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真实语境下开展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昀 徐林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3,共6页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承担着弘扬与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功能。与其直接关联的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单元选文多数存在增删修改,有鉴于此,本文引入真实语境建构模型,在原稿与选文并存的共时语境中,通过对比分析...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承担着弘扬与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功能。与其直接关联的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单元选文多数存在增删修改,有鉴于此,本文引入真实语境建构模型,在原稿与选文并存的共时语境中,通过对比分析,揭示选文文字改动对彰显作品思想深刻性和语言规范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开辟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语境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深度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云峰 范锦荣 +1 位作者 王锡婷 成颖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共5页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计的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在课程设计上的直接体现。这组任务群的教学要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规律...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计的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在课程设计上的直接体现。这组任务群的教学要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规律出发,突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摒弃简单地说教与灌输,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资源.设计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整体提升语文素养。本文结合北京二中的相关教学案例,对这组任务群教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语文学习任务群 研究性学习 专题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原则 被引量:5
3
作者 牛文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2,共4页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传统单篇教学存在目标僵化、内容泛化、方法随意等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提出旨在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纠正单篇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学...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传统单篇教学存在目标僵化、内容泛化、方法随意等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提出旨在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纠正单篇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学习任务、转换教学活动功能定位、整合学习资源、统筹相关任务群和学科是完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学习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学习质量评价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具有独特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追求人类进步和解放这一独特视角,引导学生从革命的表象世界走向革命的精神世界,实现联结和转化的目标。这要通过在阅读视角、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三个维度上准确把握...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具有独特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追求人类进步和解放这一独特视角,引导学生从革命的表象世界走向革命的精神世界,实现联结和转化的目标。这要通过在阅读视角、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三个维度上准确把握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特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这一任务群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任务群 学习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代代相传——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钱冰山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5,共4页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当以专题阅读为主线,必须坚持全面加强与专题阅读相结合、广泛阅读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的原则。以选修为主,选择性必修为辅;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内精读为辅。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当以专题阅读为主线,必须坚持全面加强与专题阅读相结合、广泛阅读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的原则。以选修为主,选择性必修为辅;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内精读为辅。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坚持语言积累为基础,语言推敲、理解作为基本功来训练,思维训练作为能力提升点来着力,人物情感和人物形象作为学生获得审美情趣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学习任务群 专题阅读 基本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鲁迅传统》导论之二
6
作者 刘福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2-67,共6页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鲁迅传统》导论之二刘福勤在长时期里,在一些对鲁迅知之较少较浅而又重在“政治思想”的人们那里,“鲁迅传统”主要就被理解为“文学的鲜明政治倾向”,而且颇有把这种倾向孤立起来看的弊病,忽视其他方面,忽视...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鲁迅传统》导论之二刘福勤在长时期里,在一些对鲁迅知之较少较浅而又重在“政治思想”的人们那里,“鲁迅传统”主要就被理解为“文学的鲜明政治倾向”,而且颇有把这种倾向孤立起来看的弊病,忽视其他方面,忽视这种倾向与其他方面的联系。有人在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政治倾向 毛泽东 鲁迅传统 中国文学 瞿秋白 革命倾向 20世纪 鲁迅作品 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文学传统看新写实小说
7
作者 鲍云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1-64,共4页
从中国文学传统看新写实小说鲍云峰新写实小说作为新时期以来最有实绩、最具影响的文学潮流之一,已引起了评论界相当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尽管见仁见智,臧否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大都满足于把这种小说创作拘囿于我国当代文... 从中国文学传统看新写实小说鲍云峰新写实小说作为新时期以来最有实绩、最具影响的文学潮流之一,已引起了评论界相当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尽管见仁见智,臧否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大都满足于把这种小说创作拘囿于我国当代文学的狭小视野,用以往现实主义理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中国文学传统 文以载道 传统文学 “不平则鸣” “五四”文学革命 叙事话语 创作心境 抒情言志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讲话》指引下中国民族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敬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8-23,共6页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了。四十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讲话》的发表,引起了解放区乃至全国文艺面貌、文艺工作者面貌的深刻变化。