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1
作者 张杰 任元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打造全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尤其是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是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首要任务——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在充分认识到构... 打造全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尤其是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是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首要任务——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在充分认识到构建匹配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搭建相应的金融体系理论分析框架,详细剖析并提炼出当前中国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与既有金融体系存在的一系列不相匹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困局,进而归纳出与中国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并提出了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科技金融领域改革突破口及相应的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改革突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市场条件下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度量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蕊 贺晓宇 戚逸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38,共9页
在中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过程中,实时监测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和累积过程非常必要。本文基于EVT-GARCH-Co VaR模型,利用2008—2013年股票市场数据,对极端市场条件下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内单个金融机构对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在中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过程中,实时监测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和累积过程非常必要。本文基于EVT-GARCH-Co VaR模型,利用2008—2013年股票市场数据,对极端市场条件下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内单个金融机构对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及其随时间变动的趋势进行了动态测算。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国有商业银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最大,证券公司最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介于二者之间;2研究期内所有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都有上升,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但金融风险在证券、保险和银行业间的传染效应还比较微弱;3工行、中行、建行和人寿保险具有显著的系统重要性,应进行全面综合监管。其他金融机构需按微观审慎原则加强其自身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测度 极端市场 EVT-GARCH-Co VAR模型 中国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路径与突破方向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一国最优动态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化最为基础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体中代表性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周期、创新行为特征以及所内含的外部融资需求特征。当前阶段,以垄断性大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功能为主的我国金融体制结构性问题导致了现有大... 一国最优动态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化最为基础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体中代表性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周期、创新行为特征以及所内含的外部融资需求特征。当前阶段,以垄断性大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功能为主的我国金融体制结构性问题导致了现有大银行体系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内在需求之间,当前金融规模扩张、金融工具创新与推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所内含的诸多融资需求之间,都发生了严重的背离和错配现象。在辨析当前中国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还是全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民营银行、大银行导向还是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地方化专业化导向等四大重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今后金融结构性改革的突破方向以及相应的具体改革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结构性矛盾 突破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碳金融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苏蕾 曹玉昆 陈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7-401,共5页
国际碳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国际碳信用体系、国际碳交易体系、国际碳金融市场体系、国际碳金融服务体系和国际碳金融监管体系5个子系统构成。探讨国际碳金融体系对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争取国际碳交易定价的主动权和... 国际碳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国际碳信用体系、国际碳交易体系、国际碳金融市场体系、国际碳金融服务体系和国际碳金融监管体系5个子系统构成。探讨国际碳金融体系对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争取国际碳交易定价的主动权和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的参与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碳金融体系 碳交易 金融市场 中国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高企研究
5
作者 韩俊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已过去整整二十载,当时东亚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和货币币值一个接一个崩溃。面对这场风暴,中国却能幸免于难,是因为中国没有放开资本账户,不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而且其金融体系也未完全对外资开放。中国为了维持人民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已过去整整二十载,当时东亚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和货币币值一个接一个崩溃。面对这场风暴,中国却能幸免于难,是因为中国没有放开资本账户,不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而且其金融体系也未完全对外资开放。中国为了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稳定,甚至当其他东亚经济体争先贬值自身货币时,仍不惜动用巨额外汇储备以平复东亚地区的经济波动。时至今日,国际市场以及各研究机构仍时常担心人民币贬值及中国金融体系崩溃。中国私人部门高额储蓄是造成目前非金融部门高企债务的主要原因。由于有限的投资渠道,以及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的减少,高额储蓄只能通过增加国内企业投资来平衡,从而催生了影子银行,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体系 债务高企 储蓄率 影子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下的货币政策定向调控:问题研判、转换思路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姜旭 金成晓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下,需要货币政策更加前瞻、有效、精准地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支持。回顾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发展历程,并与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相比较,可以发现,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需求侧管理与供给... 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下,需要货币政策更加前瞻、有效、精准地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支持。回顾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发展历程,并与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相比较,可以发现,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协同、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相统筹,是提升货币政策定向调控质效的要点。未来,应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探索以结构优化为基础的流动性管理模式、以实体经济为导向的利率决定模式和以资金流向为重心的金融监管模式,增强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市场化引流能力、产业化蓄流能力、常态化渗流能力、数智化控流能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定向支持政策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建设 货币政策定向调控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金融发展与金融助推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
7
作者 翟丽芳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10期6-8,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进步。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与成绩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技术、外部监管、对外开放等全方位于一体的升级。进入新时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进步。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与成绩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技术、外部监管、对外开放等全方位于一体的升级。进入新时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诸多挑战,金融体系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存在适应性问题。金融助推供给侧改革路径的“一二三”思路为:(1)一个核心理念:树立市场化的金融服务理念;(2)两个重点:依托资本化与金融化两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3)三大举措:政策工具、风险管理与配套措施三大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体系 供给侧改革 金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改革已成为体制转换的关键
8
作者 王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9,共3页
中国的经济改革,从经济体制上来看,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经济类型上看,则是由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从经济改革的进程来看,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劳务市场等都已具备相当规模,并且竞争日趋活跃,商品价格体系... 中国的经济改革,从经济体制上来看,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经济类型上看,则是由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从经济改革的进程来看,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劳务市场等都已具备相当规模,并且竞争日趋活跃,商品价格体系的改革已接近完成,中国经济商品化的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就此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 体制转换 金融体系发展 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 经济改革 市场调节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金融体系 商品价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五”金融改革基本轮廓
9
作者 李小田 《南方金融》 1996年第6期46-46,共1页
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殷介炎日前阐述,今后几年中,中国的金融体系在宏观调控与系统构造两方面,都将进一步向更多采用经济手段与发展市场竞争方面推进。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基本轮廓 中国金融体系 利率市场化 经济手段 系统构造 金融机构体系 渐进方式改革 货币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KMV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朝辉 张明洁 +1 位作者 杨帆 李焱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92,共4页
一、引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信用风险日益加剧,有效识别... 一、引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信用风险日益加剧,有效识别和防范信用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整体发展都十分重要。在诸多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对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KMV模型在样本数据选择和适用范围上都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V模型 信用风险 中国金融体系 中国银行业 商业银行 不确定因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当调整
11
作者 张少刚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18,共5页
一1985年以来,我国的货币发行逐年以百亿元以上的规模增长,1988年的货币投放接近680亿元;与此相联系,国家银行的信贷总规模则逐年以千亿元以上的速度扩张。简单对照一下有关统计数字就可看到,货币、信贷投放连年超越已经过热的经济发展... 一1985年以来,我国的货币发行逐年以百亿元以上的规模增长,1988年的货币投放接近680亿元;与此相联系,国家银行的信贷总规模则逐年以千亿元以上的速度扩张。简单对照一下有关统计数字就可看到,货币、信贷投放连年超越已经过热的经济发展速度,似乎并不在意造成货币贬值和资金效益日益趋向低落的危险。尤其令人不解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发行 金融体制 经济发展速度 货币投放 货币贬值 国家金融体系 统计数字 引导资金流向 中国金融体系 资金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