四
中国音乐批评
音乐
美学
启蒙论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性经验描写的“植入”进程——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武文华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科研办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1ZS153)资助
文摘
本文通过考察研究已作类分的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着重阐述其音乐审美价值判断的存在状态及表现方式,以说明感性经验描写在我国音乐批评写作中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
当代
中国音乐批评
音乐
审美问题
感性经验描写植入
必要性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music criticism
music aesthetics
description of the perceptual experience
necessity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种姿态及其经验范式——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分类考察与研究
2
作者
武文华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7,共7页
基金
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论音乐批评中感性经验描写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项目编号11ZS153,项目负责人武文华).本文为此项目系列论文之一.
文摘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类别及其音乐审美问题的考察与研究,初步形成了六大类分及其经验范式的认识,为感性经验描写在我国音乐批评写作中存在的必要性提供基础说服力。
关键词
当代
中国音乐批评
六种姿态
考察与研究
感性经验描写
必要性
分类号
J60-02 [艺术—音乐]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启蒙论”与“本体论”的“双重变奏”——论中国现代音乐批评史述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旭光
机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87,共3页
文摘
20世纪的中国音乐批评,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抗战前夕,有两大重要的价值取向或美学流向。其一是秉承从"启蒙"到"美育"的音乐美育教育理念,与"五四"启蒙主题,科学、民主精神相谐的"启蒙"主潮(启蒙论)。其二是音乐理想表现出对艺术的纯粹性与独立价值的强调的现代主义艺术美学趋向(本体论)。此间的音乐批评理论主张与批评实践具有在"启蒙论"与"本体论"之间不断"变奏"的特点。这成为梳理中国现代音乐批评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关键词
20世纪
五四
中国音乐批评
音乐
美学
启蒙论
本体论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感性经验描写的“植入”进程——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中的音乐审美问题研究
武文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六种姿态及其经验范式——当代中国音乐批评文论分类考察与研究
武文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启蒙论”与“本体论”的“双重变奏”——论中国现代音乐批评史述的一个视角
陈旭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