在《讲话》的指引下,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与工农兵结合,工农兵群...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了。四十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讲话》的发表,引起了解放区乃至全国文艺面貌、文艺工作者面貌的深刻变化。在《讲话》的指引下,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与工农兵结合,工农兵群众参与文艺活动,便革命的文艺运动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形成了一个有史以来空前蓬勃、热烈的群众文艺运动的高潮。在这个高潮中,群众性的秧歌、戏剧活动一马当先,它深入到解放区城镇、农村的各个角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以《白毛女》为代表的小国民族新歌剧。《白毛女》作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较早的主要成果之一,在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发展上起了奠定基础和开辟道路的巨大作用。今天,回顾、总结《白毛女》创作的历史经验,对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民族新歌剧,促进我国文艺创作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将是极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白毛女》 《讲话》 西洋歌剧 中国民族 仙姑 毛泽东同志 剧本 革命浪漫主义 传统戏曲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激起的涟漪——五四纪游文学创作概况的描述和判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振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60-65,共6页
中国纪游文学虽有着久远的历史,但真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创作活动并以全新的面目出现的,却是发生在本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激流中。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结构,中国传统文化都发生动摇和裂变的时期。在文化思想领域,文学界率先打出了变革的旗帜... 中国纪游文学虽有着久远的历史,但真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创作活动并以全新的面目出现的,却是发生在本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激流中。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结构,中国传统文化都发生动摇和裂变的时期。在文化思想领域,文学界率先打出了变革的旗帜,如果说,小说、诗歌等文体的革命还有个酝酿、渐变的过程的话,那么以散文为主体的纪游文学的更新却是突如其来的,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动和文化革命浪潮的激荡,使它很难获得充足的时间和条件作必要的理论思考,于急匆中迅捷地切入了创作的正题。然而却并没有影响对传统的纪游文学的变革,它在极短的时间内于无声无息中迅速完成了一次蜕变的过程,这不只表现在文字上的以白话全面代替文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创作概况 五四文学 五四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 作家作品 五四时期 理论思考 文化革命 创作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笔下的“民国纪元”考释
10
作者 谭莉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8年第12期37-38,共2页
我们读鲁迅的作品,进入鲁迅所创造的文化氛围之中,总是有一种凝重、典雅、厚重博大之感。“民国纪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但在鲁迅笔下却触处生辉。被选入中学教材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一开头鲁迅就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 我们读鲁迅的作品,进入鲁迅所创造的文化氛围之中,总是有一种凝重、典雅、厚重博大之感。“民国纪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但在鲁迅笔下却触处生辉。被选入中学教材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一开头鲁迅就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读者一下子仿佛被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华民 《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作品 遗老遗少 同治年间 革命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段祺瑞政府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散文研究的新收获——读王祖献同志《近代散文选析》
11
作者 牛仰山 《江淮论坛》 CSSCI 199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与自成体系的阶段。在近代时代风雷的激荡和刺激下,作为反映这个社会现实的文学,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涌现出许多进步的作家,创作出数量众多的作品。近代文学在受到欧风美雨冲击下萌生了许多因... 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与自成体系的阶段。在近代时代风雷的激荡和刺激下,作为反映这个社会现实的文学,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涌现出许多进步的作家,创作出数量众多的作品。近代文学在受到欧风美雨冲击下萌生了许多因素,为摆脱传统文学的桎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为五国文学革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 散文研究 传统文学 作品 作家 文学革命 中国文学 发展史 社会现实 散文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同志在建立新文学民族形式上的贡献
12
作者 汤道榕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6-21,共6页
文学的民族形式,是文学民族特点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传统和欣赏习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历代文学艺木家们在创作中心血的结晶。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从来都十分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
关键词 民族形式 新文学 旧形式 毛泽东同志 民族文化传统 心源 中国气派 赵树理 革命文艺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发展面面观
13
作者 何家银 《探索》 1988年第6期76-79,共4页
在改革浪潮中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复苏”到“兴盛”两个时期。1976年10月到1978年为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复苏时期:在理论上主要是批判“四人帮”的文艺路线;
关键词 中国新时期文学 传统文化 文学作品 文艺路线 作家 文学创作 文学评论 创作自由 四人帮 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延安时期的报告文学
14
作者 尹均生 杨如鹏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51-54,共4页
一中国报告文学有着光荣的战斗传统,从“五四”时期开始萌发,到“左联”积极提倡,它成为伴随中国革命,鼓舞人民斗争的有力武器。一九三七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神圣抗日战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中华英雄儿女在民族... 一中国报告文学有着光荣的战斗传统,从“五四”时期开始萌发,到“左联”积极提倡,它成为伴随中国革命,鼓舞人民斗争的有力武器。一九三七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神圣抗日战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中华英雄儿女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以鲜血冲刷耻辱,用生命換来光荣,创造出多少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谱写了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一页历史。延安时期的报告文学就在这血与火之中诞生。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九年对文艺家号召说:“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给肖三的信》)。而最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伟大抗日斗争的文学形式,首先就是报告文学。斗争的形势需要报告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创作 延安时期 中国报告文学 中国人民 报告文学作品 中国革命 延安文艺座谈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 抗日战争 战斗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